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的由来是什么,它们的界限位于何处?

历史有新番 2025-01-17 17:00:04

春秋战国的界限,主要存在两种观点。

一种观点是依据左丘明所著《春秋左氏传》的记载,将春秋战国的分界定在公元前468年。

另一种观点则是以“三家分晋”事件作为春秋战国的分界,具体以公元前453年三家灭智或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晋为标志。

为便于研究,学者们通常将平王东迁至公元前476年视为春秋时期,而将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时期划为战国。

让我们探讨一下春秋与战国两个时期的差异,我将从几个关键点进行阐述:

首先,春秋与战国的名称来源各异

“春秋”这一称谓,源于孔子所编纂的《春秋》,由于该书记录的历史与春秋时期相吻合,因此得名“春秋”。而“战国”则是因为那个时代的特征——诸侯国之间持续不断的战争而得名。

其次,春秋与战国的主要力量构成有所区别

春秋时期主要由春秋五霸(齐、晋、楚、吴、越;另一种说法是:齐、晋、宋、秦、楚)主导,而战国时期则由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所主导。

再者,春秋与战国时期的战争性质也有所不同

春秋时期的战争主要是为了领土扩张和称霸,属于奴隶主大国之间的争霸战争。而战国时期的战争则演变为封国间的兼并战争,目的是为了消灭对方,最终导致了一个统一国家的诞生。

最后,春秋与战国时期周王室的地位也有所变化

在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逐渐转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尽管周王室已经衰落,但名义上仍是诸侯国的共主,诸侯们仍需履行朝见、上供和协同作战等义务,周王室仍保有一定的影响力。到了战国时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进一步转变为“礼乐征伐自卿大夫出”,周王室的衰微更为彻底,不仅统治区域缩小,而且各国势力壮大,不再服从周王室的命令,也不再主动履行义务,导致周王室陷入困境,甚至违背了“天子不可向诸侯索要供物”的传统。

春秋和战国时期呈现了不同的历史趋势

在春秋时期,诸侯国在周王室的统一领导下管理地方,但最终演变为多个小国的割据混战,导致了天下的分裂。而到了战国时期,长期的战争促进了民族的融合,同时也让民众对战争感到疲惫,期盼一个能够统一全国的强大力量。因此,从分裂逐渐走向了统一,各国间的战争更多地带有兼并的性质,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国家奠定了基础。

春秋战国时期“礼”的地位有所差异

当我们谈论春秋战国,常常会将它们统称为“礼崩乐坏”的时代,然而这两个时期“礼”的衰败程度实际上是有区别的。在春秋时期,尽管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的观念开始动摇,但并未完全崩溃。在战争中,双方仍然在一定程度上遵循着符合礼法的战斗规则——必须摆好阵势才能开战,不能对败者穷追猛打,也不应杀害老弱。例如,最终战死的宋襄公便是一个例证(关于这个人物本身存在争议,在此不作详述)。进入战国时期,战争的策略转变为“兵不厌诈”和“出其不意”,鬼谷子的出现以及《孙子兵法》的广泛传播,都清楚地表明了“礼”的严重破坏。在这一时期,战争不再有所保留,变成了“非生即死”的残酷局面,大规模屠杀战俘的情况也变得屡见不鲜。

春秋和战国时期的社会风貌各有特色

经济角度分析,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影响力增强,经济控制权逐渐由旧贵族转至新贵手中;文化层面,战国时期文化的地域性更为突出,例如出现了东方的齐系、东北的燕系、南方的楚系、北方的晋系以及西方的秦系五大文字体系。

因此,将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两个阶段,是具有其合理性的。

通过观察春秋和战国时期的差异,我们能够洞察历史发展的动向。正是这一变革的时代,摧毁了周王室的陈旧体制,社会风气转向积极的革新,新思想与新发展相互交织,为中国古代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