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每个人都明白,如果想要成功,需要强大的执行力,但几乎每个人又或多或少地面临拖延的问题。
我们翻阅大量书籍、资料,尝试各种方法,想要克服拖延,但很多时候,尽管我们有心,却感到力不从心。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是好呢?
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该做什么,也知道怎么做,却无论如何也难以行动起来,这就是典型的拖延症。
甚至有人会因此反复怀疑自己的意志力,进而产生自我怀疑,自我否定,陷入精神困境。
目前,主流心理学研究显示,拖延症和意志力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很多人建议,在进行时间管理时,要区分重要和不重要的事情。
但实际操作中我们会发现,无论我们计划得多完美,我们最终做的往往是那些不那么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我们天生渴望获得完成某件事的成就感,而这件事是否重要,我们有时并不太关心。
我们更倾向于做那些最容易、最简单、最轻松的事情。
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我们工作多么专注,一旦手机有新消息,我们就会立刻查看。
因为这个动作太简单了,几乎不费吹灰之力。
所以,你需要明白,大脑总是倾向于做那些简单、快速、容易的事情。既然如此,我们能否利用这一点来解决我们的问题呢?
其实,解决方法很简单,就是将所有复杂的事情分解成最简单的小步骤。这样就足够了。
比如,如果你觉得每天早睡很困难,那么能不能尝试每天比前一天早睡5分钟?
如果你今天想要运动,能不能先从做5个俯卧撑开始?
只做5个,应该不难吧。
如果你觉得看书很困难,那么你今天就看一页,行不行?
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被称为“微习惯”,即将我们的目标分解成一系列小到几乎不可能失败的步骤,通过每天的小坚持,达到长期执行的效果。
如果你总是犹豫不决,不知道何时才能开始做一件事,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立刻开始。
不要过分考虑计划是否完美,当前的工作是否最重要,所有的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什么都别管,先行动起来。
一旦你真正开始,你会发现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你可能会发现,原本困扰你的问题有更简单的解决方法。
而且,只要你迈出了第一步,就一定会增强你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好。
所以,面对拖延症,首先你必须明确,拖延症和意志力没有关系,不要因为拖延的习惯就否定自己的能力。
如果你想要完成一件事,就将它分解成一系列小到不可能失败的步骤。然后,顺着这些小步骤,一步步去完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