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朋友纯电车后,增程车主心生悔意,聊聊新能源车的选择困惑

田莉雅说车 2025-03-25 22:32:15

增程式汽车,曾经被捧上天的新能源“宠儿”,怎么突然就让老车主们悔得肠子都青了呢?

想当初啊,增程式汽车刚问世的时候,那可真是风光无限。这增程式汽车诞生的时候,就带着“可油可电”的光环。在那个时候啊,新能源车充电难、续航短就像两座大山,压得消费者喘不过气来。增程式汽车这个“可油可电”的特性,就像一把神奇的钥匙,一下子就把消费者心里的这两块大石头给撬开了。汽车品牌也抓住这个机会,把它营销成了“移动的加油站”,这招可真是绝啊。就拿理想汽车来说吧,靠着增程式汽车,那是成功地从困境中走了出来,走向了发展的康庄大道。这增程式汽车在当时那市场受欢迎的程度啊,就甭提了,众多消费者就像飞蛾扑火一样被吸引过去购买,好多汽车品牌也借着这股东风获得了发展的机遇,在市场上那认可度是相当高的。这就好比一个新出的产品,一上来就赶上好时候,又有好的营销策略,想不火都难,消费者那时候对增程式汽车的喜爱,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点就着。

可是啊,这事情往往就没有那么一帆风顺的。好景不长,这增程式汽车就开始暴露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了。

先说说这油耗问题吧。很多车主满心欢喜地以为买了增程式汽车就能省钱了,“有电用电,没电烧油能省钱”,这想法多美好啊。可现实却给了他们狠狠的一巴掌。一旦电池电量低了,增程器一介入发电,那油耗就像火箭一样“嗖”地就上去了。这就好比你本来以为捡到了个大便宜,结果却发现是个坑,这心里的落差可真不是一般的大。

再看看这纯电续航虚标的情况。就拿理想L6来说吧,官方宣传的数字看着挺美,可实际的纯电续航才110公里左右,这和消费者想象中的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啊。这对于那些上下班短距离通勤的车主来说,简直就是个噩梦。你想啊,本来想着纯电就能满足日常出行了,结果还得频繁充电,这多麻烦啊。这就像你去超市买东西,标签上写的一大包,结账的时候才发现分量少得可怜,你说气不气人。

和新一代纯电车一比,这增程式汽车的缺点就更明显了。咱先说说这充电速度,新一代纯电车有那厉害的800V技术,12分钟就能补充450km的电量,这速度就跟闪电似的。可增程式汽车呢,就拿理想L6来说吧,不到200公里的纯电续航有时候都要充好久,这对于长途自驾的朋友来说,补电的时候可太不方便了。这就好比人家跑马拉松能迅速补充能量继续跑,你却跑两步就得休息半天补充能量,这差距可不是一点点啊。

还有这电池衰减问题,增程式汽车的电池因为续航次数太多,循环寿命导致健康度下降得特别快。用了一两年之后,纯电续航就越来越短了,这就像人的身体一样,一开始生龙活虎,没几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这行驶质感也有很大的差异。在纯电体验下,增程式汽车没什么问题,可一旦速度上来,增程器介入之后,那驾驶体验就像你正在看高清电影突然卡了一样,特别割裂。高速超车的时候,电量不高,增程器拉高转速,车内又吵动力又弱,这就像你开车的时候突然有人在旁边敲锣打鼓一样,让人特别烦躁。

我自己也有试驾朋友纯电车后对比自己增程车的体验,那差距真的让我都有想换车的冲动了。我问了身边不少车友,他们也都有类似的经历,有增程车后转而换车的情况还真不少。这足以说明增程式汽车在现实使用中确实存在不少让人难以忍受的问题。

这里还有个事儿得提提,这增程式汽车啊,刚研发的时候,汽车企业和科研机构可没少下功夫,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呢。就盼着它能弥补传统燃油车和纯电车之间的空白,在新能源发展的过渡阶段成为主流车型。当时市场预期可高了,觉得这肯定是个好东西。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这预期就像泡沫一样,慢慢就破灭了。这就好比你满心期待地种下一颗种子,精心浇灌,结果长出来的却不是你想要的果实,那种失望可想而知。

老车主们的后悔也让增程式汽车在二手市场的保值率大打折扣。这就像一个人犯了错之后,名声就臭了,东西也跟着不值钱了一样。一辆购买时价格20万的增程式汽车,使用两年后可能只能卖到10万左右,可同价位的纯电车或者燃油车却能卖出15万以上,这差距就像一道鸿沟。

增程式汽车的维修成本也是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它的发动机和电机系统太复杂了,维修的时候得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人员。而且啊,市场上保有量又相对少,零部件供应和维修的人工成本都增加了。就比如说增程式汽车的发动机故障维修费用可能比同品牌同价位的纯电车发动机维修(这里指增程车中的发动机)要高出30% - 50%。这就好比你买了个高级的小众电子产品,一旦坏了,维修的钱可能比买的时候都心疼。

还有这增程式汽车的保险费用,也不低啊。因为它既可以加油又可以充电,保险公司把它归为特殊车型,风险评估的时候就会想得更多。通常情况下,增程式汽车的保险费用比同价位的纯电车要高10% - 20%左右。就像一辆20万左右的纯电车保险费用可能为3000元/年,同价位的增程式汽车保险费用可能达到3300 - 3600元/年,这就好比同样是吃饭,别人吃盒饭,你却只能吃加餐,还得花更多的钱。

在极端天气下,增程式汽车的性能表现也让人不太满意。寒冷天气里,电池活性降低,纯电续航大打折扣,增程器启动也可能出故障;炎热天气里,散热会影响增程器工作效率,进而影响车辆性能和舒适性。就像人到了不适合的环境里,身体机能就会下降一样。

说到这儿,我想起一句话“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增程式汽车当初被寄予厚望,可现在却问题频出。对于消费者来说,在购车的时候可得好好考虑考虑。如果是那种不赶时间,出门就像游牧民族一样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充电的,纯电车那是相当不错的选择。现在像极氪001、小鹏G9、智己LS6等主流纯电车,800V高压快充技术,十几分钟就能补充几百公里续航,充电效率高,驾驶体验好,行驶还安静。当然了,如果对驾驶体验、油耗不太在意,家里又有充电桩能随时充电的,增程车也可以考虑考虑。虽然跟纯电车比起来体验差一些,但在家充的情况下也能凑合着用。这增程式汽车就像是新能源车里的“老干部”,虽然现在有点跟不上纯电潮流了,但要是你佛系开车,不计较那些问题,也能凑合着用很多年。不过一旦你试驾了纯电车,估计就会像变了个人似的,心里老惦记着换车了。

总的来说,增程式汽车的现状给汽车企业和消费者都提了个醒,汽车行业的竞争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适应市场需求,不断改进,才能在市场上立足。

0 阅读:33

田莉雅说车

简介:分享汽车知识,传递正能量,求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