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五一放假通知及安全教育告家长书(请老师务必转给家长)

雨寒说历史 2023-04-28 15:18:03

尊敬的各位家长:

您好!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2023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现将2023年五一放假事宜告知如下:

放假安排:

1.放假时间:4月29日(星期六)至5月3日(星期三),共五天。

2.假期后,5月4日(星期四)按时返校正常上课。

4月23日(星期日)、5月6日(星期六)正常上课。

五一小长假,安全不放假。

为了您的孩子能度过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充实的假期,请您配合学校做好以下安全教育工作。

并转发出去,一起为孩子保驾护航。

放假指南

1、合理安排假期时间

五一假期,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

孩子从紧张的学习环境中放松下来,容易放飞自我。

不仅作息不规律,整个假期都彻底和学习说再见。

小长假过后,孩子就会出现“假期综合症”,感觉筋疲力尽,学习提不起精神。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提前做好假期计划,合理安排好学习、娱乐、休息的时间。

2、学习娱乐两不误

过多的学习会让人觉得很累,但过多的娱乐活动也会耽误学习。

所以,假期要合理安排,劳逸结合。

可以采用“2+2+1假期模式”:

2天作业:准备出游,作业有动力

2天放松:错峰出行,释放大压力

1天收心:调整状态,迎接假后考

不要在没有完成假期作业的情况下放肆地玩,想要有更多的时间玩,就提高学习效率。

3、锻炼身体

假期期间,不要让孩子成为“家里蹲”。

建议孩子每天至少户外活动2小时,比如骑自行车、打球、跑步、爬山、游泳等。

锻炼身体,有助于增强抗病能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同时,这也是非常难得的亲子时间,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不仅给孩子当榜样,让孩子更有动力,还能拉进亲子关系,一举多得。

防溺水

五一假期正值春夏之交,天气逐渐变热,很多孩子都喜欢游泳、玩水。

但是溺水是我国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第一杀手”。

据国家卫健委和公安部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7万人死于溺水,少年儿童溺水死亡人数占总数的56%,平均每天有88个孩子因溺水死亡。

每一起溺水身亡事故的发生,都会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精神伤害和无法弥补的损失。

为了避免酿成悲剧,一定要及时对孩子进行防溺水安全教育。

1、家长要做到“四知道”

①知道孩子去哪里;

②知道孩子和谁去;

③知道TA去干什么;

④知道什么时候回。

2、教育孩子做到“六不准”

①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②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③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④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⑤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⑥不准擅自下水施救。

3、教会孩子“一会”

学会基本的应急自救、求助、报警方法。

①自救

如果自己不慎落水,不要慌张,不要挣扎,保持体力,才能等到救援。

放松身体,让头部浮出水面,身体也要最大限度浮在水面,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果抽筋,采用反向拉筋法,哪一边抽筋,就往另一个方向拉伸,直到缓解为止。

溺水时,尽可能抓住可利用的救生设施,比如游泳圈、泳道线等,保持浮力和固定身体,等待救援人员帮助离开水面。

切忌攀爬电线杆、铁塔等容易触电的东西。

②求助

遇到同伴溺水,大声呼救,寻求大人的帮助。

不要盲目营救,比如手拉手、下水救人等。

会游泳也不等于会救援,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人,盲目下水会让两个人都陷入危险。

③报警方法

拨打119,告诉消防员溺水者所处的方位。

拨打120,告知医院具体方位,以便医生能及时赶来对溺水者进行抢救。

同时向路人呼救,让大人协助,为溺水者争取更多生还机会。

出行安全

五一假期,道路、景点、商场人员和车辆比较多。

遵守交通规则,提高安全意识,是规避风险的不二准则。

1、行走安全

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

红灯停,绿灯行。

走路要走人行横道,严禁在街上追逐打闹。

过马路要走斑马线,注意提前避让车辆,做到一看二慢三通过。

走路不要玩手机,留意路面情况,避免撞到障碍物或没注意到坑洼处,导致摔倒或扭伤脚踝。

2、乘车安全

不乘坐无牌、无营运证、超载的车辆。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遵循“先下后上”的原则。

不要推挤,上车后坐稳扶好,不要在车厢内追逐打闹、大声喧哗。

车辆即将靠站时,不要着急,等车停稳后再起身下车。

下车后等车开走再行走,切忌从车头绕行。

乘坐出租车或私家车时,系好安全带,未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坐副驾驶。

不要把头、手、身体伸出窗外,不往车窗外乱扔垃圾和杂物。

3、自驾安全

不满12周岁的儿童,不能在道路上骑车,未成年人严禁骑摩托。

骑车的时候不要打伞,也不要为了耍帅脱手骑车。

不骑车带人,不骑“病”车,不骑快车,不与机动车抢道,不平行骑车。

居家安全

孩子好奇心旺盛,喜欢靠自己的双手去摸索。

家,对孩子来说,也暗藏危机,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据儿童安全机构发布的数据,儿童意外伤害大约有50%发生在家里。

