1995年1月18日,一声枪响划破了沈阳的清晨。杀人狂魔潘晓峰,在犯下累累罪行后,终于迎来了他罪有应得的结局。
但是这声枪响,却无法抚平9个家庭失去亲人的伤痛,也无法抹去沈阳城在那一年经历的恐惧与不安。
那么这个杀人狂魔到底做了什么?竟让沈阳女性再也不敢夜间独自在家?
舞厅里的“情圣”
潘晓峰这个名字,在1993年之前,不过是沈阳城里再普通不过的一个名字。出生于1970年的他,和许多同龄人一样,过着平凡的生活。
但是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1992年。那一年他停薪留职,开始“下海”经商。也许是厌倦了工厂的枯燥,也许是渴望一夜暴富,他一头扎进了商海的浪潮,也踏入了灯红酒绿的舞厅。
在舞厅里,潘晓峰如鱼得水,他高大帅气,出手阔绰,很快便成了舞池中的焦点。
他周旋于不同的女人之间,享受着被追捧的感觉,也沉迷于这种纸醉金迷的生活。可是纸醉金迷的背后,是无尽的空虚和欲望的膨胀。
但是无尽的欲望需要金钱来填充,可是怎么才能弄到钱呢?
潘晓峰此时开始做着一夜暴富的美梦,眼下看来经商根本实现不了这个美梦,也无法满足他当下虚荣的生活。
被金钱和欲望逐渐蒙蔽的潘晓峰此时开始酝酿着一个计划,也正是这个计划推动他走向人生的另一种极端。
第一滴血
1993年11月11日,初冬的沈阳,寒风凛冽。皇姑区柴河街一栋老式居民楼里,新婚不久的陈冬,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这一天。
傍晚时分,丈夫何伟下班回家,发现家中房门虚掩,一股浓烈的煤气味扑面而来。他心急如焚地冲进屋内,眼前的景象却让他如坠冰窟:妻子陈冬竟然赤裸着倒在卧室床上,脖颈处一道触目惊心的伤口,鲜血染红了床单,原本温馨的新房,此刻却弥漫着死亡的气息。
警方赶到现场后进行了相当细致的勘察,现场已经被翻动得一塌糊涂,抽屉被翻得乱七八糟,贵重物品不翼而飞,显然这是一起入室抢劫杀人案。
法医的鉴定结果更是令人毛骨悚然:陈冬是被利器割喉致死,死前曾遭受侵犯。
消息传开,整个柴河街都笼罩在一片恐慌之中。人们议论纷纷,猜测着凶手的身份和作案动机。
有人说凶手是变态狂,有人说凶手是仇杀,目标就是陈冬。各种流言蜚语,让原本就人心惶惶的沈阳城,更加不安。
可是谁也没想到,这仅仅是噩梦的开始。
此后的一年,沈阳城笼罩在一片恐怖的阴影之下。从皇姑区到铁西区,竟然接连发生了9起案件,犯罪嫌疑人的黑手,扼住了这座城市的咽喉。
而且被害人多为中青年单身女性,案发时间多为午后或傍晚,正是人们下班回家,放松警惕的时候。
犯罪分子作案手法残忍又简单,如同复制一般,都用勒住被害人的脖颈,让对方窒息,再用厨房的菜刀砍断被害人的颈部,彻底断绝生机,最后劫掠财物,然后侮辱尸体,最后逃之夭夭。
一时间人心惶惶,传言四起。人们谈“杀人狂魔”色变,仿佛这个恶魔就潜藏在城市的某个角落,随时准备向下一个目标下手。
单身女性甚至不敢独自在家,夜晚来临,家家户户紧闭门窗,生怕恶魔破门而入。
沈阳市公安局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市民的恐慌,媒体的关注,领导的期望,都化作千斤重担,压在每一位公安干警的肩头。
他们深知,必须尽快抓住这个恶魔,才能还沈阳一片安宁,才能给那些无辜的受害者一个交代。
一场与恶魔的较量,就此拉开帷幕。
相同的特征
面对严峻的形势,沈阳市公安局迅速成立了“串连3号”专案组,集中精干力量,全力侦破此案。
经过细致地梳理,警方发现,这几起案件看起来并不独立,甚至有一致性,凶手作案手法如出一辙,目标锁定单身女性,作案时间集中在午后或傍晚,种种迹象表明,一系列案件都是同一人所为。
根据目击者的描述,专案组勾勒出了凶手的体貌特征:大高个,大眼睛,大饼子脸。
随后警方将这些线索都公布了出来,希望群众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但是凶手十分狡猾,他行踪不定,作案后迅速逃离现场,没有留下太多有价值的线索。案件的侦破工作一度陷入僵局。
1994年11月8日,又有一位女性遇害。这一次犯罪分子除了抢走现金和金银首饰外,还带走了一部“大哥大”手机。
这个在当时可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物件,正因为特殊,也成了这起案件的关键线索。
“大哥大”手机的使用者是有限的,只要查到这部手机的通话记录,就能找到与凶手相关的人。
警方立即前往无线电话局,调取了这部“大哥大”的通话记录。经过分析,警方发现,案发当天,这部手机曾拨打过三个电话,分别是泰峰电器修理部,电焊机联合三分厂和邮政大厅。
希望的曙光再次出现,专案组兵分三路,对这三个单位展开了调查。
锁定嫌疑人
在泰峰电器修理部,侦查员们遇到了修理工汪义胜和丁浩。他们回忆起,案发当天下午,确实有一个年轻人来修理过一部“大哥大”手机。
根据他们的描述,这个年轻人的体貌特征与之前警方发布的凶手特征十分吻合。
但是当侦查员们拿出潘晓峰的照片让他们辨认时,他们却都摇头否认。照片上的潘晓峰,面带微笑,衣着光鲜,与他们记忆中那个神色慌张,衣着普通的年轻人判若两人。
线索再次中断,难道是找错了方向?
