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蜍是一种很特别的养殖动物。蟾蜍在很多地区都有分布,它体型短粗,身上布满疙瘩,看着有点丑萌。蟾蜍有很大的养殖价值,蟾酥、干蟾皮等都是很名贵的中药材,在中医药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为养殖者带来经济效益。不过蟾蜍养殖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存在不少痛点。
对于蟾蜍养殖来说,运输是个大问题。尤其是长距离运输的时候,普通包装很难保证蟾蜍不受伤害。很多养殖户都在这上面吃过亏。我有个朋友在北方的一个小村里搞蟾蜍养殖,他之前就尝试把蟾蜍运到南方的收购商那里。由于路途远,包装不好,到了目的地不少蟾蜍都受了伤,甚至有一些直接死亡了。这让他损失不少,毕竟蟾蜍的数量是一定的,少了就会影响收入。
蟾蜍的生存环境对养殖也很关键。蟾蜍适宜在潮湿、阴凉的环境下生存。在不同地区,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来营造合适的养殖环境。像在南方湿热的地区,比如广东的一些养殖场,湿度比较大,要特别注意防止蟾蜍因为过于潮湿而生病。有的养殖场采用了通风良好的简易大棚,在地面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椰糠,这种椰糠保水性很好,能长时间保持湿润,这样就为蟾蜍提供了较为合适的湿度环境。但在北方干冷地区,像东北的一些养殖户,冬天就需要给蟾蜍找个保暖的地方,有的会利用暖窖,在暖窖里放置一些湿润的苔藓,苔藓可以在寒冷的冬天保持一定的水分,让蟾蜍不会因为干燥和寒冷而死亡。
说到蟾蜍养殖的包装,这可是很有讲究的。现在有一些退伍军人发明了专门的蟾蜍运输包装,里面采用保湿透气材料,这个包装能做到让蟾蜍零损伤。这种保湿透气材料可不是随便选的。不像普通纸张或者塑料膜,它能很好地调节空气湿度,还能让空气顺畅流通。这种包装就像给蟾蜍打造了一个微型的舒适小窝。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网友分享他的经验,他从外地引进蟾蜍苗,以前用普通盒子装,一路上干巴巴的,还闷热,蟾蜍苗死伤严重。后来采用了这种退伍军人发明的包装,里面垫着一种叫做空气凤梨的绿植(空气凤梨是一种很奇特的绿植,不用土壤,靠空气就能生长,而且在不同的湿度环境下有不同的生长表现,在这种蟾蜍包装里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湿度和净化空气的作用),再加上专门设计的通风口,包装里的蟾蜍苗一路上都很舒服,到达目的地后几乎没什么伤亡。
在蟾蜍养殖过程中,养殖场地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是家养蟾蜍,可能相对比较简单,有个小院子,在角落里设置一些小型水塘和潮湿的草丛就可以。但如果是养殖场或者农场养殖蟾蜍,那规模和环境要求可就不一样了。在一些山区农村,就有养殖场利用山间的小溪流和天然的岩缝来改造养殖场地。这种自然的环境比较接近蟾蜍的野生环境,蟾蜍在里面生长得更健康。有这样一个养殖场,位于浙江山区,那里的地形多山多石,养殖场老板就巧妙地利用山势,挖掘了一些小池塘,周边种上了菖蒲等水生植物。菖蒲是一种水生绿植,对水质有一定的净化作用,而且菖蒲的覆盖面积大小可以根据养殖蟾蜍的密度来调整。蟾蜍可以在池塘边或者草丛里自如地穿梭、捕食害虫,这里的蟾蜍生长速度比较快,30天左右就能看出明显的生长迹象。
蟾蜍的养殖周期也是养殖户需要关注的问题。一般来说,蟾蜍从蝌蚪到成蛙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个过程中需要养殖户精心照料。在这个期间,食物的供应很关键。蟾蜍是食虫性动物,不同阶段的蟾蜍对食物有不同的需求。像刚孵化的蝌蚪,主要吃藻类等浮游生物。我听说有一个江西的养殖户,他没有太多的资金购买专门的蝌蚪饲料,就自己在池塘里培养一些绿藻,供蝌蚪食用。绿藻的生长速度还可以,只要养殖户定期清理池塘里的杂质,保持水质的清洁,绿藻就能持续生长。随着蝌蚪的生长,它们开始捕食小昆虫,像蚊子的幼虫孑孓就是它们很喜欢的食物。在一些有大型养殖场的地区,养殖户还会采用一些生物防治的方法来增加蟾蜍的食物来源。
