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李妍熙痛失妹妹的创伤,幻听幻觉让她以为是妹妹的「启示」
在导演的镜头里,我们会看到李妍熙服用精神疾病的药物,导演暗示了她想要让自己放下与摆脱妹妹遇害的痛苦,但也很显然她无法抚平这个创伤,导演有展现出她梦到妹妹电话中在求救的口吻。
这些来自于妹妹的责怪和责备,其实都是她内心在对自己没有及时救到妹妹而自责所做的具象化(才会有妹妹的鬼魂形象出现),妹妹鬼魂形象所讲的那些话语都是李妍熙自己塑形的自责,对妹妹承受痛苦的不舍。
所以,对于权良来的可疑,李妍熙都会对所有「迹象」「提示」「线索」自动放大可疑性,就因为心理所创造的妹妹阴魂不散,才会对权良来的可疑更是穷追不舍,这也是本片片名「来自谁的启示」另一层的含义。
李妍熙想要就跟成敏灿一样,都想要有个人可以责怪或是得到心里的某种救赎、潜藏的某种心魔,才会通过「自以为的启示」认定权良来就是凶手,执着于权良来就是恶人,也直接认为他就是申雅英失踪的绑架犯!
02.成敏灿的过失杀人罪恶是否能因为伸张正义而被抵消?
这案件很特别的是成敏灿误杀了权良来,在那一瞬间,成敏灿在山上看见了像是主的化身,这个画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把这场误杀给解读成是神的旨意,这也是为什么成敏灿会选择不报警反倒是离开现场。
但他隔天会这么害怕,甚至已经有想要「去自首」的念头,还想要对郑牧师坦承一切,这是因为他内心的那些罪恶在交织与纠结,主的出现就像是成敏灿在自我说服~
我觉得成敏灿的「过失杀人罪恶」转折很有趣,因为当警察找上门并说申雅英也失踪时,权良来死亡的这种罪恶感好像就瞬间消失了一样,让成敏灿觉得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好事,罪恶感似乎可以被抵消一样。
而之后为什么导演要接着拍成敏灿被郑牧师给派去当主任牧师的桥段?这是有原因的,注意看导演的运镜和镜头语言!我chāo爱这一幕。
首先我们是看到「耶稣与羔羊」的照片,之后导演把画面拉成失焦之后,展现出这是成敏灿的视角,这样的画面解读是圣经中「世人是迷途的羔羊」的故事。
许多人认为迷途羔羊是「人们因为私心私欲,迷失了自己」,表面上是这样没错,可是更深层的含义是人们自我内心深处的意识正在改变自己的外在的意识。
所以成敏灿在听到自己可以成为主任牧师时,心里那些私欲主宰着外在的自我意识,自然而然让成敏灿放弃告诉郑牧师关于自己过失杀人的事情。
因此,导演利用成敏灿眼睛失焦的画面,强调成敏灿的外在意识已经被内心的内在意识给主宰与掌控,因而连看事情的角度都已经偏离。
这也造就成敏灿把所有事件都解释成是主给予他启示,在引导他去惩罚罪人,也让成敏灿对于过失致死不再感到罪恶。
成敏灿其实就是羊群中的一个小羊,在成敏灿带着申雅英的妈妈祷告时,祷告词就有讲到「主啊,尽管你的小羊雅英身处黑暗中」。
这就衬托出人们都是小羊,主就像是牧羊人,小羊要服从主旨意做事,而成敏灿在这节骨眼是迷失内心的小羊,因为他被一些私欲影响了外在意识的行为,背离了主的道路。
03.上帝什么都知道?他无所不知?
「上帝什么都知道,他无所不知,坦白吧」这句话虽然是成敏灿对犯了通奸罪的老婆说的,但我觉得也是在刻画成敏灿这个角色内心的「恶」生成之后对上帝的扭曲解读~
就跟成敏灿在疗养院再次要除掉权良来一样,他又看到天空出现天使的化身,示意着他除掉权良来是他必须要帮上帝做的惩罚。
不过《来自谁的启示》有趣的当然就是双关解释,就跟文章之前讨论的一样,成敏灿是真的能看到上帝的启示,还是这一切都是成敏灿自己内心自我保护的人格一直在引导成敏灿要惩罚权良来呢?
