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告诉你:手术前,你一定要问清你的手术医生,这4个问题

李可乐知识分享 2024-06-26 11:01:00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做手术前患者要做什么准备,询问医生什么呢?”

张先生下周准备做手术,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不知道到时候该询问医生什么,自己作何准备,毕竟,在身体上动刀可不是一件小事。

在多方查询之后,张先生这才明白了手术前需要做的准备,以及进行手术前,一定要问清手术医生的4个问题。

进行手术的外科医生和医院是否适合你?进行手术前你一定要了解

医生的资质和医院的手术水平是决定了手术成败的关键,如果不进行详细背调了解,很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问题。

例如,某些整形医院在进行手术前,不进行医生和医院的背调,手术很容易出现问题,导致整形不成功,遗留一堆后遗症,给未来生活埋下炸弹。

首先,你可以在手术前询问医生对手术的训练情况。医生是从何处学习到如何做这个手术的。

通常情况下,外科医生应当具备相关的执照和资质,类似的手术医生曾经主刀过几次,如果有多次主刀且成功的经验,证明这个医生医术值得信赖,在手术过程中也能放下心来,失败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是特殊类型的手术或者手术中需要使用特殊的技术,就像激光或者机器人手术,这种不需要开刀的手术,病人应该了解其相对于传统手术或技术的优点,随后再询问医生使用常规手段的训练和经历,以及使用新手段的经历,对自己即将进行的手术进行详细了解。

做好这项问题的询问后,基本上能了解到医院和医生的水平,进一步了解到自己手术成功的概率,减小手术前的焦虑,保证手术进一步开展。

总之,这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准备,尤其对那些要进行大型手术的人来说,询问医院和医生的资质很重要。

手术前,需要询问医生的第二个问题:手术使用什么样的麻醉方式?

第一项问题询问完后,病人可以开展下一项行动——和主刀医生讨论一下麻醉方式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在询问完这个问题后,医生会将各类麻醉效果以及不同手术使用的麻醉方法进行简单的解释,还会根据手术需要与病人商量应当使用的麻醉方式,以下这几种都是常见的麻醉方法。

1,局部麻醉药

最常使用的局部麻醉药是利多卡因,它能够阻断感觉神经的传导,使局部区域暂时失去感觉,以至于注射部位的局部神经被暂时麻醉,但患者的意识是清醒的。

这类麻醉主要使用于各类小型外科手术、牙科手术,以及其他需要局部麻醉的医疗程序。

2,全身麻醉药

全身麻醉药分为吸入性麻醉药和静脉麻醉药两类。吸入麻醉药是一种挥发性液体,主要经由呼吸道吸入,通过肺泡CAP膜弥散入血,吸收后发生由深入浅的麻醉。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当吸入后,溶于神经细胞膜纸质层,产生一种冰冻作用,致使神经细胞内出现干扰,无法顺利的运行,短暂的静止。

市面上广泛使用的麻醉药主要有异氧烷和恩氟烷,使用后麻醉诱导气短,苏醒快,麻醉的深度易于调整,肌肉的松弛型较好,患有心肌疾病的患者推荐使用,不会增加其敏感性。

而静脉麻醉药是一种降低脑血流量、脑代谢和脑消耗量的注射型麻醉药,在麻醉期间不升高颅内压、但会抑制呼吸,镇痛的作用和肌肉松弛的效果较弱,甚至,有可能又发后头和支气管痉挛。

通常情况下,静脉注射药主要在临床上用于诱导麻醉和基础麻醉,患有支气管疾病和哮喘疾病的患者明令禁止使用。

常见的静脉注射药有氯胺酮、丙泊酚、依托咪酯等,就拿氯胺酮来说,它作为一种分离麻醉药,再进行麻醉时可以有效将意识和感觉感觉进行分离。

通过抑制丘脑和新皮质系统,选择性阻断痛觉冲动,继而使人丧失痛感意识,脑干及边缘系统出现意识模糊,短时间内的记忆确失,完成痛觉的消失,常用于小手术或烧伤、清创、植皮等手术。

