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车排子”地名是咋来的,它的历史沿革你知道吗?看完明白了

修为之 2024-04-03 20:30:36

到过兵团第七师车排子的外地人一听人说“车排子”这个名字,就觉得古怪又好笑,也有些纳闷,为什么起这个地名?它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七师车排子一二三团军垦小镇楼房林立

要了解“车排子”名称的来历首先要理清车排子地区的历史发展脉络。

据七师《一二三团志》记载:很多年以前,一个牧人赶着一辆六根棍的马车,走了很长时间,来到一片梧桐林边。

由于春暖解冻,道路泥泞。人走就困难,何况马拉着一辆车。实在走不动了,牧人只好扔下马车,只身骑马而去。

后来一个猎人追赶一群黄羊,沿着奎屯河而来,走到这片梧桐林里,看到了这辆马车,可是木头已经朽了,猎人跑累了,就躺在车架旁睡了一夜,第二天才回家。

家人问他在哪儿过的夜,他自己也说不清,只说是在一块车排子旁边。后来,人们就管这个地方叫车排子。这是目前大多数人比较认可的一种说法。

传说中被遗落的破车排子的架子

车排子的遗址就在一二三团皮革厂紧靠奎屯河的那棵大梧桐树下。不管这个传说是否真实,但最早被人们定为车排子的地方,的确就在一二三团皮革厂。皮革厂距一二三团团部有8.7公里,奎屯河从这里蜿蜒流过。

又据乌苏市《车排子镇》记载:车排子庄形成于清代初期,古称沙喇乌苏,是乌塔官道的中继台、站。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在此设军台。

光绪六年(1880年)在此设卡伦,后继设沙喇乌苏,即车排子驿站和营塘。又名二台。

民国二十五年(1938年)是四区区公所驻地,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设车排子、三十户二保。

三区革命时为西湖门拜克辖下的车排子玉兹拜克。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建乡,归乌苏区甘河子管辖。

1956年11月乡政府及星光农业社一、二、三队的100户、480口人从老车排子(皮革厂)迁往奎屯河西岸喀拉苏村,原地划归农七师二十团(一二三团前身)。

1959年5月成立东风公社(西湖)车排子大队,1966年6月,同年6月,车排子大队从东风公社析出,与前进二牧场合并成立春光农场。

1976年10月前进二牧场析出,春光农场改场为车排子公社。1984年改称车排子乡。1994年撤乡设车排子镇,镇区内聚居着汉、回、哈萨克、维吾尔4个民族镇下辖9个自然村……

又据官方史志记载,车排子旧称乌苏大戈壁,这里地广人稀,土地平整,又有奎屯河水,是屯垦种田的好地方。

早在1872年,就有清朝锡伯营官兵数百人在这里屯田防守,曾开垦出很多荒地,还兴建了一条六十多里长的水渠。

1881年4月,清军官吏金顺来车排子,认为这里“适合屯垦”,他曾向清王朝奏折、“勘就库城(指库尔喀喇乌苏、今乌苏市)车排子地方,水畅土沃,拟调塔城屯田官兵,陆续南移,以广屯垦而省运费”。

1884年新疆建省后,清政府曾从内地招募农民到车排子参加民屯。到1909年,车排子就有新户上百户,“均以八十亩为一户”,修一条新干渠,“导源奎屯河,长十里,宽七尺”,“灌地八千二百亩”。

此时期,车排子人烟增多,乌苏县特在这里设“车排子庄”,成为乌苏八大庄之一。

据乌苏县志记载:“车排子庄在城北百六十里,东界芨芨台,西界宿星滩戈壁,南界河坝,北界小草湖,此其较大也”。在今一二三团皮革厂修建的一条街,名曰:“车排子街”,有店铺“20余家”,已成为当时乌苏四大街市之一。

至今一二三团一些自然村的名称,如“葡萄庄子”、“王怀义庄子”、“黄家庄子”、“三十户”等,就起源于原民屯。1950年,部队在开发这里时,渠道田埂的痕迹还依稀可见。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由于新疆局势的一次次动荡和战乱,使民屯的人惶惶不可终日,他们跑得跑,散的散。从此,车排子又恢复了昔日的荒凉和宁静。风靡一时的一代军屯民屯,并未逃脱历史风云的淹没,被化作了昨日的烟尘。