与此同时,在电焊机联合三分厂,侦查员们也遇到了难题。厂长因为生病住院,无法提供有效信息。
侦查员们只能从其他工人入手,对全厂职工进行逐一排查,希望能找到与凶手相关的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一位叫做潘兵的工人引起了侦查员们的注意。他告诉侦查员,他有一个堂哥叫做潘晓峰,和照片上的人很像,而且潘晓峰曾经往厂里打过电话。
专案组决定,将调查的重点放在潘晓峰身上。
随后侦查员们来到了潘晓峰的家中,却发现他家正在拆迁,一家人借住在学校仓库里。
潘晓峰的父亲潘大江是一位教师,他告诉侦查员,潘晓峰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他也不知道儿子去了哪里。
但是侦查员们从潘晓峰的母亲和妹妹口中得知,潘晓峰最近出手阔绰,经常送她们金戒指,金项链,手表等贵重物品。据潘晓峰自己说,这些东西,都是他“做生意”赚来的。
潘晓峰的“孝心”,让他的父母感到欣慰,却让侦查员们感到不安。一个停薪留职的年轻人,哪来这么多钱购买贵重物品?难道这些东西,都是他用不正当手段获取的?
惊弓之鸟
为了弄清真相,侦查员们决定搜查潘晓峰的住处。在搜查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一条带小佛坠的金项链,这条项链正是“串连3号”案件中的一件赃物。
铁证如山潘晓峰就是那个杀人狂魔!
得知真相的潘大江夫妇,陷入了深深的痛苦和自责之中。他们无法相信,自己的儿子竟然会犯下如此滔天罪行。
面对法律的威严,潘晓峰的父母思考再三,最终选择了大义灭亲,他们向警方提供了一个关键线索,就是潘晓峰的B B机号码,或许通过这个B B机可以确定潘晓峰的位置。
此时的潘晓峰,已经成为惊弓之鸟。他四处躲藏,不敢回家,也不敢联系家人。他也不知道,一张无形的网已经将他包围。
专案组分析了潘晓峰的社会关系,认为他很可能会去找他的姘妇何婉珍。于是侦查员们在何婉珍的住处布下了天罗地网。
1994年11月26日,潘晓峰在逃亡两天后,果真偷偷回到了何婉珍的住处。他以为自己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走进了警方的陷阱。
当潘晓峰敲开何婉珍的家门时,等待他的不是温柔的怀抱,而是冰冷的手铐。
在审讯过程中,潘晓峰对自己的罪行供认不讳。他交代自己选择的目标都是单身女性,利用各种借口骗开房门,进屋后先杀人后抢劫,或者侵犯,总之就是不留活口。
不难发现,其实潘晓峰的犯罪动机,就是因为他扭曲的欲望和畸形的价值观。
为了满足无度的挥霍,他选择了一条最黑暗的道路-抢劫杀人,却不知道这是走向地狱的一条捷径。
1995年1月18日,潘晓峰被执行死刑,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
铁窗之内,潘晓峰的生命走向了终点,而沈阳城,也终于撕下了那层笼罩一年的恐惧阴影,迎来了久违的阳光。
九个年轻的生命,如花般凋零,留给亲人的是无尽的伤痛,留给这座城市的,则是深刻而沉重的阴影。
当欲望吞噬人性,法律被弃之如履的时候,罪恶的种子便会肆意滋长,最终结出苦涩的恶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