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微博视界大会的获奖名单我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说实话真的忍不住想吐槽。奖项设置花里胡哨,"年度"前面能加的词简直比网红取名还离谱,这不就是变相的公关颁奖吗?
实在搞不懂这届评委的脑回路。刘亦菲 拿下年度演员,确实在《去有风的地方》里演技在线。但是其他那些乱七八糟的奖项是怎么回事?"年度魅力"、"年度闪耀"、"年度质感"、"年度瞩目",这是在玩文字接龙吗?
郑晓龙导演 拿了个年度影响力导演,好歹还算说得过去。毕竟《甄嬛传》《琅琊榜》的口碑在那摆着。但是再往下看就越看越离谱了。
特别是这个"年度潜力演员"和"年度突破演员"的名单。艾米、常华森、陈鹤一、胡连馨儿、梁永棋、谢可寅,说实话有一半的名字我都没听过。这是在给新人铺路呢,还是在凑数呢?
再来看看那些老戏骨。王刚 拿了个"荧幕经典演员",张国立 拿了个"杰出贡献演员"。这不就是变相的终身成就奖吗?跟那些年轻演员的奖项一对比,高下立判。
最搞笑的是获奖作品名单。《长相思》《老家伙》《神隐》这些剧确实火了一把。但是你们发现没有?这些剧不是靠颜值,就是靠话题度,要么就是靠演技派撑场面。
说白了就是在讨好各方势力。新生代艺人要给奖,老戏骨不能落下,流量明星必须有,实力派也得捧。这不就是在玩平衡术吗?
最绝的是现场的花絮。王鹤棣和赵露思 在台下玩自拍,白鹿 一脸惊呆,周也和王楚然 贴贴合影。这些互动瞬间的热度,居然比获奖消息还高。
娱乐圈现在就这样,台上拿奖不如台下造话题。你演技再好,没有话题度照样凉凉。你人气再高,没有噱头一样出局。
倒是有一个意外惊喜。《地球脉动3》拿了个年度最佳摄影。在这种商业气息浓厚的颁奖典礼上,能有一个专业性奖项,也算是给大家一个交代了。
说到底,这种颁奖典礼就是个大型公关活动。既要照顾资本,又要安抚粉丝,还得维持节目效果。真要较真起来,这含金量还真说不好衡量。
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这届微博视界大会的获奖名单,你觉得水分到底有多大?
娱乐圈现在玩的都是数据游戏。你看这次获奖的"年度大众喜爱作品",《唐朝诡事录》《声生不息》《喜剧之王单口季》 ,哪个不是靠数据说话的?光靠演技和内容是不够的,还得看你背后的运营团队给力不给力。
你们发现一个规律没有?今年的"年度口碑演员"给了佟大为和童瑶 。说实话,这两位在圈内的口碑确实没得说,但是热度确实不如那些年轻演员。这不就是在用"口碑"这个奖项来变相安抚实力派演员吗?
再看看"年度进取演员"的名单:李兰迪、林一、王楚然、周也、曾舜晞 。这些演员说白了就是处在上升期,但还没到一线的位置。给他们发个"进取奖",既不会得罪一线艺人,又能笼络新生代势力,这招玩得也是真够高明的。
有意思的是"年度青年榜样演员"居然给了赵露思 。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在当下这个娱乐环境里,你光有演技还不够,还得有正面形象加持。不然怎么当"榜样"啊?
最绝的是那些"年度期待作品":《大奉打更人》《北上》《臧海传》 。这些剧还没播呢就先领奖了,这操作也是没谁了。这不就等于提前给这些剧预热吗?
说真的,现在的颁奖典礼越来越像一场"利益分配会"。你看那些获奖名单,好像每个流量明星都能混到一个奖项。这不就是在变相承认:在商业价值面前,艺术价值只能让路吗?
最后聊聊现场的观众席。黄亦玫和黄振华 这对兄妹在台下合影,这波属于是老牌艺人的圈内人脉了。但是你再看看年轻艺人,哪个不是跟自己的cp粉丝经济挂钩?这就是娱乐圈的现实。
我真觉得这届微博视界大会就是一场生意经:老戏骨要顾及他们的地位,给个"荣誉奖";流量明星要照顾他们的商业价值,给个"年度"奖;新人演员要照顾他们的未来发展,给个"潜力奖"。反正就是大家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但说到底,这种"全员获奖"的模式,真的能让观众信服吗?你觉得这样的颁奖典礼,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参考信息来源:《微视大会获奖名单新鲜出炉!刘亦菲获年度演员,谁懂啊这含金量》--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