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吆西,你的大大的良民的干活”:这句话相信大家都有印象,脑海中甚至还能自动播放这句语音。在大屏幕上,这句话常见于抗日剧中日本人的台词,而演员马卫军就是圈内有名的“鬼子专业户”。
本为中国演员,却一生都在扮演日本人,尤其是穿上剧中的服装,加上把日语说的十分流利,很多观众都误以为他是日本人。
多年来,马卫军深耕这一种角色类型,在荧幕上塑造了多个不同的日本军官形象,由于演技出色,将人物的反面演绎的生动出色,不少观众都对他代入了真实的情感。

不知道是否入戏太深,马卫军本人的生活也与日本关系十分深厚,早年间就在日本留学生活过多年,还在日本娶妻生子,最终在日本定居生活养老。
咱们中国人都讲究落叶归根,但马卫军不同甚至在患病之后也坚持留在日本直至离世,究竟马卫军与日本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而他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去世的呢?
01.1956年,马卫军出生在甘肃酒泉的一个普通家庭中,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成长在祖国的大西北的马卫军,童年过的非常幸福,一家人对于活泼开朗的小儿子都十分喜爱,尽管条件不好也坚持供他读完了高中,马卫军的学业也非常优秀,是老师们都看好的苗子。

无奈因为历史原因错过了高考,可马卫军没有一蹶不振,而是积极的寻找机会。经过一番努力他进入了甘肃制药厂成为了一名工人,而这里也是他与戏剧结缘的地方。
热血青春的少年在工作之外也发展了很多兴趣爱好,特别是药厂中组织的文艺活动,马卫军都是积极分子,经常上台表演节目。
彼时的马卫军正是年轻帅气奶油小生的脸庞,不少同事都认可他的能力,每当他上台的时候,大家总是气氛热烈欢迎。得到鼓励的马卫军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天赋所在,他放弃了别人眼中的“工人铁饭碗”,而是毅然决然的考入了兰州话剧团。

彼时的父母十分反对他这一决定,希望他能够安安稳稳的在药厂上班,之后顺利的结婚生子,父母都还年轻能在身边帮衬,一个人跑那么远去读书,总不是长远之计。
可源于心中对戏剧表演的热爱,马卫军还是坚持告别了父母,独自一人离开家乡,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
考入到了兰州话剧团,马卫军才知道自己和真正的演员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不是有胆子上台说话就叫演员的,演戏是一门大学问,声台形表四门功课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

在话剧团马卫军得到了演员的初步成长,他像一块海绵一样在这里汲取着知识,也逐渐成为了一名合格的演员。
在兰州得到了初步的成长之后,马卫军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他又考入了四川绵阳文工团,终于成为了正式编制的演员,妈妈还给他开玩笑说:终于吃上了演员这碗饭。
在四川文工团马卫军终于过上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生活,整日与角色为伴,可以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讨论表演,这也是他人生中最开心的一段时光。

可演戏讲究缘法,很多演员即使有着出众的演技,并未被观众熟知。彼时的马卫军虽然参演了一些影视剧,并未获得关注。而且随着时代变化,文工团的工作也并不再合适,很多同事都纷纷下海成立了独立的演员公司,甚至出国谋取生计。
马卫军也动了心思,由于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有碰到合适的剧本,事业也不温不火看不到发展前景。思索再三他又一次选择了告别家乡,踏上了远游的旅途。
马卫军选择前往日本深造,听朋友介绍日本有一所不错的表演学校,他便下定决心继续提升自己的演技,希望日后能够在表演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彩。

没想到他这一决定阴差阳错之间改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不仅为自己日后的表演生涯打开了一扇窗,还与自己的妻子结缘。
02.初到日本马卫军并不习惯,当初一拍脑袋就决定出国来日本学习,可他并不会日语,而且为了出国多年的积蓄也被消耗所剩无几,为了生活马卫军只能开始选择打工。
最开始的时候只能从服务员做起,从后厨洗碗开始,一点点的学习日语,逐渐能够胜任前台的工作。马卫军一边学习一边打工赚钱学习日语,就这样在北海道度过了四年。

逐渐适应了日本的生活,马卫军的日语也变得流利,慢慢的收入也逐渐增加,他开始做其他工资更高的工作,也在这个过程中与妻子结缘。
在异国他乡独自生活的多年间,孤独一直是萦绕在马卫军的身边,此时妻子对他进行了勇敢的表白,她向马卫军写了一封信,上面大胆的表示了自己的爱意:我喜欢你很久, 我们在一起吧。
马卫军惊喜于收到的情书,更没有想到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爱情,就这样两人逐渐走到了一起。

