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不让谁!日产敲定终止与本田的经营合并谈判,反对本田提出的“子公司化”方案,日产高层称“绝不可能接受”
有望改写汽车行业历史的本田与日产经营合并谈判最终“告吹”。日产终止谈判的背后是其“自尊心”作祟。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去年12月):“坦率地说,合并谈判失败的可能性并非为零。”
如今,这种“可能性”变成了现实。去年12月,本田与日产曾宣布将创建一家控股公司,以控股公司的形式推进经营合并谈判。
日产汽车社长内田诚:“这不是谁主导谁的问题,而是作为共同开拓未来的伙伴。”
日产一直强调双方是“对等关系”,然而据相关人士透露,在后续提出的方案中,并非平起平坐,而是出现了将日产变为本田子公司的方案。对此,日产方面强烈反对。
日产高层:“子公司化绝不可能接受。”
据相关人士透露,今天日产决定撤销与本田达成的经营合并基本协议,并敲定了终止谈判的方针。
那么,双方为何谈不拢呢?
一、难以敲定重组方案
此次经营合并的前提是日产实施重组,然而在提出的方案中并没有包括关闭工厂等内容,本田认为日产的方案“力度不够”。
本田高层:“希望日产能痛下决心。本田和日产在决策速度上存在差异。”
本田对双方决策速度的差异感到不耐烦。
二、难以割舍的技术
提到日产的技术,就不得不提到其独创的混合动力技术“e-POWER”。时任日产汽车社长的卡洛斯·戈恩(2016年)曾表示:“e-POWER”是一项能够实现轻快驾驶和燃油效率的创新技术。
然而,“e-POWER”技术虽然在城市低速行驶时能够实现低油耗,但在高速公路上油耗表现较差,因此尚未投放到地广人稀的美国市场。
本田高层:“就目前而言,我认为我们的混合动力技术不会输给日产的‘e-POWER’。”
相比之下,本田的混合动力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油耗表现优于“e-POWER”,并且在北美市场的销量正在增长。日产一直引以为傲的“技术”遭到了否定。
昨天,本田社长三部敏宏表示:“(问:这是谈判破裂的信号吗?)目前我们正在努力进行协商,等有结果了再告知大家。”
日产今天下午召开了董事会,预计正在讨论子公司化的问题,但与本田的谈判很可能会就此画上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