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流传这样一句话,游客的钱包就像海绵一样,挤一挤还是有水。
我发现一些社会上的现象,特别的有意思,一些旅游景点宰客坑人,将消费者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这已经不是个例了,而是长久发生的各种乱象。
鼓浪屿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点,名头那么大,载客和欺瞒消费者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央视发布了一个视频,里面详细讲述了鼓浪屿的一些套路。
从央视发布的视频来看,鼓浪屿一些对游客的套路还是三板斧,来回就那么几个花招,大多数网友都已经见怪不怪了。
这么多年了,一点花样都没变,骗子还知道技术升级,景点的套路依然停留在二十年前。
其中央视提了这样一件事,出租车司机等着外地的游客,一旦有外地的游客过来,就开始上前搭话。
利用话术欺骗游客可以购买鼓浪屿的游玩套票,本来这些票可以在官方网站上购买,也可以在景区购买。
用廉价优惠来吸引游客,将游客带到散客中心,这些票比自己购买要贵,而且这样的套路依然能骗到人。
说白了就是一种黄牛和中介的套路,利用话术,利用廉价,利用大家贪图便宜的心理,谎称自己能帮游客买套票,出租车司机拿了回扣,168块钱的套票利润能有100块。
而买了套票之后进行跟团的旅游,到了景区既不讲解鼓浪屿的历史,更不谈人文。
不断的带游客逛商店。
变着花样的让你花钱,让你消费。
导游、出租车司机和商店之间都有关联,有回扣。
这些乱象,说句老实话,都是老掉牙的套路了。
但就是这样,老掉牙的套路依然屡禁不止。
媒体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当地的监管部门以罚代管,很难形成监督力,从套票到导游再到商家联手诱导消费,环环相扣,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像这样的套路真的管不了吗?
我个人觉得不见得。
这种20年前就有的套路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在各大景区依然发生这种现象,不止鼓浪屿有。
我看到网友在评论区这样讲,十几年前去厦门旅游,去过鼓浪屿,就被坑了一次,中午吃饭的时候菜单上明码标价。
直接写了价格,店家还让网友看了一下鱼,等到结账的时候才发现这条鱼是按斤卖的,一条鱼都坑了八百多块钱,打电话也没人管。
最后只能,哑巴吃黄连。
像这种事情,很多网友都在互联网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相信当地的监管部门不可能不清楚。
每次都是等到互联网上上了热搜,媒体点名批评了,才进行整改,进行整顿,为什么不主动去处理这些问题?
等到评论区沦陷了,等到网友们生气了,才开始重视,才开始整顿,各种各样的乱象,让很多游客心寒伤心,这些游客既花钱还受罪,最后还生气,毫无体验。
我个人觉得应该好好的问一下当地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厦门文旅站的乱象为什么总是得不到有效的回应和治理,直到被媒体曝光才开始重视。
这些问题绝对不是个例。媒体通报之后,当地也给出了回应,一些媒体曝光的商家单位现在进行停业整顿,全面排查出租车运营等相关的问题,严厉打击假冒伪劣等违法的行为,并且还强调严禁导游安排游客到特定购物消费场所非法牟利。
说句老实话,看完当地给出的回应,心里有一种无力感。
一种非常标准化的回答,对于这样的乱象,少数人赚的盆满钵满,吃了个满嘴流油,付出的代价却是很多游客,网友对当地文旅产生了极坏的印象。
如果能够拿出查电动车的勇气和魄力,去检查一下旅游行业的各种乱象,我相信这些乱象早就被清除干净了,只有从源头上抓起,才能让旅游环境得到真正的改善,最应该整顿的是那些不作为的人,不曝光不办事,一曝光才开始重视,这也是很多网友心寒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