淞沪抗战——抗倭正面战场第一枪!

聊聊之见 2023-08-18 15:43:29

淞沪抗战是发生于1932年1月28日,又称一二八事变,与淞沪会战不同,淞沪会战发生于1937年。淞沪抗战是一场意义非凡的战役,清末对外之战中,每每以败收场,割地赔款,使得华夏受辱,自甲午战争后,毫无斗志,更甚于1931年9月18日,民国政府一枪不放,直接放弃东三省,没人思战,当日军临沪,南京国民政府竟还想主张忍让以避免战火引向全国,国土都破了,此能苟安?历史从来都没有过避战而安,从来都是以战止战!当时国民政府充满各种派系,各怀鬼胎,以其说为了避免全国性战火,更不如说为了保存自己实力不想直面战争!

战争前夕:

1931年9月30日蒋介石通电同意,陈铭枢麾下的第十九路军遂由江西赣州(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停止“剿共”留驻在当地)调戍京沪地区,并于11月全部部署于京沪沿线。蒋光鼐任总指挥,蔡廷锴任军长,戴戟任京沪警备司令。全军下辖第60师,师长沈光汉,驻防苏州、常州一线;第61师,师长毛维寿,驻防南京、镇江一线;第78师,师长区寿年,驻防上海、吴淞、昆山、嘉定一线。全军共3万3千多人。十九路军从自己获得的情报中判断出日军发动侵略战争已经不可避免,才于1932年1月15日开始进行应战的军事部署,而此时距日军发动进攻的时间尚不足两周。由于日军侵略形势的日趋严重,1932年1月23日,十九路军在蒋光鼐、蔡廷锴、戴戟主持下,于龙华召开了驻沪部队营级以上军官紧急军事会议,一致决心保卫上海,讨论和决定了一切必要的应变措施,并向全军各部发出了:“我军以守卫国土,克尽军人天职之目的,应严密备战。如日本军队确实向我驻地部队攻击时,应以全力扑灭之”的密令。

蒋光鼐

蔡廷锴

双方军队:

中方主要为十九路军、第五军(2月6日支援)、其他后续陆续支援部队,总少于5万人,指挥官:蒋光鼐、蔡廷锴、张治中;日方为7万人,主要指挥官为盐泽幸一。

张治中

战事:

击退日军首次挑衅和第一次停战:1932年1月28日夜11时30分盐泽少将统率之日本海军陆战队在北四川路西侧突然向中国驻军发动进攻我十九路军第78师156旅翁照垣(打响官方抗日第一枪)部随即起而抵抗,29日17时日军首次进攻以失败而告结束。

日军第一次增兵被击退:至1月30日,日军第三特别陆战队近500人以及佐世保二十六队的4艘驱逐舰在巡洋舰“龙田号”的统领下,在黄浦码头登陆;2月13日,中国守军在多条战线将日军击溃,并缴获枪械无数,村野包抄中国军队的计划彻底落空。

日军第二次增兵及中方庙行大捷:当时,日本裕仁天皇得知日军遭遇重创后,批准了陆军第九师团在师团长植田谦吉的率领下增援上海,到2月16日,第九师团全体官兵从吴淞口登陆完毕,植田也接替了村野的统帅职务。第五军在军长张治中亲自指挥下,由孙元良旅、宋希濂旅和十九路军61师的三面夹击下,日本第九师团遭遇惨败,死伤惨重,庙行阵地也转危为安,取得了“庙行大捷”。

日军第三次派兵增援,国民党守军被迫撤退:日军侵略计划再次落空后,日本内阁在23日开会决定,派遣前内阁陆相白川义则接替植田的职务,统领日军第十一师团、第十四师团和数百架飞机抵达上海,准备发动更大规模进攻。我军在侧翼、后方均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万不得已之下,国军在3月1日晚间全军退守嘉定、黄渡一线。次日,上海沦陷,3日,日军在攻占真如、南翔后宣布停战。

协议与停战:3月初,由于日军偷袭浏河登陆,中国军队被迫退守第二道防线。3月3日,日军司令官根据其参谋总长的电示,发表停战声明。同日,国联决议中日双方下令停战。24日,在英领署举行正式停战会议。由此,中日停战协定得以在5月5日予上海签订。

双方伤亡:据中方战报,一二八淞沪抗战中一共毙伤日军10254人。而据日方资料,在侵略上海的战争中合计伤亡3091人:其中日军陆军战死620名,负伤1622名;海军战死149名,负伤700名。据中方战报,十九路军和第五军合计总伤亡14104名(阵亡4274名、受伤9830名)。其中十九路军伤亡官兵8792名;第五军伤亡官兵5312人。

影响:一·二八淞沪抗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第十九路军的英勇抗战显示了中国人民不畏侵略的精神。中国军人的英勇抵抗,与九一八事变后的溃败逃跑,气象截然不同,使得全国上下弥漫的亡国灭种低落情绪一扫而光。淞沪抗战是我国军民真正意义第一次抗日!国民第一次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多个军阀派系均抛下偏见,在民众抗战热情的鼓舞和推动下,国民党内一批要员冯玉祥、孙科、吴铁城、李宗仁、陈铭枢等以通电、讲话等形式催促国民党政府支援19路军,也坚定了中国守军的抗日信心;就连阎锡山也赠送了急需的重迫击炮数门,炮弹600发,被守军视为贵物。中国守军能够支持月余,与全国民众的坚决支持是分不开的。19路军总指挥蒋光鼐曾感动地说:“淞沪之役,我军得民众莫大之帮助,近者箪食壶浆,远者输财捐助,慰劳奖饰,永不敢忘。此同仇敌忾之心,使吾人感奋欲涕。”

1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