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曾历经战争,饱受欺压;直到新中国的诞生,一切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回首那段艰难岁月,不少人已经记忆模糊。
下面我们一起回顾开国的那段艰难历史,看看中国历史上的新纪元是如何开辟的。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一致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都定于北平。自即日起,改名北平为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纪年采用公元。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红地五星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30日,参加新政协会议的全体代表来到天安门广场,举行人民英雄纪念碑奠基典礼,深切缅怀和纪念为国牺牲的革命英烈。
10月1日下午2时,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中南海勤政殿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副主席朱德、刘少奇、宋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及全体委员宣布就职。

会议一致决议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央人民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
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下午3时,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典礼在首都北京隆重举行,史称“开国大典”。
30万军民齐集天安门广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军乐团高奏《义勇军进行曲》。乐曲声中,毛泽东按动电钮,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上冉冉升起。
毛泽东站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升旗仪式后,礼炮连鸣28响,由54门大炮同时发射,代表着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54个单位。

那28声巨响,象征着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成立到1949年领导中国各族人民艰苦奋斗28年的历程。之后,举行盛大的历时3个小时的阅兵式。
人民解放军受阅部队迈着整齐步伐通过天安门,新组建的人民空军飞行编队飞过天安门上空。傍晚,群众游行开始。天安门广场灯火通明,各界群众的游行队伍高举红旗通过天安门广场,纵情欢呼人民当家做主的共和国的诞生。
一颗绿色信号弹腾空而起,刹那间,6颗五彩斑斓的礼花在天空中竞相开放,紧接着无数颗彩色的礼花盛开在天安门广场的高空。晚上9时20分,庆典在火树银花中宣布结束。
举着红灯笼游行的群众队伍像火龙一样穿过全城,使首都沉浸在狂欢里,直到深夜。

1949年12月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日的决议》,宣告:自一九五零年起,即以每年的十月一日,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伟大的日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庆日。
克服重重困难,稳定全局新中国成立伊始,党面临着很多困难和严峻考验。军事上,国民党还有上百万军队在负隅顽抗。经济上,所继承的是一个十分落后的千疮百孔的烂摊子。
国际上,美国拒绝承认并竭力阻挠其他国家承认新中国,阻挠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对新中国实行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的政策。
此外,党也面临着因革命胜利而可能滋长的骄傲自满、享乐腐化等腐朽思想的侵蚀。中共中央和中央人民政府根据七届二中全会制定的各项基本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巩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
在军事上,人民解放军继续追歼残敌,于1951年5月,和平解放西藏,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人民解放军还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歼灭土匪武装260余万人,使匪患得到根绝,社会秩序得到初步稳定。全国各级人民政权也迅速建立起来。
到1951年,全国共成立29个省、1个民族自治区(内蒙古)、8个省级行政公署、13个直辖市人民政府、140个省辖市人民政府和2283个县人民政府。各级人民政府在实施民主建政的过程中,逐步提高了行政效率和组织管理能力。
随着全国大陆的解放,人民政权将官僚资本主义企业全部没收,经过改造,形成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到1950年初,人民政府共接管官僚资本主义企业2800余家、金融企业2400余家。以此为主要基础,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迅速建立起来。
新中国一成立,就迎来第一次建交高潮,先后与苏联及欧亚10多个人民民主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日内瓦会议
同时,在坚持一个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原则下,积极改善、发展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尤其是邻近的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使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到1951年,新中国同印度等4个亚洲民族独立国家及瑞典等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建立了外交关系。
告别屈辱,翻开历史崭新的一页与此同时,新中国还着手废除旧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肃清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和影响。
帝国主义在旧中国拥有的海关管理权、驻军权、内河航运权等军事和经济特权全部被取消,使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主权被外国肆意践踏、外国人在中华大地上耀武扬威的百年屈辱史彻底结束。
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财政经济极为困难。
由于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政府的长期反动统治和连年战争,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民经济处于崩溃和瘫痪状态。
这时,投机分子趁机捣乱,哄抬物价,造成市场上物价飞涨,1949年年底至1950年年初,全国出现了4次大的涨价风潮。

银元之战
1950年3月,政务院发出《关于统一国家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统一全国财政收入、物资调度、现金管理,紧缩编制、清理仓库、加强税收、发行公债、节约开支等。
这些措施收到明显效果,使财政收支接近平衡,物价日趋稳定。新中国成立后在财政经济战线的胜利,证明中国共产党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是强有力的,在经济上也是完全有办法的。
1950年5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婚姻法规定:“废除包办强迫、男尊女卑、漠视子女利益的封建主义婚姻制度。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这是我国反封建斗争深入的表现。
与此同时,党和政府还采取坚决措施,彻底消除旧社会遗留的卖淫嫖娼、贩毒吸毒、聚众赌博等各种丑恶现象,使社会风气大为好转。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颁布了由中共中央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占全国人口大多数的新解放区农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

从1950年冬到1952年年底,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摧毁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消灭了封建地主阶级,使深受剥削压迫的中国农民获得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摆脱千百年来封建宗法的人身束缚,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迅速走向恢复和发展。
党依靠土地改革中形成的有觉悟有组织的阶级队伍,完成了对旧的乡村基层政权的改造,为中国社会逐渐走向进步奠定了深厚的群众基础。
在进行土地改革的同时,全国还大张旗鼓地开展了镇压反革命运动。1950年10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到1951年10月底,全国规模的镇压反革命运动基本结束。
镇压反革命运动扫除了国民党反动派遗留在大陆的反革命残余势力,基本肃清了特务、反共“地下军”及反动会道门等,社会秩序获得前所未有的安定,有力地配合了土地改革和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10月19日,应朝鲜劳动党和政府的请求,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进行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战争。

经过艰苦卓绝的战斗,中朝军队迫使不可一世的侵略者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经此一战,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的图谋,新中国真正站稳了脚跟。
万象更新,新中国生机勃勃总之,新的人民政府建立后,立即在党的领导下有效地开展了各项工作。共产党员和人民解放军在建立新国家的工作中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作风、忘我牺牲的精神、模范带头作用和严明的纪律,令人耳目一新。
广大劳动群众以翻身做主人的姿态,努力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工农业生产。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踊跃参加革命工作。
许多华侨和留学国外卓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冲破重重阻力,辗转返回祖国参加建设。

部分移资香港的爱国实业家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后,纷纷准备同内地做生意。
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开始了建设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华大地呈现出万象更新的局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中国历史开辟了一个新纪元。正如毛泽东所说: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