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岁之后:礼不能乱随,礼多人就亏,钱不能乱借,这是真理

星河闪耀 2025-01-23 13:08:41

到了七十岁,日子就像一坛陈年的老酒,越到后面越有味道。可这时候,也真到了该为自己多想想的时候。有些事,年轻时可以将就,甚至忍一忍也无妨,可一旦步入七十岁的大门,有些事情绝对不能再“凑合”。不然,受累的可不是别人,而是你自己。今天就唠唠,到底是哪几件事,七十岁后千万别将就。

01、钱不能乱借,这是真理

老话说:“亲兄弟明算账。”到了七十岁,这句话就更加贴切了。年轻时帮帮亲友,借钱救急,大家还能图个交情,可年纪大了,一旦借钱不慎,很可能就给自己埋了个坑。

一类人:总借不还的亲戚

村里有个张叔,快六十了,还在向亲戚借钱。他总说要“搞个大项目”,让家乡富起来。头几年,大家还信了他的鬼话,东拼西凑给他借了好几万。可十年过去了,“项目”连影子都没有,借的钱也全打了水漂。别人去找他要,他总是笑嘻嘻地说:“你看我这情况,哪里拿得出钱?”

这种人,借钱只为满足自己的“面子”或生活需求,从来不考虑后果。对于这种亲戚,七十岁后该断就断。钱借出去收不回来,晚年的日子谁替你操心?

二类人:盯着父母钱袋的儿女

有些儿女,看着父母有点积蓄,就盯得紧。开口借钱时冠冕堂皇,说是做生意、买房子,结果父母把养老钱掏空了,自己却照样吃喝不愁。

邻村的王奶奶,老伴刚走,她大儿子就开始打她存款的主意,说要做生意,让老母亲“投资”。奶奶心疼儿子,把钱全给了他,结果生意赔光了不说,连王奶奶生病住院的钱都没了,最后靠小儿子四处借钱才度过难关。

七十岁之后,儿女再亲,也得讲原则。养老钱就是你的底气,谁也不能轻易动。

三类人:满嘴甜言蜜语的人

还有一种人,满口“大爷大妈”,一见你就笑脸相迎。其实,这种热情的背后,多半藏着心机。他们可能是推销保健品的商人,可能是打着“发财机会”的幌子来忽悠你投资的骗子,甚至可能是一些关系普通的熟人,借着套近乎图点你的钱。

到了七十岁,必须明白一个道理:钱在自己手里才有底气。别为了照顾别人的面子,让自己的日子不好过。

02、礼不能乱随,礼多人就亏

随礼这件事,年轻时有往有来,大家你来我往也算热闹。可七十岁之后,随礼不注意分寸,就成了“花钱买罪受”。

一类人:从不回礼的人

有些人特别“好意思”。自己家有事,请你去吃饭收礼钱,可等你家有事时,他们就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村里的李大爷家,前两年小儿子结婚,摆了十几桌酒席,把亲戚朋友一网打尽。可后来,别人家有红白喜事,李家一个人影都不见。这样的礼,根本没必要随。

随礼是人情往来的体现,但也是互相帮衬。如果总是一方单方面付出,另一方只图占便宜,这样的交情也没什么值得维系的。

二类人:关系疏远的亲戚

一些远房亲戚,平时十年八年也不见一次,突然有了事才想起通知你。这种情况,随不随礼,其实都无所谓。随了,他们未必记得你多深情;不随,彼此本来也没多少交情。

晚年的日子,要学会看轻那些“形式上的情分”,多注重真正的亲情和友情。与其把钱花在陌生的远亲身上,不如留给身边真正关心你的人。

三类人:攀比心强的朋友

说到随礼攀比,村里的张婶最有发言权。别人家随礼200,她就非得随300;别人家摆席买10道菜,她非得上12道菜。这几年,她为了撑这个“面子”,礼随了不少,最后反倒把自家积蓄随了个精光。

礼不在多,而在情。尤其到了七十岁,攀比这些没意义的东西,只会让自己的生活更难。

健康和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七十岁后,钱和人情固然重要,可最不能将就的,还是自己的健康和安全。这些事,马虎不得。

好吃好喝不能将就

都说“人老胃先老”。到了七十岁,吃饭不是为了“充饥”,而是为了“养身”。不要为了省钱吃剩饭剩菜,也不要总想着“简单对付”。健康的身体,是幸福晚年的根本。

多吃点新鲜的蔬菜水果,饭菜清淡为主。平时适当锻炼,比如散步、太极拳,别让自己闲得生病。

防护意识不能将就

七十岁后,身体机能逐渐下降,防护意识得增强。比如家里的地板最好不要太滑,厨房和卫生间的防滑措施得做足。尽量避免一个人上下楼梯,买菜、散步都找人陪着。

邻村的刘婆婆,前几年一个人在家摔了一跤,没人发现,硬是在地上躺了好几个小时,送医后虽然捡回一条命,但从此行动不便,生活质量大不如前。

最后

人到了七十岁,真的不能再“将就”了。钱和人情都要有分寸,健康和安全更要时时放在心上。晚年的日子,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如何让这段时光过得舒心自在,全靠自己的智慧。

记住一句话:“七十岁之后,谁都可以将就,唯独不能将就自己。”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