应用全身麻醉药以后,人的意识是消失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睡了一觉”。

3、麻醉镇痛药

麻醉镇痛药的功能主要是减轻因疼痛而致恐惧紧张和不安情绪,包括阿片类镇痛药及非阿片类镇痛药,其中当属吗啡、哌替啶较为常见。

就拿哌替啶来说,它具有镇痛以及安眠的作用,可以选择性的抑制某些兴奋性神经的冲动传递、发挥竞争性抑制作用,致使疼痛感大幅度降低,术后的疼痛得到缓解。

但是,此种药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可能会出现外周血管扩张以及血压下降等情况。

4、骨骼肌松弛药物

骨骼肌松弛药物是麻醉辅助用药,是指在手术过程中为克服肌肉紧张手术困难,使用这种药物放松肌肉,达到控制呼吸,减小手术操作风险,辅助手术顺利进行的药物。

现在所采用的全身麻醉药均为对人体影响极小、作用可逆的药物,术后可经人体代谢完全排出,并不会对记忆力产生长远的影响。

另外,对于特殊的群体,如正处于发育期的孩子和衰退期的老人,医生会在手术处理时会格外重视。避免麻醉过程中出现不良影响。

至于麻醉手术后的认知功能损害或障碍,其实与病人基础病情和恢复情况有关,而与麻醉和手术操作不当造成的可能并不大。

随着科技医疗的发展,如今通过术中严密监测脑功能状态,用精准安全的麻醉管理方式和术后一系列的恢复策略,发生率正在大大降低,但是还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希望未来能全面解决该问题。

因此,在手术前患者尽量询问一下麻醉方式,避免因不知情出现意料之外的问题。

手术过程中的风险,在手术前一定要询问医生,这是手术成功的保障之一!

除了在手术麻醉方法上的了解,手术过程中的风险也不容小觑,在手术进行前,患者也要仔细询问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前有一个心理准备。

1.创面出血:

这是手术治疗过程中最常出现的一类风险,通常是指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生操作不当,或是病情突变的情况,导致手术过程止血不彻底,或者手术后缝合的线出现脱离,继而导致创面出血。

2.创面感染:

创面感染与创面出血不分家,在术后创面出血后,由于细菌侵袭伤口以及污染性手术等原因,可出现创面感染等情况。具体表现为创面红肿,疼痛,分泌物等表现,影响创面的顺利愈合恢复。

3.周围组织损伤:

这也是手术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损伤,医生在手术切除病灶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血管,神经,肌肉,骨骼等组织,可能造成功能障碍等情况出现。

4.术后愈合不良:

术后恢复过程,可能出现伤口疤痕,伤口疼痛等情况,影响后期生活工作,因此,在手术之前要清晰了解手术后的风险,避免影响后期工作安排。

手术进行前的第四问:术后或将有什么发生在你身上?

咨询医生术后将经历的痛苦以及如何最好地控制疼痛很有必要,相比于上述三个问题,这个问题直接关乎到手术后的康复进度。

通常情况下,手术后往往要在短期内限制活动或限制饮食。让医生知道你是从事何种工作,并且术后多久才可以重新开始工作。

术后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频率以及其症状?如果你出院后遇到问题,应该联系谁或者向谁寻求帮助?如果有需要,医生在什么时候是有空的?

此外,还要询问医生是否可以获得相关的材料让病人更了解所患疾病和即将进行的手术。

早在2015年,就有学者在《JAMA》杂志中表示:手术后多久恢复正常生活和手术的大小,手术对功能影响以及恢复不同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较小的手术脂肪瘤,纤维瘤切除,一般术后1~2天就可以恢复正常生活。比如较大的手术,比如脊柱骨折,开腹胃切除等,可能需要半年到一年才能恢复正常生活。

如果是较小的手术,比如小的划伤清创缝合,小的脂肪瘤或纤维瘤切除,这些小手术对身体影响不大,一般术后1~2天刀口无明显疼痛就可以恢复正常的生活,只要注意避免伤口沾水以及不进行剧烈活动即可。

比如较大的手术开腹胃大部切除,对消化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术后身体体能会有非常明显的下降。

腰椎骨折手术需要较长时间的卧床,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较长。这类手术创伤较大,恢复时间较长,对身体影响较大,要完全恢复正常的生活,一般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

总之,无论是小手术还是大手术,建议在开始之前询问清楚以上四个问题,全面了解手术前、中、后的关键点,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JAMA:手术前咨询医生——更佳问题有哪些?2015-02-10.

2.王学良.手术麻醉后有哪些注意事项[J].2021,(5):123.

1 阅读:1336
评论列表
  • 2024-08-17 17:00

    有病要治病,不要把抗病当治病,不要把掩盖症状当治病,成大病了动刀只是应急,成了残废后悔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