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很拗口的7位明星,看脸都认识,但名字就是读错或叫不上来

李鱼打挺 2025-03-05 10:35:18
菅纫姿:坚守本名的独特态度

菅纫姿,这个名字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初次见面时着实是个“小挑战”。

“草菅人命” 这个成语大家耳熟能详,然而当把“菅”字单独拿出来,不少人就容易误读成“guǎn”。

菅纫姿也因此被观众调侃为“拼音女星”,常常三个字的名字能被读错两个。

她的名字饱含着父亲对她的殷切期望。

最初,父亲为她取名“菅纫”,谐音“坚韧”,寓意着希望她在人生道路上无论遭遇何种风雨,都能以坚强且有韧性的姿态勇敢前行。

但考虑到女孩子的名字,这个名字或许稍显刚硬,于是在后面又添上了一个“姿”字。

菅纫姿并非没有尝试过改名。

她曾将“纫”字改为“韧”,可这两个字仅仅是偏旁部首不同,读音依旧相同,并没有改变名字难读的现状,最终还是改回了原名。

后来,有粉丝建议她取一个好听又易读的艺名,却被她果断拒绝。

在她看来,这个名字承载着父亲的爱与期待,是她独一无二的标识。

她更愿意凭借自己的努力和演技让观众记住她,而非一个简单好记的艺名。

菅纫姿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与乔欣、秦俊杰是同班同学。

她在演艺道路上不断耕耘,出演过《何以笙箫默》《猎场》《女心理师》《功勋》《画眉》等众多影视作品。

在这些作品中,她凭借着细腻的演技和独特的气质,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角色。

渐渐地,菅纫姿在观众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名字拗口,也无法阻挡她在演艺界发光发热。

啜妮:名字背后的演艺传承与豁达心态

啜妮,这个名字中的“啜”字,有着两个读音,分别是“chuò”和“chuài”。

用于姓氏时,通常读“chuài”,然而啜妮表示,她家一直都是读“chuò”。

啜妮出生于演艺世家,父母皆是演员。

她的父亲啜二勇,是一位观众面熟的老演员,曾出演过《三国演义》《水浒传》《北平无战事》《大江大河》等影视作品,在话剧界更是享有盛誉。

在这样的浓厚的艺术氛围熏陶下,啜妮从小就对表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也为她日后的演艺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啜妮在演艺事业上表现亮眼,尽管多出演配角,但她总能凭借出色的演技让角色大放异彩。

就像在《回响》中饰演的沈小迎,她的精彩演绎让不少观众误以为这个角色的扮演者是颜丙燕。

为了贴合剧中角色的设定,啜妮在妆容和扮相上都做了精心的设计,显得成熟稳重。

在这个令人惊讶的尴尬中,实际上她是1990年出生,拍摄这部戏时年仅32岁。

对于自己名字难读的情况,啜妮展现出了豁达的心态。

她表示,观众叫不出她的名字也没关系,只要能记住她演过的角色,她就已经非常开心了。

甚至不介意观众喊她剧中角色的名字。

这种对表演事业的热爱和对观众的真诚,让她在演艺道路上赢得了更多的尊重和喜爱。

宋轶:从名字误读中走出的演艺之路

宋轶,随着这几年演艺事业的蒸蒸日上,她的名字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但在成名之前,她的名字可是没少给她带来困扰,被人读错的情况时有发生。

“宋铁”“宋秩”“宋软”“宋轨”等各种错误读法层出不穷,其中“宋铁”是被叫得最多的。

毕竟“铁”字比“轶”字更为常见,乍一看,确实很容易让人认错。

宋轶曾分享过不少被别人叫错名字的趣事。

有一次,对方满脸疑惑地问她,好好的一个姑娘,为什么要叫“宋铁”。

《庆余年》开播时,也有许多观众在弹幕中询问,怎么会取“宋铁”这么刚硬的名字。

为了纠正大家的错误读法,宋轶特意发微博强调自己不叫“宋铁”,甚至在社交账号名称上都标上了拼音,以防观众继续念错。

家人给宋轶取这个名字,是因为她小时候体质较弱,希望取一个看起来命硬的名字来改变命格。

如今,随着她名气的不断增大,被叫错名字的次数已经大幅减少。

不过,仍有一些网友玩梗,亲切地喊她“铁姑娘”“铁子”,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观众对她的喜爱和亲近。

在演艺道路上,宋轶凭借着自身的努力和出色的演技,在《伪装者》《庆余年》等热门影视剧中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

