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位公开,艾滋病女孩,被黑人男友,抛弃后:不后悔,我依旧爱他

老实的老王 2022-11-15 20:15:04

2006年,一本名为《艾滋女孩日记》的书籍出现在市面上。

书中记载着一位名叫朱力亚的女大学生,和一位黑人男生马浪的爱情故事。

这个爱情故事的结局并不美好,因为二人相恋后不久,朱力亚便被黑人男友传染了艾滋病。

朱力亚也成为我国首个公开患上艾滋病的女孩,从那之后,她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实习单位不要她,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每天都活在身患艾滋病的巨大阴影之下,一度让朱力亚抑郁,甚至有了轻生的想法。

但即使她的生活已经一团糟,当别人问起她时,她依旧斩钉截铁地说道。

“我从不后悔开始这段爱情,即使到今天,我依旧爱他!”

朱力亚的黑人男友到底做过什么,为什么让她如此不离不弃?

身患艾滋之后,朱力亚又是如何逆境重生,实现自我救赎的呢?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我国首位公开艾滋病的女孩,朱力亚的故事。

1982年9月,朱力亚出生于西安一户普通家庭。

父亲家中兄弟四人,从小家庭贫寒。

因此,他并没有获得多少读书的机会,年纪轻轻便进入社会闯荡。

父亲没有上过学,没什么学历和眼光,却开得一手好车,凭借此,找了份运货的工作。

虽然赚不到什么钱,但养家糊口是足够了。

朱力亚的父母是自由恋爱,母亲虽然不是大户,但是家境却比父亲好很多。

用岳父的话来说就是,二人的婚姻门不当户不对。

因此,岳父岳母非常反对这门婚事,却碍不住女儿“不撞南墙不回头”的性格。

最终,两个人还是走到了一起。

结婚一年后,朱力亚降生,从小听父母当年的恋爱往事,让朱力亚心中非常幸福。

“我未来是否也能像父母一样,找一个我爱的人,并爱我的人,携手走过一生?”

时光荏苒,转眼间朱力亚到了上学年纪。

父亲吃了学历的亏,因此无论如何,也不想让女儿走自己的老路。

因此花重金,将朱力亚送到贵族学校。

这导致,朱力亚的同学父母不是有钱人就是身居高位,时间一久,朱力亚开始自卑。

心里藏着事,朱力亚的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初中毕业后,没能考上高中,只能进中专进修。

来到中专后,朱力亚发现,来这里上学的都是穷苦出身的孩子,大家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朱力亚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安心,她终于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学习上,用知识改变命运。

两年时间,朱力亚学习非常刻苦,成绩名列前茅。

终于,在临毕业前,她获得保送大学的机会,成为学校里第一个在毕业前被保送的大学生。

开学后,她昂首阔步地走进中国地质大学。

走进校园后,她考虑了很久,最终将外语,当成未来自己谋生的手段,开始努力学习。

因为足够刻苦,让朱力亚的学习成绩比同学高一大截,很快便考取英语6级证书。

如果她能一直努力下去,靠知识实现翻身,只不过是时间问题。

可悲的是,再优秀的女孩子,当爱情降临时,也会彻底失去理性思考的能力。

朱力亚的人生,差点被一位黑人男生毁掉。

2003年9月13号,朱力亚参加完和朋友的聚会,正往宿舍赶。

路过一间音像店时,突然听到店铺里传来一阵争吵声,并夹杂着发音十分奇怪的中文。

长期学习外语的朱力亚,立刻便分辨出来,蹩脚的中文是一位外国友人发出来的。

抱着学习口语的态度,朱力亚走进音像店,发现一名黑人男生,正在和店员激烈争吵。

朱力亚走上前去询问,这才得知事情经过。

黑人男生名叫马浪,是在武汉一家医学院就读的研究生,这次来音像店,是为购买碟片。

但因为马浪的中文不好,说了半天,工作人员都不知道他到底想买什么。

马浪心中焦急,便跟对方吵了起来。

弄清楚状况后,朱力亚帮马浪买到他心仪的碟片,付钱之后,双方便各自离开了音像店。

本以为,这只是一次再普通不过的邂逅。

却没想到几天后,两个人又在同一家店相遇,这次,二人互相交换了联系方式。

当天晚上,两个人进行了长达两个小时的聊天。

看着朱力亚笑容满面,室友们都以为她有了男朋友,朱力亚赶紧否认。

“我们只是朋友关系罢了!”

但事实上,朱力亚对马浪心生好感,如果对方向她表白,她会毫不犹豫答应。

在得知朱力亚的心意后,室友们表现出强烈的反对,他们都觉得,马浪这个人不太靠谱。

朱力亚却心意已决,她想起了自己父母。

当年他们就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决然走到一起,如今两个人的生活十分甜蜜。

她也想像父母一样,大胆追求自己的幸福。

于是,朱力亚不顾所有人反对,大大方方对马浪表白,两个人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

马浪是一名黑人,观念十分开放。

两个人交往后不久,该干的和不该干的便都干了.

