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人们以为今年的价格战有所降温,不会再出现大规模的集团化冲锋时,市场又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4月10日这一天,奇瑞上市了多款低价新车,奇瑞风云A8L、星途瑶光C-DM、捷途山海全系、iCAR车型均推出一口价;零跑B10也正式上市,起步价9.98万。这还不算完,零跑还放了一个大招,510激光雷达智驾版本的售价为11.98万元,这意味着零跑汽车将激光雷达智驾车型的价格拉到了11万区间,这也是行业内搭载激光雷达售价最便宜的车型;吉利则是以大取胜,银河星耀8作为一款5米级“大车”,预售价为13.98万元起。而同级别的合资车型在几年前的定价要在30万左右。即便是今年,比亚迪汉L的售价依然在20万级别。
可以说,2025年的价格战不是不来,而是比往年来得更晚一些。老车一口价,新车超低价,2025年中国车市又要迎来一场大厮杀。
价格战再起风云
2025年春节过后,比亚迪没有带头降价,而是玩起了全民智驾。这让市场普遍都大吃一惊。因为前几年,比亚迪都是价格战的发起者,从冠军版车型到荣耀版,比亚迪取得了非常耀眼的销量成绩。比亚迪为此还受到了同行各种冷嘲热讽,甚至大佬都亲自下场了。
别看同行嘴里说批评,但是身体却很诚实。在降价这件事上,一个比一个更狠。
到了2025年,比亚迪突然变化了节奏,不降价改玩全民智驾。21款车型加配不加价,让高阶智驾覆盖到7万级到20万级的市场。前两年是“油电同价”和“电比油低”,今年则是“智驾平权”。以前像样的智驾至少要在20万左右的市场才能做到标配;而现在,7万多元的A00级小车比亚迪海鸥,也用上了具备三目视觉方案的“高阶智驾”。
毫无疑问,比亚迪又一次引领了市场潮流。同样,各家竞品也开始了一轮智驾跟进。从国企大厂到新势力品牌,要么是给智驾起了一个高大上的名字,要么是先行者踩一下后来者的方案,场面激烈得好像冷战时期的美苏之间的军备竞赛,眼睛都杀红了。
正当人们以为智驾要成为竞争的主要手段,价格战从此就退居二线,市场给了所有人泼了一盆凉水,奇瑞、零跑、吉利用各自的方式,宣告价格战又回来了!注意,笔者在这里要表达的观点是,价格战是永远都不会退出市场的。
2025年的价格战出现得如此之晚,是有客观原因的。一是,智驾竞赛占据了车企的主要精力。数据显示,2025年3月降价乘用车车型数量23款,较去年3月的51款大幅减少。随后小米SU7出现高速事故之后,智驾遭到了口诛笔伐。各家品牌围绕智驾展开的宣传和竞争策略也因此出现了停滞。可是竞争还要继续,为了保持竞争热度,价格战只能再次提上日程。
销量KPI亚历山大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年国内乘用车销量预计将达到2890万辆,实现同比4.9%的增长。关于新能源车市,2025年全年销量或达到1600万辆,实现24.4%的同比增长。
具体到各家品牌,各自的销量增长情况同样可观。比亚迪管理层近日在小范围沟通会上表示,预计今年公司全球销量将从427万辆增长至55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80万辆以上。
奇瑞汽车提出了超行业10%—20%的目标,如果顺利达成,年销量将超300万辆。而东风和长安在2025年的销量目标均为300万辆,吉利汽车目标271万辆,广汽集团提出了230万辆的年度目标。
新势力品牌方面,鸿蒙智行在集齐了四界品牌后,销量目标达到100万辆,销量增幅高达125%。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宏伟的目标;理想汽车在2024年销量完成了50万辆,到2025年再接再厉,提出了70万辆的目标。零跑汽车和深蓝汽车,2025年度目标均为50万辆。蔚来汽车在2025年则是提出了销量翻倍的目标,力争完成44万辆,并且在四季度实现盈利。小鹏汽车2025年的销量目标为35万,小米汽车的销量目标为35万辆。
以上,各家新势力的发展情况不同,定下的销量目标也不同。如今一季度已过,各家的表现差异相差大。比如像零跑、理想、小鹏和小米在前三个月的销量表现比较出色,累计销量分别为88,000辆、92,864辆、94,408辆、超过6.9万辆,而蔚来汽车一季度交付42,094辆,鸿蒙智行累计销量7.94万辆,同比增速下滑了9.6%。相对于百万辆的目标,一季度仅完成7.9%,进度远不及预期。
某种程度来说,无论是销量表现出色的品牌还是表现不好的品牌,大家都有各自的销量压力,只不过是尾部品牌要承受更多的质疑。在攫取更多销量、扩大市场份额这一点上,各家品牌没有区别——没有人会嫌车辆卖得多。
在这种情况下,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毕竟,大家都想打赢车市淘汰赛。
百姓评车
话说回来,价格战就像兴奋剂。它只在一段时间管用。长期来看,要想真正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还是需要在产品和技术上下功夫。
都是一些减配、偷工减料的垃圾车,省钱不省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