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打油诗《老师上厕所》走红,老师看后“否认三连”:别胡说

悲欢与余生 2022-06-02 14:52:43

人们常说:“八九岁招狗嫌”。当孩子处于这一年龄段时,自我意识开始迅速觉醒,总想试探老师或家长的“底线”,因此经常会做出一些看起来特别搞怪的事情。

的确,小学阶段的学生总会表现得特别调皮,不是给同学们取外号,就是给家长捣蛋。不过他们对待老师还是心存敬畏的,但这种“怕”,仅限在老师眼皮子底下,一旦离开了老师的视野,怕是同学们又要嚣张起来了。

虽然小学生很调皮,但他们在调皮捣蛋的过程中,往往能够激发出不少创作的天赋。比如在写作方面,别看小学生们的作文写得一般,但写起打油诗来,简直是一个顶三个。

这不,在网上就有不少老师晒出小学生写的打油诗,而这些无师自通的“作品”不仅非常压韵、想像力丰富,还特别诙谐搞笑,网友们看了都忍不住称赞:真牛啊!

小学生“即兴”打油诗有多好笑?

如今小学生的打油诗可谓是丰富多彩,不光能直接在古诗中改编,甚至还可以加入“现代流行”元素。比如我们都知道“日照香炉生紫烟”,可小学生却偏偏看到“炉”和“烟”就能联想到“李白走进烤鸭店”。

再比如,“锄禾日当午”后小学生接上“妈妈真辛苦”,但妈妈还没来得及感动一下,下半句“上午打麻将,下午斗地主”就冒了出来。也不知道老师看后咋想,反正妈妈看后估计是要到处找拖鞋或鸡毛掸子了。

此外, 小学生“即兴”写诗也从来不看对象,比如小学生打油诗《老师上厕所》就在网上走红了。

只见这名学生先给老师“布置”好了场景——三更半夜,厕所还没有灯,所以老师自然而然地“掉进茅坑”。而面对这样的胡编乱造,老师看后也是直接一个“否认三连”,在评语里批改说:要被你笑死,可别胡说了。

当然,老师也有手下留情的时候,比如网络上改编版的《绝句》——床前明月光,最近钱紧张。老师看完也是边看边笑,最终还是因为有创意又朗朗上口给了100分。

还有一些小学生对自我有足够的认识,只见他在作文中写道:“小子本无才,父母押着来,白卷交上去,鸭蛋滚下来”,如此高才,网友看后都表示自愧不如。

其实对于这种现象,有些开明的老师还是很包容的,毕竟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方面是学生为了展现自我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这更与他们成长在互联网环境之下有关。

趣味十足的打油诗背后,除了有脑洞支撑外,与互联网的发展也有关系

在笔者这代人的童年中,想要了解书本以外的世界,普遍会通过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介获取信息。但电视等媒介流行时期,是特定的载体播放特定的节目,人们想要获取知识并没有足够便捷的条件。

不过,如今的小学生却算得上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他们出生的时代早就被互联网覆盖,父母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也早已离不开互联网,所以在现在的学生眼里,他们更觉得互联网就是生存空间中的一部分。

因此无论多大的孩子,只要接触到电子设备,很快就能熟悉操作,并且他们还会通过网络了解他们生活学习以外的世界。当他们心中有疑问待解时,也会通过互联网便捷地查看,找到问题的答案。

正因如此,互联网中丰富的信息也就成了他们脑洞的支撑,繁杂的信息,很容易激发出他们创作的灵感,所以写出趣味十足的打油诗就不稀奇了。

网络资源确实能丰富学生的见识,可家长也要把握好度

当然了,网络是把双刃剑,即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

小学生毕竟是处在认知发展还不够成熟的阶段。他们对于网络上的信息,很难做到明辨是非与真假,他们吸收了有益知识的同时,也很可能吸收到糟粕。

所以这就需要家长做好引导,帮助孩子把握上网、用网的尺度了。有些时候,还需要开启“青少年模式”以净化网络搜索或推荐环境。

同时,家长们从健康的角度出发,也应该帮助学生把控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的时间,避免影响学生的视力和休息。

结语

央视名嘴朱广权因在主持节目时惯用打油诗而走红,可谓是打油诗在现实中的最佳应用。所以说,打油诗作得好,也是一种学识和文化底蕴的显现。

同学们如果觉得打油诗很有趣,并且热爱打油诗创作,不妨平时多读书,多丰富自己的见识,并勤创作勤练习,说不定下一步朱广权就是你。

今日话题:你如何看待小学生们创作的打油诗?觉得搞笑吗?

0 阅读:20

悲欢与余生

简介:悲欢与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