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 乾隆时期 满门忠烈的富察家族 都出了哪些名人?(4)
四、富察家族第六代
富察家族第六代名人比较多,主要有广成的儿子明亮、傅文的儿子明瑞,还有傅恒的四个儿子:福灵安、福隆安、福康安、福长安。
1、富察.明亮
富察·明亮(1736年-1822年),字寅斋,是清朝中期的将领、外戚,满洲镶黄旗人。
出身背景:明亮是都统广成之子,孝贤纯皇后的侄子,大学士傅恒的侄儿,出身显赫。
婚姻与仕途起步:乾隆十八年(1753年),迎娶康熙帝第十二子和硕履亲王允祹的第四女,被授予多罗额驸。凭借家族背景和婚姻,他仕途顺利,从整仪尉累升至銮仪卫銮仪使等职.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署任正红旗满洲副都统。
军事生涯:乾隆三十年(1765年),随阿桂等镇压乌什武装暴动。后参与征讨缅甸,在哈坎之战、老官屯之战中表现出色。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金川土司索诺木与小金川土司僧格桑联合反清,明亮参与平定金川之乱,历经多场战斗,因功被授为四川总督,封为一等襄勇伯,名列“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第三。之后,他又多次随阿桂出征,镇压甘肃回民起事,历授伊犁将军、乌什参赞大臣等职。

这是明亮 平定大小金川的功臣画像
嘉庆元年(1796年),赴湖南、湖北镇压苗民起义和白莲教起义,因功赐双眼花翎,进封为二等襄勇伯。
但在嘉庆三年(1798年)因作战失误被革爵,后重新获赐副都统衔及花翎。
嘉庆四年(1799年),任经略大臣,节制五省官军进击白莲教起义。
晚年经历:嘉庆六年(1801年),因年老被召还,授二等侍卫,历任兵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加太子太保,封为三等襄勇侯。1822年去世,享年87岁,追谥“文襄”,入祀贤良祠。
评价富察·明亮戎马半生,立下诸多战功,但仕途也历经坎坷,屡遭贬斥,晚年才进入台阁,以高龄善终。
2、富察.明瑞

明瑞
出身背景:富察·明瑞(?-1768年),字筠亭,满洲镶黄旗人,承恩公傅文之子,大学士傅恒之侄,乾隆皇帝孝贤纯皇后之侄,清朝中期名将。
军事生涯明瑞初以官学生承袭世爵。
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因平定阿睦尔撒纳之功,擢升为户部侍郎,授参赞大臣。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随军平定伊犁叛乱,赏戴双眼花翎,加赠云骑尉世职,擢升为正白旗汉军都统。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出任伊犁将军。
乾隆三十年(1765年),参与平定乌什叛乱。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缅甸犯扰边境,明瑞以云贵总督兼兵部尚书经略军务,率兵征伐,获胜后晋封为一等诚嘉毅勇公。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他率军深入缅甸作战,后援受阻,亲自断后,最终战死沙场。乾隆帝赐祭葬,谥“果烈”,建“旌勇祠”以纪念。

明瑞一生战功赫赫,为维护清朝边疆稳定和国家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
《清史稿》评价他“深入,度敌不可胜,遣诸军徐出,而躬自血战,誓死不反顾,功虽不成,忠义凛烈,足以詟敌矣”。
3、福灵安
福灵安(?-1767年),字瑾林,傅恒长子,多罗额驸,妻子为愉郡王嫡长女。
军事生涯:乾隆二十四年,福灵安跟随定边将军兆惠在叶尔羌剿贼,因功升为二等侍卫。同年八月,因准噶尔大功告成,福灵安虽未经历激烈战斗,但能奋勇作战,屡立功劳,被提拔为头等侍卫,并获赐缎六端、白银百两。
乾隆二十七年,福灵安获云骑尉世职。
仕途经历:乾隆三十二年,福灵安被任命为正白旗满洲副都统,代理云南永北镇总兵。四月,他赴木邦军营守龙陵,恰逢缅匪侵犯猛卯,福灵安派遣副将哈国兴驰援,贼退后,他在遮罕地区的事上报给皇帝,得到皇帝赞赏。
然而,六月福灵安在任内去世。皇帝深感痛惜,亲自下令加恩为福灵安办理后事,其云骑尉世职由侄子承袭。
福灵安无子,嗣子丰绅果勒敏为福隆安次子,但丰绅果勒敏于乾隆四十二年病故。后改由福长安之子锡麟承嗣。
福灵安也属于在军中去世。
4、福隆安

