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帅之末叶剑英,大将之首粟裕,二人后来的地位差距为何那么大?

达洁谈过去 2024-11-26 12:28:57

1955年9月,新中国进行了首次军衔评定,朱德等十人被授予元帅军衔,粟裕等十分被授予大将军衔。

授衔仪式结束后,粟裕作为十大将之首,被党中央任命总参谋长,一时之间,粟裕的地位超过了许多元帅。

当时,十大元帅中的叶剑英只是中南军区司令员,叶剑英明明是元帅,为什么地位却比粟裕低很多呢?

要研究叶剑英与粟裕地位差距的问题,就必须先搞清楚新中国首次评定军衔的规则,这也是导致地位差距最主要的原因。

新中国首次评定军衔,并非完全依据战功,还受资历、领导建军、历史功绩、派系、时任职务等因素影响。

在授衔名单确定之前,元帅和大将的名单一直无法确定,就是综合各方面因素的结果,直到授衔名单确定以后,其中的人选仍然保留了一些特殊因素,这些特殊因素还影响了排名。

贺龙能够位列十大元帅之中,并排名第五,离不开南昌起义和单独领导建军这两项因素,与贺龙相似的还有徐向前。

林彪是年龄最小的元帅,却排名第三,主要就是因为林彪战功卓著,从白山黑水打到海南岛的战功无人能及。

陈毅被授予元帅军衔,离不开资历和派系的原因,而与元帅军衔擦肩而过的邓小平,则是因为当时已经离开军队工作。

十大将之中,每个人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原因各不相同,粟裕是凭借战功,徐海东是凭借历史功绩,陈赓则是凭借资历。

黄克诚的情况最为特殊,是凭借政委身份和历史功绩两方面因素,黄克诚与罗荣桓元帅的情况有些类似,都是军队中的政工代表。

关于黄克诚的历史功绩,主要有坚持保留政委制度和力谏党中央抢占东北两点,这两点贡献深刻地影响了历史进程。

在所有评定因素中,时任职务是最容易忽略的一个,粟裕在授衔前夕是人民革命委员会副参谋长,叶剑英是人名解放军训练总监部代理部长,这其实违背了评定规则。

然而,叶剑英被授予元帅军衔,凭借的是资历、历史功绩和“中共军方在政坛代表”三项因素。

十大元帅之中,叶剑英是最特殊的一位,并且叶剑英还有一个军事谋略家的身份,曾分别在国共两党内担任幕僚的角色。

新中国首次评定军衔前后,粟裕的地位都是远高于叶剑英的,除了任职经历的原因外,还因为毛主席欣赏粟裕的才能。

其实,授衔委员会曾一度决定授予粟裕元帅军衔,对此,毛主席说:“解放战争这三年,哪个不晓得粟裕啊。”

粟裕出任副总参谋长以后,毛主席经常越过国防部长彭德怀,直接与粟裕讨论军事工作,对粟裕的欣赏之情可见一斑。

然而,粟裕的显赫地位仅仅只是昙花一现,随着1958年军委扩大会议的召开,粟裕就被解除了总参谋长职务。

在此后的几年时间,粟裕一直在军事科学院工作,而叶剑英仍然负责军事训练工作,两人的地位相差不大。

到了六七十年代,叶剑英和粟裕的地位又都获得提升,不同的是,粟裕被调入了军工部门,叶剑英被调入了中央军委。

1976年时,叶剑英联合华国锋一举粉碎“四人帮”,从此奠定在中央军委的领导地位,而粟裕在历史问题的影响下,只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

0 阅读: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