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的中美对账,真的“兑”出了不一样的年味

茶余饭后侃侃 2025-02-03 13:00:26

年前,在特朗普即将于1月20日就任自己的第二届美国总统的前三天(1月1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驳回了tiktok的上诉请求,支持美国国会关于TikTok“不售就禁”的法案。这一裁决意味着TikTok必须在2025年1月19日之前完成剥离,否则将面临在美国被全面禁止使用的风险。

为此,美国网民,特别是年轻人,莫名其妙地纷纷涌进了小红书,以“TikTok难民”的身份游荡在该平台上。

谁知这些“TikTok难民”受到了中国网民的热情欢迎。一顿寒暄下来,双方竟然把涉及日常生活的细节,如工资、房租、水电费、网费、生娃、物价、医疗费用、大学学费、购车和加班,甚至服兵役的事情都纷纷晒了出来,自发地对起帐来。对账的结果可谓是五味杂陈。

两国的财政部和统计部门也不知道说什么好。倒是一些双方的好事者,借题发挥,阴阳怪气,喋喋不休,没完没了的自嗨着,莫衷一是。

在小红书上对账的事情还不清不楚时,中国又冒出一个DeepSeek的AI来。

本来DeepSeek的悄然而来,有不带走一片云彩的飘逸。谁知,DeepSeek的那些威震四方的冤家对头们先捧后杀再唱和,让有点害羞的DeepSeek更加不知如何表情自己才好了。

虽然关于TikTok和DeepSeek的纷纷嚷嚷的声音依然不绝于耳,“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不管什么腔调,也不管音高或音低,主旋律总是中美之间的二重唱。在这个二重唱中,有和谐,也有跑调和走音的,但主唱的角色不会变。

作为中国人,不管立场如何,也不管评价是非的标准如何,当美国和美国人是中国和中国人的唯一参照物时,对上了年岁的人(可以倚老卖老的老辈人而言),能以平常心与美国和美国人比较时,老辈人最为感叹的是“弹指一挥间”——“换了人间”。

中美之间的比较与对账让自己想起了一件很久以前的陈年往事。

此事应该是在三十年以前,那时即使在中部的省会城市电报都没有普及,传真机更是奢侈品,如果个人要在家里安装一部电话座机,哪怕稀罕的有钱人家预缴了几千元的初装费,也要等一年以上才可能来安装座机。城市中因为电压不稳或负荷不够,断电是家常便饭。高速公路只听说过,没有见过……

在这种条件和背景下,内陆省份要招商引资,难度之大,现在的人无法想象。

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有这么奇怪。

那时有个一地级市(按现在的分类说法,大概算是五线城市了),不知道怎么引进了一个美国人投资的项目,项目的产品是人工饲养鸵鸟。

五线城市在那时与农村没有什么差别,唯一显著的区别就是在家里多了一本表明自己是城里人的户口本。五线城市的人对人工饲养鸵鸟的事情非常诧异。但也只能以自嘲少见多怪来给自己找台阶。

反正阴差阳错,这个项目在当地落地了,而且投资的外商还是一个金发碧眼的美国佬。

谁也没有指望这个项目比怪鸟——鸵鸟更奇怪的事情会发生。

事情就是有这么怪异。

有一天,省府突然接到京城外事部门打来的电话,说有一个美国人在省府辖区内被人打了,问是什么情况。

省府里的人听了一脸懵逼。吓得赶紧问省里招商和五线城市负责的人,谁都没有听说过这事。

后来有人想到,被打的美国人向使馆求助,在当时的情况下,只有当地邮局可以提供长途电话或电报服务,于是马上找邮局了解情况。

邮寄提供了电报内容。原来是一个美国人向使馆投诉,说自己在乡下被当地的农民打了。

政府赶紧找到这个美国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把美国人送到当地最好的医院安置就诊,并同时了解情况。

农民打了美国人在当时可是犯了天条的大罪。

警察很快找到了打人的“农民”,原来打人者与美国人是项目的合作伙伴,在合资过程中,双方产生了纠纷,美国人欺负合作伙伴,中方合作伙伴一忍再忍,终于在一次纠纷中,由于语言不通、美国人傲慢无比、当地的合作伙伴情绪失控后,哪怕自己比美国佬矮了一个头,也拼命抡起家伙朝美国佬扑去。

美国佬本来一直优越感满满,如果双方赤手空拳的对打,当地的合作伙伴肯定不是美国佬的对手,谁知当地合作伙伴抄起家伙,不要命地朝美国佬砸去,美国佬被这气势吓住了。不停地躲闪,但依然被打得呜呼哀哉。

当地人一顿发泄后,发现闯了大祸,马上丢了家伙就跑了。

美国佬似乎都受过出国旅行的应急培训,第一时间就向使馆求助。

事情便作为“外交”事故层层追责了。

虽然导致美国佬被打的原因系合作纠纷中美国佬欺负了当地的合作伙伴,但当地人打人肯定是违法的,毫无疑问,先拘留。这到也算是按部就班的常规动作。

但当地政府还做了一件非比寻常的事情,那就是切断这个美国佬的一切对外联系方式,把他安排在当地最好的医院,入住最好的房间,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并且提供可靠的安全保护,即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批准,不准美国佬接触任何人。其他所有提供医疗和安保的人员必须态度和蔼可亲,服务周到。一句话,在美国佬伤病没有完全愈合前,不能让美国佬见外人。当然也不能打电话。

美国佬在医院里的一切要求(除了见外人和打电话),尽可能地满足。

尽管美国佬被打了,但都是皮外伤,加上美国佬体格健壮,不到10天,就完全恢复了。

在美国佬住院的日子里,当地人与这个美国佬不断沟通,赔礼道歉,好言相劝,美国佬的气也消了。也许美国佬也意识自己欺人太甚,狗急会跳墙,兔子急了会咬人。

伤愈后,当地像欢送嘉宾一样,送这个美国佬出院,飞去他处。

后来听当地参与过此事的官员说,美国佬伤养好了,查不出挨打的痕迹,然后当地向美方提供了一个因为语言不通导致“误会”版本的故事,当然,对中方合作伙伴的“不懂事”的行为也作出了治安行政处罚的决定,此事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

事情过去三十多年了,中美之间几乎要平起平坐了,双方似乎都有些不适应。

时间是最好的安抚剂。随着时间的流逝,中美一定会找到各自恰如其分的位置,并且适应自己的角色。

如果美国人能熟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或许美国人会释然些。

0 阅读:1

茶余饭后侃侃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