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写写乌尔善的《封神》吧,伯光君已经写了很多篇文章推荐。主要是它对于中国重工业大片,中国影视工业有很大的突破,如果这次扑了,真的非常可惜。
你们可能不知道中国能够拍重工业大片的其实没多少(拍好的就更少了),2017年吴京的《战狼2》确实是新时代中国影视工业的一个突破。当然吴京做的不够,当时和张艺谋、乌尔善、徐克和林超贤相比未必有超越。
2019年,郭帆的《流浪地球》上映,这部电影是全面突破中国影视工业,建立中国产业链的作品。2023年的《流浪地球2》,又全面突破到中国制造业的程度了。那么,乌尔善的《封神三部曲》和郭帆的《流浪地球两部曲》能够比较吗?
中国工业大片起点是哪个年代?答案是《战狼2》上面拉那么多国产电影,还有导演出来真不是一捧一踩?我写文章一直是用“发展眼光看问题”,这个中国影视工业发展就写过很多遍,这里再重复一遍吧。
1、8090年代,华语电影电影巅峰,香港商业片,内地和台湾文艺片。
这个时期是华语电影巅峰时期,内地和台湾拍摄的基本上都是文艺片,这是没有疑问的。而香港商业电影是华语电影,也是亚洲商业电影的巅峰之一(和日本电影擅长方向不同)。
当时香港电影的影视工业,还是以社团为主的半手工作坊半工业化模式。在动作设计、美术、摄影、配乐、追车等达到过世界巅峰(服装和化妆还好,道具和建筑就落后之前好莱坞大片)。
90年代前中期,随着《终结者2》《侏罗纪公园》开启数字特效时代,香港影视工业就全面落后于美国好莱坞,好莱坞大片也在90年代中后期,统治了全世界电影市场。
2、2000年代到2010年年代,香港电影工业挣扎到两岸三地合作
90年代末,香港电影对于技术也挣扎过,自己出核心团队,自己建立特效公司OR外国特效公司,最终拍出新时代的香港特效大片,像刘伟强《风云》《中华英雄》《决战紫禁之巅》都是这个模式。
徐克的《蜀山传》则是请外国特效公司合作的巅峰,遗憾的是香港本土市场撑不起大片投资,香港本土特效大片只挣扎了不到10年,便无疾而终。这种电影因为大环境,也会出现一个明显的分水岭。
2001年徐克的《蜀山传》扑了,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中国商业大片时代。
此后,华语大片的影视工业就进入两岸三地合作的时代,基本上是内地出人头、出风景场面、出平台市场,出部分投资、部分主创和部分演员;核心主创团队什么动作设计,美术服化道,配乐等都是港台为主。
这种两岸三地合作的模式,你别说早期出过不少经典大片,但和我们以为的好莱坞那类影视工业,仍不是一回事。
在郭帆和乌尔善之前,张艺谋,冯小刚一度扛起中国大片大旗3、2007年到2017年左右,华语大片影视工业开启两岸三地合作+韩国特效OR西方特效公司=新时代商业特效大片的模式。
2007年冯小刚的《集结号》就是开创,在当时确实影响力很大,后来他的《一九四二》《芳华》都是这个模式。
同时期香港大导演像徐克《狄仁杰系列》,周星驰《西游记》系列等等,也是这个模式为主,用的主要特效公司都是韩国的,因为韩国影视工业都比中国成熟。
当时中国和美国关系不错,仍然是大举推行“全球化”合作的时代,像张艺谋《黄金甲》《金陵十三钗》都是和美国合作的模式,《长城》本身就是一部外国片,更是不用多提了。
这个时期的中国商业大片,张艺谋,冯小刚确实是扛把子。如果从影视工业发展角度来讲的话,2012年过后,新时代中国影视工业发展大概能分为下面这几步走。
第一步:中国影视工业与产业链的探索,但确实不成熟
2015年左右,拍摄时间是2013年左右,冯小刚的《一九四二》《芳华》,张艺谋的《金陵十三钗》、徐克的《狄仁杰系列》、陈凯歌的《妖猫传》都差不多是这一档的片子。
他们是走的都是两岸三地+国内外特效公司合作模式,但好歹在影视工业有自己的追求,也有一定的突破。我们不能因为后面重工业大片的成绩更好,路线更正确,就彻底否认前人的探索吧。
现在看来这条路线最大问题,还是没有建立起自己的影视工业体系。
张艺谋,陈凯歌等内地第五代大导演由于成长环境,压根不懂影视工业,这个做法就像《妖猫传》核心主创+建城+国内外特效合作,只是有的电影效果好些,有的差些,当年还和“流量经济”狼狈为奸。上面已是难得优秀作品,市场上更多的还是各种商业烂片。
第二步:中国影视工业,中国全套产业链的探索和突破,建立上已经摸到门槛
2017年左右,电影拍摄时间2015年左右,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徐克的《智取威虎山》,乌尔善的《寻龙诀》,吴京的《战狼2》,路阳的《绣春刀系列》大概都处于这个档次。