到解放前夕,这里还剩下几十户人家,耕种着点片土地(共一千多亩),此处还有一些春上山、冬回乡的牧人到这里建起毡房作短期居留和游牧。

 1950年4月上旬,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二十五师七十四团(今一二三团)一营400多名指战员,奉命来到车排子进行屯垦生产。从此,车排子的历史又揭开了新的一页。

在开发车排子的岁月里,部队和地方互相支援。使军垦民屯共同发展。

当时场乡耕地杂乱交错,为了促进生产,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指示精神,1956年5月16日,乌苏县与农七师联合成立军民土地调整办公室。

遵照第一次军民土地调整会议确定的军民互利,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利益的原则,双方为车排子的军民土地调整问题达成协议。同年12月11日至15日,自治区在乌苏县召开第二次军民土地调整会议,决定车排子地区以奎屯河为界,河东为农七师的开垦范围,二十团(今一二三团)负责在奎屯河西立新村,河东群众搬迁到河西居住和从事农牧业生产。

双方都严格遵守协议精神,首先是居住河东的各族农民,都能顾全大局。二十团也派出技术人员,到河西为农民耕地作全面规划,同时派出两个连队劳力,在河西(今车排子镇所在地)为农民盖房230间,修街道两条,并在路旁全部栽上树木,还开荒3000亩,代播春麦3000亩。

1956年兵团领导与地方政府勘划地界后合影

在搬迁那天,二十团又派出专用汽车和马车,由各级领导亲自带队,敲锣打鼓,把203户农民送进新居。双方虽说是一河之隔,但奎屯河就像一条彩色的飘带,把车排子地区的各族群众紧密地联系起来。

人们约定俗成,把河西地方叫老车排子,河东兵团叫新车排子。

据《一二三团志》记载,1950年4月18日,一营400多名官兵,在营长晁祯,教导员杨新三的带领下,步行进入车排子,拉开了车排子垦区开发建设的序幕。1953年,74团改称20团。定名车排子农场。

根据兵团党委指示,大场建小场,建分场精神。车排子农场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农场。

1960年1月,中共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委员会决定:车排子二场建立,定名为车排子第二农场,1969年改番号为127团。1962年10月,车排子一场独立建场,1969年更名为126团。

1958年7月1日,车排子四场建场,1969年更名为128团。

1958年车排子五场建场,在车排子公路以北的5个生产队,1964年合并到128团。

1960年,车排子农场二管理处建场,后独立,改为129团,20团农场改为123团。隶属于农七师。

1975年5月,兵团建制撤消后,车排子农场归塔城地区管理。

1976年12月,又划归乌苏中心县管理。

1982年,中共中央决定恢复兵团体制,车排子123团重新归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建设第七师。

从以上可以着出车排子庄是由黄家庄子,王家庄子,葡萄庄子组成,再经过五十年代的车排子农场,至七十年代收归乌苏县又改称车排子,一直沿用至今。

从上面的叙述大家不难发现两个车排子历史沿革和命名地名的时间界点,是由于历史发展变动形成的。

从乌苏地方志看车排子的历史,也只能追溯到清朝末年。

在车排子没有定名之前,这里最早是乌苏的一个驿站。

奎屯河岸边和甘家湖畔生长茂盛的骆驼刺,成为野生白骆驼的美食。每年春夏之季这里聚集四面八方来的骆驼,同时又有许多驼队经过,在这里歇息,故名思义,人们自然把这里叫做骆驼驿,官书记载为驿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在车排子这片热土上,经过第一代人艰苦创业,到第二代人辛勤耕耘,从坎土曼开荒,到第一台拖拉机开垦耕地;从第一棵棉花、麦子、苹果树,到今天的阡陌纵横,花果满园,高楼林立、电灯电话、公路四通八达……

七师一二三团机关楼

在七十年的时间里,他们用智慧和汗水,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凯歌,成为瀚海戈壁的一颗璀灿明珠。

欢迎关注修为之士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