所以,即便在家,家长也要教育孩子注意安全。

1、防火防电

家长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确地使用电器,告诉孩子危险的电器不能随便触碰。

教育孩子不要乱动、乱接电线、灯头、插座等,不要用湿手触碰电器或开关。

更不要用手或金属等导电物捅电源插座的孔眼。

除此之外,台灯不要靠近枕边,插板不要放在床上,手机充电器不使用时要拔下来。

闻到电线胶皮糊味时,要及时报告家长,不得擅自行动。

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要去扭动燃气开关,防止发生触电、漏气的意外。

告诉孩子,一旦发生火灾,迅速逃离现场,并拨打火警电话119,详细说明地址、着火物质、着火部位、火势大小。

2、不要攀爬阳台等高处

告诫孩子不能爬到阳台、窗户等高处玩耍,防止失足坠楼事故发生。

也不能往阳台、窗户外扔任何杂物。

食品安全

放假期间,孩子本来规律的饮食打乱了,该吃的时候不吃,不该吃的时候瞎吃。

且气温升高,容易滋生细菌,孩子身体抵抗力本身就弱,很容易“吃”出病。

家长一定要注意,合理规划孩子的饮食与营养摄入。

这样,孩子才能保证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的生长发育。

1、预防食物中毒

要在正规商店、餐饮店购买食品,不在街边没有卫生许可证的小摊贩处购买食品。

购买有包装的食品时,要看清商标、生产日期、保质期,不购买“三无”、过期食品。

如果购买食品时发现该食品的包装已经被打开或者有变形、异味等现象,不要购买。

瓜果蔬菜在生长过程中会沾染寄生虫卵和病菌,还有农药残留,一定要洗干净再吃。

尽量不吃隔夜饭菜,不吃霉变食物,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

不论是生鲜食品还是已加工的食品,都保存在阴凉、干燥通风无虫害的地方。

2、健康饮食

饭前、饭后要洗手。

在进食前,要对食品一闻二看三品,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饮食。

少吃油炸、烟熏、烧烤的食品,不吃来历不明的可疑食品。

一日三餐要吃好,饮食要适量,不暴饮暴食。

旅游时品尝当地特色美食,一定要适量,不要过多。

肠胃比较敏感的人,可以在吃之前喝一瓶酸奶,调节肠胃菌群的平衡,避免肠道的紊乱而引起的腹痛。

上网安全

放假期间,孩子使用网络的时间增多。

网络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花样百出的不安全因素,比如诈骗、传销、诱惑等。

涉世未深的孩子,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就需要家长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互联网,帮助孩子识别不良信息和行为,增强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不随意转账

家长不要将支付密码告知孩子,让孩子在家长的帮助和指导下进行网络购物或交易。

2、网络交友

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网络是一个虚拟的世界,网友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朋友,他们的身份难以验证。

所以,不能随便信任,更不能随意见面。

其次,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网络见面的危害,比如可能会遭受性骚扰、诈骗、绑架等恶劣的情况。

并教孩子保护好自己的隐私,不要随意向任何人透露个人信息,比如电话号码、住址、学校、父母工作等信息。

3、不点击陌生链接

教孩子不要随意点击陌生链接,特别是一些奇怪的消息、赚钱广告、神秘的福利等,这些往往都是骗局。

可以给孩子一份“白名单”,告诉孩子在指定的网站上点击链接才是安全。

也可以通过引导孩子换位思考,让他们明白点击陌生链接的后果可能会给自己和家人带来危险。

同时,也要告诉孩子一些常见的诈骗手段,让他们学会识别骗局,例如:

链接来自于不明的信箱或电话号码,却以真实的方式向你询问信息;

链接来自于声称为银行、社交媒体、游戏等网站的欺诈者;

通过链接向你发送恐吓邮件,请你支付赎金。

告诉孩子,如果不知道链接是不是安全的,一定要向父母或老师寻求帮助。

4、不传谣不信谣

教育孩子要文明上网,遵纪守法。

不在对网络上散播有害的、不实的言论,做到不信谣、不传谣。

写在最后:

无论何时何地,孩子安全无小事。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您的呵护,放假期间,请您切实担负起监护人的职责,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而又有意义的假期。

最后,祝所有孩子和家长身体健康,家庭幸福!

2 阅读: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