「为什么主总是把我引到你身边呢?」成敏灿就像是把所有一切巧合串联起来并让自己相信这些是上帝的旨意,必须要除掉权良来这个「撒旦之子」。
我喜欢编剧给权良来的那句台词:「圣灵?你只是想掩盖杀我的事实吧?报警啊,你这个混dàn恶魔」。
这场戏里成敏灿变得很执着与扭曲,让观众分不清现在究竟谁是真正的恶魔,导演细腻地铺陈出一个人恶的生成是如此循序渐进,以及人性会如此失控与虚伪、伪善。
尤其是成敏灿还是决定把权良来给放生在废墟的决定,然后回到教会去帮申雅英举行祈祷会,成敏灿面对这些教友,仿佛是披着上帝外衣的恶魔,欺骗着大家,蒙蔽大家的眼睛和信仰。
而我也觉得chāo级讽刺的是成敏灿讲的那段「如果想接受这个启示,在上帝面前就不能有任何缺陷,必须毫无瑕疵,上帝什么都知道,他无所不知」就是在预言自己最后的下场。
上帝确实什么都知道,所以让李妍熙成为那个将他制裁的人物,因为上帝不会放任作恶之人,即便这个人本身是个善良的人,只要因为私欲而偏执,就成为被恶魔给迷惑的人,就跟成敏灿真的让权良来死掉然后笑出来一样。
成敏灿成为被上帝给移除的人,在接近结局中,剧情展现出成敏灿有着精神上的问题「错觉联想」,寻找某些规则、模式或意义。
成敏灿想象的那些耶稣、天使都是他脑海里自我说服的一种潜意识,也就是说这些不是神的启示,是他们内心的潜意识在无意间引导着他们。
04.每个人心里都会有个怪物,恶魔和怪物都是人类为了自我辩解所创造出来的
精神科医生说:「权良来不是恶魔,他是人,一个有问题的人。」李妍熙对精神科医生说「是你给了那个恶魔借口,所以才会隔几年又发生同样的事情。」
在权良来的善与恶之间那条线导演将它模糊化,他的行为里带着邪恶,但当中导演也展现出的模糊感让观众分不清他是不是真的为「撒旦恶魔」。
我个人蛮喜欢《来自谁的启示》对权良来这角色的角色故事线刻画,通过精神科医生的解释,讲到他是因为悲惨的童年创伤而形成的精神扭曲问题。
在本片中导演特别强调这不管是成敏灿、李妍熙,还是权良来,他们都是因为内心的「那份心魔」而心中形成一个怪物在操控自己。
那些什么神学、恶魔基本上都是人类创造出来要为自己心理做辩解的额外对象,就跟电影最初的那只蟑螂的存在一样,人心都是会找寻某个发泄恨意的对象。
我喜欢李妍熙在废墟里找到权良来时,妹妹的身影又出现希望姊姊可以杀掉权良来,其实李妍熙内心的愤怒都是她自己内心生成的罪恶具象化,仿佛只要除掉权良来,她就能弥补没有拯救妹妹的那份愧疚。
所幸她在迷失自我之时能保持清醒,不成为一只迷途的羔羊,我觉得李妍熙这角色是导演在铺陈「如何自我赎罪与和解、谅解」的过程。
她的愧疚是他人无法稀释的,唯有自我谅解才能放过自己,而也唯有解救申雅英,李妍熙也才能让自己的内心更好过一些,对死去的妹妹有所交代。
本片里不管是成敏灿、李妍熙、权良来,都是精神上有问题的人,面对创伤每个人会有不同的自我保护机制,所以心里都会生成一个怪物,引导着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例如成敏灿内心的上帝引导自己、例如权良来内心生成一个独眼怪给予自己不痛苦、又例如是李妍熙时常看到妹妹鬼魂的幻象引导着自己提醒着这些愧疚,这些终究是人类面对自我创伤的保护和触发点。
《来自谁的启示》结局
雅英的生与死,很特别地代表着不同的含义与影响不同人的命运,她的生,对成敏灿来说是信仰的崩解;但雅英的生,对李妍熙来说则是一种内心的救赎。
关于《来自谁的启示》结局,我会另外写一篇文章来讨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