这时仍是两岸三地团队+国内外特效公司合作的模式,这作品效果水平与投资金额,导演能力等有关系,《战狼2》显然掉在最后面,同时对于影视工业团队管理,新时代数字特效技术理解,运用都有自己系统性理解。
注意,徐克在这个阶段的审美和技术理念都没有输,仍然引领中国重工业大片。
相反张艺谋,陈凯歌和冯小刚等内地大导演在这个阶段就已经输了,因为他们拍摄的片子都没有进入《智取威虎山》阶段。《长城》类似了但毕竟是好莱坞全套产业链。
郭帆和乌尔善唯二?中国重工业大片,确实来到了新时代第三步:中国影视工业,中国全套工业产业链,开始建立并且逐渐成熟。
2020年左右,拍摄时间2018年左右,林超贤的《红海行动》,路阳的《刺杀小说家》,管虎的《八佰》,宁浩的《疯狂的外星人》,郭帆的《球1》。这个阶段因为中美关系大环境变化,以及没钱等原因开始分成两条路线。
一是《红海》《八佰》《外星人》等仍是两岸三地合作+国内外特效公司合作模式。
《封神》《疯狂的外星人》一开始把国内特效公司都找遍了,moreVFX老总明确说过做不了给推了。宁浩,乌尔善才去找到外国特效公司合作,注意时间是2017年左右。
《八佰》和《红海行动》非常相似,前者是香港导演,大量香港核心主香港+中国军方支持+全球特效团队联合,后者是内地核心主创+全球特效团队联合(没有官方部门支持)。
吴京的《战狼2》也是《红海》相同的模式,只是整体工业水平弱一档。
徐克,张艺谋,陈凯歌,冯小刚等内地大导演一样,在这个阶段审美上面,技术上面,影视工业探索层面掉队非常的明显,已经明确输给年轻一辈的大导演,特别是内地少壮派导演崛起得很快。
二是郭帆独立自主建立中国影视工业与全套产业链,为何《球1》仍处在这一档?
因为这部电影没钱,仍是半工业化半手工作坊模式,全是导演团队自己在摸索。第一部在影视工业化层面仍然0很不成熟,学习好莱坞工业结合中国环境时搭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全套影视工业产业链的框架。
如果说影视工业的完成度,《球1》还不如同时期其它国产重工业大片。
比如《红海行动》剧组规模是上千人,《流浪地球1》参与人数在7000人左右。这里有一个关键点,《红海》大量国外外围团队没有算进去。《球1》7000人大多数都是在国内,核心团队是同级别的片子,这也是郭帆和《球1》最大的意义。
2021年路阳的《刺杀小说家》导演团队还有对于影视工业的突破和探索。
2022年开心麻花的《独行月球》,饶晓志的《万里归途》,这都是《球1》郭帆搭建的影视工业生产出来的重工业大片,多提一句,《万里归途》里有大量《八佰》核心团队,新时代战后城市他们就有经验。
怎么说呢,它就证明了郭帆独立自主搭建的中国影视工业路线最为成功。
第四步:中国影视工业,中国全套工业产业链在成熟过后,开始走向更远的方向。
时间2023年左右,拍摄时间就是2021年左右,这里就只有《球2》与《封神三部曲》,后者拍摄时间是2018年,同时整体效果类似《球1》,但整个三部曲合仍是当前最顶级的中国重工业大片。
这两部电影的路线不同,《封神三部曲》还是两岸三地+全球化合作的模式。因为疫情,公司暴雷等原因导致《封神第一部》成片效果不够成熟,和《球1》非常类似了,同时也证明这条路线在当前环境来看,有些问题。
《球2》则已经明显超越了,走到中国流行文化的方向去了,不再赘述了。
中国重工业大导演导演前三?除了郭帆林超贤,只剩这部新片导演了最后,目前来看凭借口碑《封神第一部》票房回本和赚钱,第二三部抬上来机率还是很高的。我预测未来几年中国重工业大片,中国影视工业的发展结果大概就是。
《封神三部曲》和《流浪地球两部曲》基本上相当,《球3》出来就会逊色半档(看情况),但《封神三部曲》仍是相同意义的中国重工业大片。
新时代中国重工业大片,和《封神三部曲》同地位大概就是《红海行动两部曲》。
吴京的《战狼两部曲》,再到《长津湖两部》都逊色一档有余。前者是拍摄时间过早落后一档有余(如果《战狼3》还能拍,并且能全面突破提升一档);后者三个导演,拍摄太仓促,电影完成度确实不够。
国庆档陈凯歌的《志愿军三部曲》,如果能全面突破并且完成度很高,它也是同一档的中国重工业大片,未来两年真没有什么国产重工业大片。
未来比较明确的就是《球3》以及乌尔善官宣的《郑和下西洋系列》(异人之下显然会弱些)。如果乌尔善能在《封神三部曲》的经验下和郭帆模式学习合作,生产模式能够全面的突破。
那么不管郭帆新片是啥,他和乌尔善仍是中国重工业大片两条腿,将带领中国电影走向世界。
我们需要更多的郭帆乌尔善,也需要更多的《封神三部曲》,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