此时,朱力亚还没有察觉到马浪身上存在的问题。

事实上,二人之间的感情,根本称不上爱情。

两个人虽然确定男女朋友关系,但交往至今,朱力亚除了知道对方叫马浪,来自巴哈马外。

其他的事情,一概不知。

由此可见,对方并不是真心实意和朱力亚在一起。

不仅如此,对方还对朱力亚隐瞒了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将对她的人生造成巨大影响。

恋爱之后,朱力亚发现,马浪身体十分虚弱。

三天两头感冒,身体成为“药罐子”,每天都要吃大量的药物,不知道是治什么病的。

朱力亚不止一次询问过,但是每次马浪都含糊其辞,糊弄过关。

久而久之,朱力亚也就不再询问。

直到后来,朱力亚发现马浪下巴开始起红色疙瘩,身体越来越虚弱,到了卧床不起的地步。

此时,朱力亚还没有反应过来。

以为马浪只是得了普通的感冒,只要自己悉心照顾,很快就能转好。

但事实上,马浪得的根本不是什么感冒,而是艾滋病,并且来中国之前就已经感染。

马浪并不是什么好人,来到中国之前,他在巴哈马已经组建家庭,并且和妻子生下孩子。

他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和朱力亚结婚,只想和她玩玩,所以故意隐瞒自己得艾滋病的事实。

如今瞒不下去了,马浪便开始玩消失。

2004年4月,马浪不辞而别,一切都发生得十分突然,让朱力亚有些措手不及。

她急忙给男朋友打电话,但是打了半天,对方电话一直显示无人接听。

无奈,朱力亚只能选择先回宿舍,准备第二天向他的同学打听,马浪失踪的原因。

结果当天,朱力亚便接到学校领导的电话,询问她和马浪的关系,是否和他发生过关系。

经过询问,朱力亚这才得知,原来马浪患有艾滋病,被学校查出,如今已被遣返回国。

听到这个消息,朱力亚如遭雷击。

她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意味着什么,一旦承认和马浪的关系,她的名声将会毁于一旦。

她本想说自己和马浪只是朋友,却实在不是撒谎的料,只一个回合,便被领导戳穿谎言。

之后,在领导带领下,朱力亚来到医院做检查,结果表明,朱力亚也被传染上了艾滋病。

从这之后,朱力亚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学校知道此事后,害怕朱力亚会将病传染给其他同学。

于是经过协商后,允许朱力亚办理休学手续,但是可以正常毕业。

学校人多眼杂,根本藏不下多少秘密,朱力亚得上艾滋病的消息,很快便传得沸沸扬扬。

无论她走到哪里,都会被人指指点点。

舍友害怕被她传染,于是纷纷搬离宿舍,她去上课,同学们也对她敬而远之。

在退学前的那段时光里,朱力亚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中,且看不到任何希望。

她甚至一度想通过轻生的方式,离开这个世界。

好在,朱力亚并没有迈出这一步。

她选择离开武汉,一个人前往贵州生活。

在这里,没人知道她患有艾滋病,因此,她顺利找到份工作,开始全新的生活。

但艾滋病是她心中永远的梦魇,如果不正面面对,她永远都无法过上普通人的生活。

因此,她开始有意无意地接触一些艾滋病人。

在了解到他们的遭遇后,朱力亚这才得知,自己的经历并非个例,每位患者都有自己的痛。

但他们并没有放弃自己,每天都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这给朱力亚造成极大的震撼。

“我之所以唯唯诺诺,是因为无法接受自己得艾滋病的事实!”

“如果我能坦然面对,眼中的世界,是否会变得不一样呢?”

终于,朱力亚踏出了第一步。

她主动向学校申请,希望能重回校园,开始全新的生活,在她的不懈努力下,校方同意了。

回到学校后,朱力亚不再顾忌别人的目光,还是大大方方和同学们交流。

她积极、乐观的性格,感染了身边很多人。

越来越多同学愿意和她交流,不再顾忌她的身份。

朱力亚这才恍然大悟,原来歧视她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走出阴霾后,她希望通过自己的经历,帮助更多的艾滋病患者,走出自己的梦魇。

于是,她将自己和马浪的故事写成一本书,书名叫《艾滋病女孩日记》。

一经上市,便在社会引发巨大的反响。

成为社会名人后,朱力亚开始四处演讲,并热心公益,接受记者的采访。

记者曾经问她:“你是否后悔和马浪交往?”

朱力亚沉思片刻后,回应道。

“我从不后悔,我至今仍爱着他!”

截止到2022年,我国艾滋病患者有48.6万人。

这些患者长期吃药控制,其实和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我们根本没有必要歧视他们。

同时,感染艾滋病的原因多种多样,不一定都是长期滥交,也有血液传染的可能。

纵观朱力亚的人生经历,在她与马浪的交往中,她有犯错吗?显然没有。

她也不过是被欺骗,是一名受害者。

因此生活中,当我们遇到艾滋病患者时,请不要歧视他们。

因为你并不知道他们曾经经历过什么。

即使做不到和普通人一视同仁,也请不要伤害他们。

毕竟他们和我们一样,同样有被这个社会爱的权利。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