最终,她逐渐在演艺圈站稳脚跟,让观众记住了她的名字,更记住了她精彩的表演。

龚蓓苾:独特名字背后的艺术追求

龚蓓苾,早在90年代初就已踏入演艺圈,她出演过众多热门影视剧,电影《车四十四》更是斩获国际奖项,合作的也几乎都是当红演员。

她长相极具特色,辨识度极高,演技也十分出色,然而演艺事业却一直不温不火。

除了在事业上升期选择结婚生子,隐退几年的原因外,她那拗口的名字或许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龚蓓苾的名字虽然看起来有些生僻,但按照“有边读边,无边读中间”的规律,勉强还能读对。

可无奈“苾”字与“芯”字太过相似,常常被误念成“龚 bèi xīn”。

无论是拗口的“龚蓓苾”,还是不好听的“龚蓓芯”,都给观众记住她的名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龚蓓苾的名字是外公所取。

外公精通英语,又十分喜爱花,于是取了“baby”的谐音,同时赋予了蓓蕾芳香之意。

名字寓意虽好,可对于需要被观众快速记住的演员来说,确实不够顺口。

尽管如此,龚蓓苾并没有因为名字的问题而放弃本名。

她始终坚持用自己独特的名字在演艺界闯荡,凭借着对表演艺术的热爱和执着,为观众带来了许多精彩的作品。

李莎旻子:独特名字的文化渊源与演艺之路

李莎旻子,作为湖南卫视的主持人,经常出现在大型活动和综艺节目中,出镜率颇高,名字也十分特殊。

然而,还是有不少观众对她名字的第三个字感到陌生。

有人念成“昱 yù”,有人念成“昊 hào”,还有人念成“wén”,甚至有人干脆简化称呼她为李莎。

而正确的读音是“mín”。

李莎旻子的名字乍一听,还以为她是日本人。

可实际上她是一位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并且是土家族人。

在土家族,四个字的名字较为常见。

她的父亲是英文老师,给她取了英文名“Lisa”,谐音李莎,组合在一起便成了李莎旻子。

这个独特的名字,既蕴含着父亲对她的爱,也体现了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在主持道路上,李莎旻子凭借着青春活力的形象和出色的主持能力,逐渐积累了一批粉丝。

她不断挑战自我,尝试不同类型的节目,努力在主持界站稳脚跟。

尽管名字拗口,但她用自己的实力和努力让观众记住了她,也让这个独特的名字逐渐被大众所熟知。

张棪琰:戏红人不红背后的名字故事

张棪琰,这个名字对于许多观众来说可能稍显陌生,然而一提到“朱七七”和“康姨妈”,大家肯定会恍然大悟。

张棪琰属于典型的戏红人不红,这些年她一直活跃在公众视野,参演的影视作品接近百部,常常在各大影视剧中饰演婆婆妈妈的角色。

除了演戏,她还涉足直播带货领域,是观众脸熟却叫不出名字的演员。

“棪”和“琰”都是生僻字,虽然一个是木字旁,一个是王字旁,但读音都为“yǎn”。

也正是因为名字不好读,张棪琰多次登上热搜。

网友们还亲切地给她取了个外号“四火姐姐”,而张棪琰也坦然接受了这个称呼。

后来甚至自己也自称“四火姐姐”。

这种幽默乐观的态度,让她在观众心中留下了别样的印象。

在演艺道路上,张棪琰凭借着扎实的演技,成功塑造了多个经典角色。

尽管名字拗口给她带来了一些小困扰,但她始终坚持用本名在演艺圈打拼,用作品证明自己的实力。

陈茵媺:港姐冠军的名字背后

陈茵媺,这位香港演员,以港姐冠军的身份出道,参演过《读心神探》《法证先锋 3》《烈火雄心 3》等影视剧。

然而,在2013年与陈豪结婚生子后,她便逐渐淡出了演艺圈,直到2021年才选择复出。

这几年参演的作品并不多,她名字中的“媺”字是生僻字,在日常生活中并不常见,又与“微”字相似,所以不少人都误读成“wēi”。

而正确的读音是“měi”,与“美”同义。

这个独特的名字,在她演艺生涯中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特别之处。

陈茵媺在演艺事业的巅峰时期选择回归家庭,如今复出后,她面临着重新被观众认识和认可的挑战。

尽管名字拗口可能会给她的复出之路带来一些小阻碍,但凭借着她在演艺界积累的经验和演技,相信她未来在演艺道路上仍有无限可能。

结语

每一位明星都有自己独特的故事,名字背后的原因更是各具特色。

这些拗口的名字虽然在发音和记忆上带来了一些挑战,但同时也彰显了她们的个性和独特的文化背景。

正是这些多样的名字,让我们看到更多文化的交融与碰撞。

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明星的名字不仅仅是一个符号,更是她们与观众情感连接的媒介。

而每位明星都在努力让观众记住她们的不仅是名字,更是她们的努力、才华与魅力。

在未来的演艺道路上,我们期待她们带来更多出色的作品。

1 阅读:536

李鱼打挺

简介:何静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