富察·福隆安(1746年-1784年4月13日),字珊林,大学士傅恒的次子,孝贤纯皇后的侄子,出身显赫。乾隆二十三年十一月二日,被授予和硕额驸,尚乾隆帝第四女和硕和嘉公主,二人育有儿子丰绅济伦、丰绅果尔敏。
政治生涯:乾隆二十六年三月二十二日,管理光禄寺事务。
乾隆二十九年二月十六日,管理圆明园事务。
乾隆三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任兵部尚书,在军机处学习行走。此后,他历任工部尚书、步军统领、总管内务府大臣、理藩院尚书等职。
乾隆三十五年七月二日,兼管理藩院事务。
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三十日,加太子太保。
乾隆四十一年正月十七日,调补为兵部尚书。
乾隆四十三年十二月十三日,成为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
去世:乾隆四十九年三月二十四日,福隆安去世,享年39岁,谥号“勤恪”。
福隆安凭借家族背景和自身才能,在乾隆朝担任诸多要职,备受皇帝重用,在政治上有着较高的地位和影响力。但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
5、福康安

富察·福康安(1754年—1796年),字瑶林,号敬斋,是大学士傅恒之三子,是傅恒最著名的儿子。
早年经历福康安自幼被乾隆帝接入宫中亲自教养。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承袭云骑尉,授三等侍卫,后不断升迁,历任二等侍卫、一等侍卫、户部右侍郎、镶黄旗满洲副都统等职。
军事生涯- 征伐金川:
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随阿桂参加金川之役,作战勇猛,多次击退敌军,攻克多处碉卡山寨,因战功卓著被擢升为内大臣,封三等嘉勇男爵,赐紫光阁挂像。
- 镇压甘肃回民起义:
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甘肃回民田五等起义,福康安任参赞大臣,随从阿桂讨伐,在双岘等地歼灭起义军数千,攻占石峰堡,擒获教徒首领,因功晋封为嘉勇侯。
- 平定台湾:
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台湾爆发林爽文起义,福康安为将军前往镇压,解嘉义之围,后抓获林爽文和起义军副帅庄大田,被晋封为一等嘉勇公,获赏诸多物品,还在台湾、嘉义建立生祠塑像,再次赐挂像紫光阁。
- 驱廓保藏:
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尼泊尔廓尔喀族入侵西藏,福康安率军前往征讨,翻越喜马拉雅山与廓尔喀人苦战,最终迫使廓尔喀人投降,保证了西藏的安定和领土完整,被授武英殿大学士,第三次赐挂像紫光阁。
- 镇压苗民起义:
乾隆六十年(1795年)二月,贵州苗人起义,福康安率军激战,屡战屡胜,被乾隆封为贝子。
政治生涯福康安还曾担任云贵总督、四川总督、兵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等职。
在云贵时,主张铜厂立法宜详,用人尤要应实,增加了铜产量;
在西藏施行“金瓶掣签”等制度,加强了清政府对西藏事务的管理。
晚年及去世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福康安因瘴病发作(与他父亲傅恒一样的病因),病逝军中,年仅42岁。清廷追赠福康安为嘉勇郡王,从傅恒配享太庙,谥号“文襄”,入祀贤良祠。
评价福康安一生战功赫赫,备受乾隆帝恩宠,但也因其奢侈靡费的行为受到一些批评。
福康安是清朝中期、晚期唯一的一个活着封王的人。
6、福长安
富察·福长安(1760-1817年),字诚斋,大学士傅恒第四子,军机大臣福康安之弟,孝贤纯皇后之侄。
任职经历:福长安自幼被乾隆养育宫中,自蓝翎侍卫累迁正红旗满洲副都统、武备院卿,领内务府。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正月,命在军机处学习行走,累迁工部尚书。
乾隆五十一年闰七月,补授户部尚书。
乾隆五十九年,调为镶白旗满洲都统。
嘉庆三年(1798年)七月,因功赏封一等侯爵。
主要事迹:在乾隆朝,福长安参与了平定台湾林爽文起义及抗击廓尔喀入侵等军事行动,因功图形紫光阁。
晚年遭遇:嘉庆四年,乾隆帝崩,福长安被指责与和珅同党,逮下狱,夺爵,籍其家。后被遣往裕陵充供茶拜唐阿,屡坐事谴谪。
嘉庆二十一年,授正黄旗满洲副都统。
嘉庆二十二年,去世,时年五十七岁。
福长安凭借家族背景和自身能力在乾隆朝仕途顺遂,当过军机大臣,在军机处任职多年,但在嘉庆朝因和珅事件而命运转折。
说明:文中素材、图片都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及时通知作者,第一时间删除。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