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我们都很难,好不容易到了2021,期待中的牛气冲天却仍踌躇未至。
2021了,我们真的都好吗?
2020年12月29日凌晨1:30,1998年出生的张*霏,在与同事一起走路回家的路上突然感觉到腹痛难忍,晕厥倒地。同事立即呼叫120送往乌鲁木齐本地医院,经近6个小时急救依然无效,不幸离世。
一条年轻的生命就此在跨入2021年的关头流逝,我们仅仅只是叹息一下,有些兔死狐悲之痛。近期猝死事件频频在网上曝出。去年12月19日,上海商汤科技一名47岁员工,意外猝死在公司健身房外。12月4日,国美电器福州分公司一名27岁员工在年终誓师大会期间猝死,家属称法医鉴定为过劳死......这次拼多多员工死亡只是互联网公司的过劳加班猝死案例的一角。这些新闻已经极大地强化了我们的神经,我们甚至习惯了关注一下新闻,然后,翻页,工作继续。
但是这次,不一样了。
拼多多知乎官方账号的言论,成功点燃了我们的怒火。
4 日 8 时 19 分 49 秒,「拼多多」创建回答「你们看看底层的人民,哪一个不是用命换钱,我一直不以为是资本的问题,而是这个社会的问题,这是一个用命拼的时代,你可以选择安逸的日子,但你就要选择安逸带来的后果,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努力的,我们都可以」。
4 日 8 时 20 分 17 秒,「拼多多」自行删除了上述回答。
拼多多曾在首次回应中辟谣称,拼多多从未在知乎发布截图内的官方回应,且坚决反对截图观点。
1月4日晚间,针对引起公众热议的拼多多知乎官方账号言论,拼多多紧急二次回应:经排查,该内容系拼多多营销合作供应商员工用个人手机发布,该言论不代表任何拼多多官方态度,拼多多官方对该言论表示强烈反对。
然而,打脸来得很快。在拼多多首次“辟谣”后,知乎在其官方微博上回应称,知乎有严格的身份认证流程和机制,平台上“拼多多”系知乎注册用户,其身份真实无误。
拼多多紧急公关,针对对官方账号管控不严一事,拼多多向公众表示歉意,全文如下:
(1)该内容系拼多多品牌营销合作公司员工“李某某”编写发布。12月31日,该员工参与了拼多多跨年晚会的内容运营等合作营销任务,用手机登陆了拼多多的知乎官方账户,并保持了登陆状态。
(2)今早8时19分,李某某在地铁上翻看新闻,想要发表一下自己的想法,于是用手机客户端进行了回复。回复后,李某某发现发布账户为此前登陆留存的机构账号,于是立即进行了删除处理。(从发布到删除,间隔不到30秒。)
(3)该内容旋即被网友截图传播,并被误认为是拼多多官方回复。对此,拼多多严正声明:李某某并非拼多多员工,也未获得任何授权,该行为系非合规授权使用拼多多官方账户发表个人言论,不代表拼多多官方态度。事发后,拼多多已经暂停与该供应商合作,修改密码回收账户,并将进一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4)拼多多坚决反对李某某所发布的言论。对于该言论造成的负面影响,我们再次表示真诚的歉意,并将立刻对官方账户进行全面排查整改。
附:李某某发来的情况说明
还有亡者父亲的朋友圈截图,也在这次拼多多的声明里。给人感觉拼多多太急着撇清关系,因为正常父亲,女儿去世了,会赶紧发个朋友圈给公司开脱?
这个声明,其实也经不起推敲。官媒的运营,是应该有个双人复核机制,账号在运营主管手里,小编写好稿子,再由主管发出去,这样可以保证pr内容和公司口径一致。这次事情说明要么是这套机制失灵了;要么,可能是PDD员工故意放出来的,本人不一定认同,但通过放出来留下证据然后删掉这种做法,可能激发全社会对这种价值观的声讨,从而有机会改变内部员工的工作状态。
大家需要的,只是官方的真诚道歉,但是,这次注定让我们失望了。
最后再看一下新华网对于此次的拼多多事件给出的评价:拒绝“拿命换钱”!拒绝低效加班!
新华网称什么是奋斗?是遭遇逆境勇于奋起,是经历不平敢于斗争,是坚守初心永不放弃……奋斗可以有很多定义,但绝不是“拿命换钱”。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但奋斗不能只靠激情,不讲效率。年轻人要奋斗,但不能老熬夜。用人单位更要明白,成功不能只有片刻的激情,还要靠持久的热情,保护好奋斗者,别让他们心寒!
新华网第二次发博,重点指出:这种畸形的加班现象必须坚决遏制。
微博内容如下:
拼多多年轻员工凌晨下班后猝死令人痛惜。人们之所以关注此事,更在于畸形加班文化之痛。逐梦得拼搏,成功须奋斗,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不能被忽视甚至被侵害。让劳动者超时工作、透支健康,是违法操作,是对奋斗精神的背离。加强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让追梦人健康地奔跑,让企业发展更有温度,才是奋斗该有的样子。
每个人都不轻松,每天的工作压得自己难以喘气。希望国家出台相关政策,减少我们无意义的加班时间;也希望我们能够擦亮眼睛,或者及时止损,对于长期加班影响身体的工作说不。
毕竟2022还很远,我们要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