关于妻子的身份,马卫军一直保护的很好。有人说她是日本人,也有人说是旅日华人,对于妻子马卫军从未在公众面前谈论过,也是他对于家人的担当。
尝到幸福滋味的马卫军于妻子在日本结婚生子,步入了婚姻生活,尽管家人并不理解,可看到马卫军幸福的样子,最终还是接受了他的妻子。
马卫军与妻子在日本购房定居,随后还生下爱子,一直在是日本生活。但在日本生活需要面对的问题有很多,身为家中的顶梁柱,马卫军需要承担家庭的开支,随着儿子出生,压力更大了。

但马卫军只有演戏的本事,在日本发展受限只能演一些龙套,戏份很少看不到未来的方向。在对于演戏的热爱以及养家的双重压力之下,马卫军又回到祖国。
他与妻子分局两地,妻子和孩子留在日本,马卫军独自一人返回中国追求自己的演艺梦想。此时的他已经49岁,敢于抛开一切重来的勇气也十分值得倾佩。
03.马卫军在好友的介绍下开始了北漂生涯,在多个剧组之间辗转漂泊。从演龙套开始逐渐积累经验,尽管辛苦但他却乐在其中。

由于有着多年的表演经验,加上有留日生活的经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剧组正好缺一个日本军官的角色,饰演的演员说的蹩脚的日语让导演非常气愤。
就是在这个机会之下,马卫军毛遂自荐表示自己日语说的很好,尤其在穿上日本军官的服装之后,更是十分契合,就这样他找到了自己在演艺事业上的最擅长的角色。从此之后出演了很多抗战题材的影视剧,像是《中国兄弟连》、《长沙保卫战》等。
尤其是《中国兄弟连》中的矢内雄二,马卫军通过细腻的观察,以及对于日本人习惯的总计,将猥琐小人的日本反派角色诠释地十分生动。许多观众都对这个角色非常痛恨,甚至上升到了演员本人身上,但这何尝不是另一种成功呢。

随着电视剧的热映,马卫军也逐渐走红,越来越多的导演都认可了他精湛的演技,每当有相同类型的角色,大家总是不约而同想起马卫军,相信把这样的角色交给他,一定能够演绎地十分精彩。
随后马卫军又在电视剧《雪豹》中扮演了一位野心慢慢充满权谋斗争的近卫文,这个角色相较于之前的角色更加的丰满立体,马卫军将其聪明谋略的一面挖掘了出来,尽管是个反面角色也得到了不少观众的认可。
尽管出演了不少日本军官的角色,但马卫军总能为每一个不同的戏挖掘出多面性,并不是浮于表面的坏人形象,同样是带着人性有血有肉的真实感。马卫军用他真挚的表演带领观众走进人物内心的世界,感受到角色的挣扎和复杂。

真正让马卫军被观众熟知的还是在电影《戴勋章的走私犯》中的日本军官,尽管戏份不多,但他的表演十分出彩,也让很多人知道了他,并且他有着多年留日的经验,不仅日语说的流利,还有细腻的表演技巧,这是其他人都没有的优势。
随着马卫军出名之后,许多导演都知道了如果有“日本军官”的角色找马卫军来表演肯定没有错。而他也在众多作品中出色的诠释了这一类型的角色,将恶贯满盈的反派表演的活灵活现,引得不少观众都对他提出了批评的建议。
多年来出演反派角色,也让马卫军心中积攒一重隐形的压力,尽管靠着出演鬼子类型的角色展露了头角,获得了行业内的认可,但身为演员也想在观众心中树立一个正面的形象。

于是当《人世间》剧组邀请他时,马卫军十分的兴奋,他在剧中饰演“丁大哥”一角留给了观众深刻的记忆。虽然戏份不多,但能够和主角雷佳音演对手戏,这段经历也让马卫军十分难忘。
正是通过这个角色让观众们认识到了马卫军还有许多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塑造正反面更精彩的角色,就在人们对他报以期待,创作更多立体的角色时,却传来了马卫军患癌的消息。
04.在今年的9月13日,演员三宝在网络平台上发表了悼文,大家才知道马卫军原来患喉癌不幸去世,享年67岁。

根据马卫军的经纪人介绍,马卫军一开始感到不舒服便去医院检查,没想到确诊了喉癌。本来是喉咙上长了一个小的息肉,以为做个小手术就能够治愈的,没想到最终医治无效去世。
确证之后马卫军想将所剩不多的时间留给家人,由于多年来分隔两地,马卫军总是渴望着能够陪伴在妻子家人的身边,于是便远赴日本与家人团聚,最后也在日本离开,或许是另一种陪伴家人的方式。
回顾马卫军的一生,充满了跌宕起伏,不同与大众追求的安稳生活,马卫军一生随心率性而活。喜欢表演就辞去稳定的工作考入话剧团,在事业没有起色时便下定决心远赴日本深造表演,在结婚生子后还毅然回国追求自己的演员梦,最终也证明了自己。

虽然演了一辈子的日本人,但他始终没有改过自己的国籍,定居日本多年也是为了自己的家庭,从未伤害过祖国,对于这样一位演员我们致以诚挚的敬意。
友情提示:原创不易,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