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海庆律师事务所解读---看电影拍照发圈,真的会违法吗?

山河入梦吗 2025-02-07 09:27:10

在电影院里,当看到精彩绝伦的画面,不少人都会下意识地掏出手机,“咔嚓” 一声,记录下这一瞬间,随后分享到朋友圈,和朋友们分享这份观影的快乐。就像陈女士在杭州观看《哪吒 2》时,就拍了几张电影画面发朋友圈,她以往看电影也常这样做,可这种看似平常的行为,却暗藏法律风险。

从法律角度来看,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作品,受到《著作权法》的严格保护。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解释道,观众在影院内进行电影录屏,实际上侵犯了著作权方的复制权。因为电影的复制权归属于著作权方,未经授权的录屏行为,相当于私自复制了电影内容。而如果将这些录屏内容发布到互联网上,让更多人能够在线观看,那就侵犯了著作权方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旦发生这样的侵权行为,著作权方有权要求侵权人立即停止偷录和传播电影片段的行为,并且消除已经造成的不良影响,以此防止侵权行为进一步扩大,给著作权方带来更大的损害。如果偷录者的行为导致电影潜在观众减少,影响了电影的票房收益,著作权方还可以要求其赔偿相应的经济损失。若损失难以确定具体数额,则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范围。

浙江伦和律师事务所王逸芸律师进一步分析,在影院拍摄电影片段是否违法,要分多种情况来判断。首先,以盈利为目的,在影院中私自拍摄形成 “枪版” 电影资源,并向不特定群体传播,这是典型的 “盗摄” 行为,毫无疑问是不合法的。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电影制作方的经济利益,扰乱了电影市场的正常秩序。其次,即便没有盈利目的,但录制长视频甚至是完整版的电影,并向不特定公众传播,这种行为构成了对电影实质性内容的替代,同样会影响电影的正常传播和市场秩序,导致版权方利益受损,也极有可能构成侵权违法。在情节严重的情况下,侵权者甚至可能涉嫌侵犯著作权罪,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那么,大家日常看电影时拍一两张照片发朋友圈,这种行为是否违法呢?这要看是否在合理使用范围之内。如果仅仅是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将拍摄得到的照片或录像保存于拍摄设备中,仅供个人留念、欣赏,未通过任何渠道传播,这种行为属于合理使用范畴,不会构成侵权。但如果将少量、非关键内容的摄屏照片作为配图,以发表评论、分享感受为主要内容,发布在互联网上,由于并非是对原作品的完整展示,不会导致著作权人对其作品无法正常使用,也不会对原作品形成市场替代,同样不构成侵权。

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影产业促进法》第三十一条明确规定,未经权利人许可,任何人不得对正在放映的电影进行录音录像。电影院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此类行为,有权予以制止,并要求拍摄者删除相关内容;若拍摄者拒不听从,工作人员有权要求其离场。一般来说,影院为了维护片方利益及观影秩序,往往会在 “观影须知” 中明确禁止观众有拍摄、录音、录像等行为。如果观众在观影过程中违反规定进行拍照,不仅违反了相关法律,还构成了违约。若因此对影院造成损失,拍摄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所以,当我们走进电影院,沉浸在电影的精彩世界时,一定要时刻牢记相关法律法规和电影院的规定,做到文明观影。不要因为一时的疏忽或者对法律的不了解,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让观影这件原本愉悦的事情蒙上阴影。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