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写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个盛唐无人对上,宋朝才对出下句

泠泉映月明 2025-01-16 15:18:29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前言·】——》

“天若有情天亦老”——李贺这句诗,堪称千古绝句,一出世就让整个盛唐才子折服,可惜无人能对得上它的气势。

直到宋朝,一位文人忽然提笔写下了下句,让人拍案叫绝。这句诗究竟有什么魅力,为何困住了无数文人墨客?是什么样的才华,才能给它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七岁神童惊动韩愈

李贺出身于没落的皇族,祖上曾是李唐皇室的近亲。武则天当政时期,李氏宗亲多遭清洗,李贺的家族才逃至河南昌谷隐居。

这段逃亡之路充满艰辛,一家人在昌谷租赁了一处破旧的院落,靠着变卖祖传之物度日。

李贺的父亲虽家道中落,却始终坚持让孩子读书识字,延请当地名师教导。七岁的李贺天资聪颖,不仅熟读诗书,更能随口吟咏。

那年春日,韩愈途经昌谷,听闻此处有位神童,便携砚临访。初见之时,韩愈随口问道:"可知诗之道?"年幼的李贺不假思索,信手拈来一首绝句,诗中意境深远,用典精妙,将韩愈震惊得目瞪口呆。

这首童稚之作,不仅展现了李贺过人的天赋,更让韩愈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韩愈回到长安后四处称赞这个神童,将其比作李白、杜甫少年时期,引得众多文人雅士纷纷慕名而来。

十岁时的李贺更显特立独行,每天清晨便骑着瘦驴出门,腰间系着一个精巧的竹篓,遇到山水美景、市井百态便即兴作诗,将诗稿随手投入篓中。

他常常游荡到日暮时分才归家,竹篓中总是装满了诗稿。这种勤奋创作的精神和独特的习惯,让人们惊叹于他对诗歌的痴迷与执着。

科举路上的阻碍

十八岁那年,李贺已是文名鹊起,诗作广为流传。他踌躇满志准备参加科举,梦想着能够通过科考入仕,重振家族声威。

然而命运弄人,就在他埋头苦读、准备考试之际,父亲突发重病,没过多久便撒手人寰。这个打击对年轻的李贺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不仅失去了精神支柱,还要按古制守孝三年。

在这三年里,李贺将悲痛化作诗情,创作了大量哀悼父亲的作品,字字泣血,感人至深。守孝期满后,有韩愈这位当朝名士提携,李贺原本可以一展宏图。

不料却有人因嫉妒他的才华,挖空心思要将其打压。这些人翻遍典籍,终于找到了一个荒唐的理由:李贺父亲名字中的"晋"字与"进士"同音,若让其参加进士科考,有违古制避讳之规。

这种无理取闹的阻挠,连以正直著称的韩愈都感到不可思议。他多方奔走,试图为李贺申辩,却终究敌不过当时僵化的科举制度和那些心怀叵测之人的算计。

就这样,李贺含恨被挡在科举之门外,平生抱负化作泡影。

诗鬼李贺的悲凉人生

虽未能走上科举之路,但韩愈始终惦记着这位天才门生。他多方奔走,终于在李德裕的帮助下,为李贺谋得了礼部侍郎的职位。

初入仕途的李贺满怀抱负,期待能够施展才华,报效朝廷。然而,京城的官场远比他想象的要复杂。

他亲眼目睹了朝廷内部的结党营私、勾心斗角,看到了表面光鲜背后的尔虞我诈。这些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形成了强烈反差,让他倍感失望。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常年的操劳和忧思让他饱受病痛折磨。

他眼看着昔日繁华的大唐江山日渐衰落,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朝廷威信扫地。这般乱象让他痛心疾首,却又无力改变。

在从长安返回洛阳途中,他写下了传世名作《金铜仙人辞汉歌》,借汉代铜像抒发对时局的感慨。

诗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既道出了他对乱世的悲悯,也暗含了对生命短暂的感伤,字字沉痛,令人心碎。

才子悬赏求对联

时光飞逝,转眼来到了宋朝。这个崇文重教的时代里,文人风骨依然为人推崇。豪放不羁的诗人石延年就对李贺的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有独钟。

这句诗既包含了对苍天的拟人化想象,又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理,可谓意境高远。一个秋日,石延年与友人饮酒赏月,酒至半酣,诗兴大发。

他站起身来,挥毫泼墨,在洁白的庭院墙上写下这句诗,并当场宣布:谁能对出相匹配的下联,就赏赐千金。

这个豪迈的举动立刻在京城文人圈里引起轰动。消息传开后,各路才子纷纷登门应对。有的主打工整对仗,有的讲究意境深远,还有的标新立异,试图别出心裁。

而这些应对之作,要么对仗不工,要么意境肤浅,要么格调不够,都未能入得了石延年的法眼。眼看着一个个文人铩羽而归,这个悬赏在文坛掀起的波澜越发汹涌。

千金换来绝对佳句

在众多文人折戟沉沙之际,素有才名的宋祁听闻此事,决定一试身手。这位与兄长宋庠并称"三学士"的大家,向来以才思敏捷著称。

他来到石延年府上,仔细品味上联的精妙之处:既有天地情感的慨叹,又蕴含岁月无情的感伤,意境之广大,令人叹服。

宋祁凝神静思,脑海中闪现出皎洁的月光,突然灵光乍现。他提笔挥就"月如无恨月常圆"七字,笔走龙蛇,气韵生动。

这句对联巧妙地以"月"对"天",以"无恨"对"有情",以"常圆"对"亦老",形式上对仗工整,意境上更是别具匠心。上联描绘天地之情感,下联则写月华之无恨,一情一恨之间,尽显人生况味。

更妙的是,圆月的意象本就寄托着团圆美满的愿望,"常圆"二字更是点明了这一主题,与上联的"亦老"形成鲜明对比,既合乎对仗之法,又深得意境之妙。

石延年见此佳句,拍案叫绝,当即命人取出千金相赠。这对绝句流传后世,影响深远,不仅被文人反复吟诵,更被后人不断化用,演绎出新的意境和韵味。

《——【·结语·】——》

千百年过去,李贺的这句诗历经演变,从古到今,诗句承载的不仅是文人的才情,更是一代代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段跨越朝代的文学故事,成为了中华文化篇章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让我们看到了古代文人的风骨与才情,以及中国文学生生不息的魅力。

信息来源:《旧唐书》《宋史》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