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权威的《足球报》详细报道,在 2034 年世界杯主办权花落沙特这一重大事件发生之后,接连错失 2022 年和 2034 年两次于亚洲主办世界杯绝佳资格的中国,若要申办世界杯,最近的时机恐怕也要等到 2046 年。中国足球在这一历程中,已然遗憾地错过了 2022 年和 2034 年这两次亚洲主办世界杯的珍贵机会,而距离最近的可能申办年份,确实得推延至 2046 年。
事实上,就申办世界杯所需的硬件设施而言,中国已然具备充足的条件:要知道,随着世界杯扩军至 48 支球队参赛,至少需要 15 座容量超过 4 万、并且符合国际足联严格标准的体育场来承办比赛。而目前在中国,容量在 4 万人以上的体育场数量众多,多达 59 座;5 万人以上的有 36 座;6 万人以上的有 19 座;8 万人以上的也有 3 座。其中,容量在 4 万人以上的专业足球场,保守估计至少有 10 座。如此丰富且高质量的体育场馆资源,满足承办世界杯的硬件条件可谓是游刃有余。
然而,在软件方面,中国足球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还需要持续不断地付出努力,从而为申办世界杯增添更多的自信和底气。回顾往昔,此前布拉特和因凡蒂诺先后表态支持中国申办世界杯的时候,恰恰正逢中国足球的低谷时期。例如,2009 年国际足联启动申办 2022 年世界杯程序之际,国足刚刚经历了连续两届世界杯无缘亚洲区最后阶段预选赛的挫折。当时,国内联赛也陷入了深深的低潮,而中国足坛的反赌扫黑行动才刚刚拉开帷幕。再看 2023 年国际足联启动申办 2034 年世界杯程序之时,中国足坛的反腐风暴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中国足协高层纷纷因违规行为落网,国内联赛和国家队同样处于低谷状态。在那样的艰难时刻,中国足球界根本无暇顾及世界杯的申办,即便有心为之,也很难向外界展现出中国足球良性发展的坚定信心。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足球在校园足球、青训、职业联赛和国家队等各个层面都呈现出了全面向好的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足球必须坚定地拥有申办世界杯的信心和底气,并清晰明确地向外界传递和展示自身的积极变化。这种展示,首先体现在国足在申办 2046 年世界杯之前,要展现出再次成功杀入世界杯决赛圈的强大可能性;同样,各年龄组的国字号球队也要力争进入 U17 世少赛、U20 世青赛和奥运会决赛圈,以此来有力证明中国足球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取得的显著进步;此外,在校园足球、青训以及职业联赛方面,中国足球是否能够初步形成良性循环、实现健康发展的良好趋势,这也是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上述的这一切,都需要未来中国足球界各方力量共同不懈的努力。只有通过这样的努力,才能让外界清晰地看到中国足球的显著进步,并满心期待申办世界杯能够为中国足球带来更多的激励,以及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申办世界杯无疑是中国足球必然会达成的重大目标,但在此之前,中国足球必须凭借艰苦卓绝的努力建立起强大的自信和坚实的底气,让所有人都深刻地意识到,中国足球已经为申办世界杯做好了充分且完备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