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文 | 南柯解史
编辑 |南柯解史
在当前的地缘政治格局下,科技领域已经成为大国之间新的战略高地,半导体芯片作为现代科技产业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作为科技领域的领军者,长久以来美国都将芯片技术,视为维系其经济与技术霸主地位的核心要素,然而,近年来中国在芯片领域的迅猛崛起,给美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危机感。
美国封锁严重
美国为阻碍中国芯片产业发展,采取全面封锁措施,包括禁止出口先进芯片及制造设备至中国。
除此之外,美国正迫使全球芯片产业在中美之间二选一,不论是美国的本土企业还是海外的芯片巨头,只要与中国有业务合作,便有可能面临美国的严厉制裁。
这无疑是一场针对中国的“无形战争”,在美国的极端压力下,传统的商业逻辑和市场规则,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芯片企业们不得不,在中美两个庞大市场之间进行选择,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因为无论选择哪一方,都将失去另一方的巨大利益。
对于三星、台积电等芯片巨头而言,中国市场是无法放弃的,根据行业数据,仅2021年,三星和台积电在中国的营收,就分别达到220亿美元和180亿美元,约占两家总营收的四分之一左右。
这还只是冰山一角,如果将产业链上下游的衍生,收入计算在内,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将更加明显。
虽然三星和台积电在表面上,不得不响应美国的号召,做出了在美投资、扩大产能的部署,但事实上它们并不想完全放弃中国的市场。
两家企业都在继续加大在中国的投资力度,台积电甚至计划,将最先进的3纳米工艺线引入中国大陆。
这种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做法,无疑是在寻求一条中美两全其美的道路,但这条路越走越窄,美国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去年底,美国政府修订出口管制措施,将与中国没有“实体联系”的企业视为“虚拟国民”,从而无法受益于豁免政策,这无疑是把枪口直接对准了三星、台积电等海外芯片企业。
三星和台积电,试图与美国拉开一些距离,重新布局全球产能,避免过度依赖美国市场,毕竟,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这些外资企业始终处于夹缝中的尴尬位置。
尽管三星和台积电暂时靠向了中国一方,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已经完全站稳了立场,在利益的天平上,哪一方投下更重的筹码,这些跨国公司就可能向哪一方倾斜。
未来中美之间的博弈仍将持续,三星、台积电等外资芯片企业的立场,也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必须下定决心,真正实现芯片产业的自主可控。
对于这个价值数万亿美元的战略性产业,中国再也不能将主动权,完全掌握在别人手中,虽然目前中国在先进制程、高端设备等方面,与美国还有差距,但从长远来看,唯有自力更生,才是实现芯片领域弯道超车的根本之路。
中国科技崛起
在国家战略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在芯片自主研发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无论是芯片设计还是制造环节,我国的自主能力都有了提升,芯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已经获得重大突破。
在芯片设计领域,以华为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芯片设计企业,不仅具备了自主设计高端芯片产品的实力,更在移动终端、服务器等多个关键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
华为的麒麟系列芯片,不仅性能卓越,足以与高通、苹果等国际品牌一较高下,更在自主设计架构与流片制造等领域,取得了完全的自主掌控能力,展现了中国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强大实力。
中国在CPU、GPU等通用芯片的设计上也取得了突破,龙芯、申威等国产CPU,已经开始在政府、金融等重点领域有所应用,未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
在芯片制造领域,这一关键环节,作为整个产业链的稳定基石,一直受到少数发达国家的严密把控,成为了制约中国芯片产业迈向更高层次、实现蓬勃发展的重大障碍。
然而,近年来,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正在逐步打破这一局面,展现出了崭新的发展态势。
中芯国际等企业,通过自主研发和持续投入,已经拥有了14nm、19nm等先进制程能力,在存储芯片、功率芯片等领域有了突破,中国正在加速突破7nm、5nm的先进制程门槛,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掌握这项关键技术。
2022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端紫外光刻机,这是制造先进芯片的重要设备之一,打破了国外的长期垄断。
除了设计和制造环节,中国在芯片材料和封装测试领域也取得了突破,国内电子材料企业已经有能力,提供高纯度硅单晶、光刻胶、靶材等关键材料。
在芯片封装测试环节,华天科技、长电科技等企业,具备了成熟的先进封测能力,为芯片设计企业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芯片产业链条不断完善,各关键环节都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为中国真正做到芯片自主可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在先进制程、设计能力、人才储备等方面仍存在差距,未来我们仍需保持战略定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最终在芯片这个战略性产业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半导体芯片,作为现代信息体系的“核心引擎”,关乎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之根本,长期过度依赖外国芯片供应,不仅使我们容易陷入被动局面,更在信息系统的稳定性与自主性方面埋下风险隐患。
中国高度重视自主可控芯片的发展,致力于打破国外在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等核心基础软硬件领域的垄断,确保国家信息安全。
中国芯片产业,将进一步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在制程工艺、芯片设计、装备制造等领域持续创新。
为了缩短与国际尖端水平的距离,一直以来我们致力于培育,更多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同时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构建多个集群化发展的高地,进而构建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芯片产业生态系统。
拒绝“两面下注”
作为发起方,美国在芯片领域对中国的全面封锁,已经升级为“极限施压”,美国希望通过技术封锁,切断中国获取关键芯片和设备的渠道,从而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
面对如此严峻的挑战,中国在芯片产业领域已身处绝境,唯有实现自主可控的发展道路,才能在未来的科技竞技场上占据有利地位,赢得先机。
因此,中国政府正全力加强政策引领与资金投入,积极助推芯片产业蓬勃发展,不仅在财税优惠、人才培育等关键环节,提供政策扶持,更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健康、可持续的芯片产业生态。
在未来几年里,中国芯片产业将继续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领域,我们将不断加大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全力支持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推动芯片产业的蓬勃发展。
除了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支持,人才储备的不足也是目前中国芯片产业的痛点之一,因此中国正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着力解决这一难题。
为了满足集成电路产业迅猛发展的需求,并推动其持续进步,我国众多高校纷纷设立集成电路专业。
目的就是为了培养一批在芯片设计、器件物理以及工艺技术等领域,具备深厚造诣的优秀人才,为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活力。
国家和地方纷纷出台政策措施,以多种模式吸引和培养芯片人才,包括支持高校院所人才、中小学阶段芯片教育普及等,一些地区还与芯片企业合作,为其输送应届毕业生。
中国芯片产业已经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未来发展前景光明,中国移动终端芯片、存储芯片、功率芯片等,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国产替代能力。
随着中国芯片产业实力的稳步增强,那些在中国拥有丰厚经济利益,却以美国为唯一导向的外资芯片企业,如今正站在一个需要做出艰难抉择的十字路口。
这些企业因对中国市场的强烈需求而依依不舍,却又因受到美国极限施压战略的束缚,而无法明确表达对中国市场的坚定支持。
但这种“两面下注”的无奈状态终将行不通,中国不应该永远包容这种“朋友圈里有一不满分子”的企业,给予其无尽的宽容。
如果这些企业真心想在中国芯片市场立足,那就应诚心诚意地表明立场,拿出真挚合作的诚意。
在未来的舞台上,中国本土芯片企业必将迅速崛起,到那时,那些囿于美国封锁战略,而对华支支吾吾的外资企业,恐怕将逐渐失去在中国市场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