蟾蜍养殖在不同季节也有不同的管理要点。春季是蟾蜍繁殖的季节,这时候要注意提供适宜的繁殖环境。比如在云南的一个养殖场,那里气候温和,春季雨水较多。养殖场主在繁殖池周围种植了一些水葫芦,水葫芦生长茂盛的时候可以为蟾蜍提供很好的掩护,同时也能在炎热的天气遮挡一下阳光,保持水温适宜。夏季气温高,水分蒸发快,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的养殖户都要注意给蟾蜍补充水分。在干旱的北方地区,有的养殖户会在养殖场周围设置一些储水装置,像大的塑料水桶,在水桶里种植芦苇这种比较耐旱又有一定保湿性的绿植,当土壤缺水的时候,芦苇可以把储存的水分释放出来,保持土壤的湿度,为蟾蜍营造一个相对湿润的环境。秋季是蟾蜍储存能量准备过冬的时候,养殖户要给蟾蜍提供足够的食物,让它们能长胖一些。在山东的一些农村养殖户,会在这个时候捕捉一些昆虫,经过简单的处理后投喂给蟾蜍。冬季南方部分地区可能相对温和一些,但北方寒冷地区就要着重做好蟾蜍的保暖措施。
这里面还涉及到蟾蜍和周围生物的关系。蟾蜍的天敌有蛇、鸟类等。在养殖蟾蜍的时候,要做好防护措施,防止天敌入侵。在四川的一个山区的养殖场,养殖户在蟾蜍养殖池周围挖了一些小沟,沟里种上了艾草。艾草有一股特殊的气味,蛇类不太喜欢这种气味,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蛇进入养殖池伤害蟾蜍。同时,一些候鸟也会有捕食蟾蜍的习性,在北方一些靠近湿地养殖蟾蜍的地方,养殖户会在养殖场周围设置一些假的人造植物,这些假植物是用竹子和干草制作的,看起来比较凌乱,可以起到迷惑候鸟的作用,减少候鸟对蟾蜍的捕食。
在蟾蜍养殖中,疾病防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块。蟾蜍容易患上皮肤病,像腐皮病。这种病一旦爆发,可能会让蟾蜍的皮肤溃烂,进而影响它的生存。南方的一些湿热地区,由于水质比较复杂,蟾蜍更容易患上这种病。有一位福建的养殖户,他的养殖场曾经遭受过蟾蜍腐皮病的困扰。他发现后,首先把患病的蟾蜍隔离起来,然后在养殖场里撒上了一些二氧化氯泡腾片来消毒水质,同时在蟾蜍生活的周围铺上了一层硅藻土。硅藻土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矿物质,它有一定的吸附性,可以吸附蟾蜍皮肤表面的病菌,而且还能调节养殖场的湿度。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理,蟾蜍的病情得到了控制。
3年的时间,对于蟾蜍养殖来说,如果管理得当,是可以让蟾蜍养殖场从小规模发展成有一定规模的产业。从几只蟾蜍的引进开始,慢慢扩大养殖规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优化养殖技术,改善养殖环境,就像在陕西的一个地方,有一个农民最初只是在家里的小角落里养了几只蟾蜍自己观察,后来发现养殖蟾蜍很有前景,就开始在自家的院子里扩大养殖,经过3年的时间,他的养殖场已经颇具规模,周围村民看到他的成功,也有不少人开始跟着他学习蟾蜍养殖技术。
在蟾蜍养殖的环境营造方面,还可以对比不同的绿植效果。除了前面提到的菖蒲、芦苇、艾草、硅藻土等,还有苔藓这种很适合在蟾蜍养殖环境中使用的绿植。苔藓在一些潮湿的角落里生长得特别好,它能保持水分,而且比较柔软,蟾蜍可以在上面爬行。和菖蒲相比,苔藓更注重保湿和提供一个柔软的休息场所,菖蒲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净化水质。而芦苇除了保湿,还能起到一定的防风(如果有风吹到的情况)作用。硅藻土主要是起到吸附病菌等作用,和苔藓等绿植的作用有明显区别。
蟾蜍养殖在不同的场景下也有不同的挑战。对于散养蟾蜍来说,虽然给蟾蜍提供了更自然的环境,但管理起来相对困难。在河北的一个农村,有养殖户尝试散养蟾蜍,结果发现蟾蜍经常会跑到附近的田地里,可能会破坏庄稼,而且也不好进行统一的喂食和疾病防控。而养殖场的养殖虽然便于管理,但可能养殖环境相对单一,缺乏自然环境的一些多样性。所以有些养殖户会尝试在养殖场里增加一些自然的元素,比如模仿自然环境种植多种绿植,营造出类似散养的环境,这样既能便于管理,又能让蟾蜍有比较接近自然的生活环境。
蟾蜍养殖中的保湿透气的包装和材料,对蟾蜍的健康和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就像前面提到的空气凤梨,虽然是一种很不起眼的绿植,但它在蟾蜍包装里起到了很好的保湿和调节空气的作用。如果没有这种合适的保湿透气材料,蟾蜍在运输或者储存过程中很容易因为干燥或者空气不流通而生病。在一些交通不便的山区养殖蟾蜍,运输条件有限,如果没有好的包装和材料,蟾蜍可能还没到达市场或者新的养殖场就已经出现问题了。
那么,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进一步提高蟾蜍养殖中保湿透气材料的效果呢?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毕竟蟾蜍养殖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每一个细节的优化都可能带来更多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