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八路军师长募捐,一地主老财伸出五根手指,当场惊呆众人

寻新的希望海 2025-02-13 09:27:12

1937年下半年,正是全面抗战的重要防御阶段,我国非常需要打几场胜仗来提振军心民心。打仗是需要钱的,虽然签了“三八协议”开始合作抗日,但是蒋介石在编制上耍心眼,给的军饷非常少。

尤其是编外的独立师独立团,几乎全靠自己解决。当时,正是困难年月,普通老百姓哪有什么粮食金钱,地主老财倒是有,但他们的名声可是坏得很,能舍得拿钱出来?

杨成武晚年写了一本回忆录,书中说起一个地主老财是大好人,大家出门募捐时,老财主一伸手便惊呆了所有人。这个老财是谁?他又捐了多少呢?

八路军募捐

合作抗日,蒋介石只给了八路军三个师的编制,随着不断的发展壮大,便逐渐多出来不少编外力量。

1937年10月,八路军的115师独立团北上抗日。这一路还比较顺利,经过驿马岭伏击战、冯家沟伏击战等数次战斗后,获得了很大成功。不但歼灭了数百的日伪军,缴获了不少物资,还一口气收复了涞源、广灵等7座县城。

这样的胜利,实在是鼓舞人心,自从打胜仗的消息传开后,便有不少年轻人找到115师独立团,纷纷要求参军打鬼子。正是用人之际,来一个收一个,短短20天,就收了几千新兵。

八路军的主力团,一般也就是两三千人,因为突然有大量新兵加入,导致这个团的人数,直接突破了七千。那没办法,只能升级扩大编制,独立团由此变成了独立1师,团长杨成武,也跟着直接升了师长。

杨成武

本来,独立团就是编制外的,蒋介石不给一分钱,这如今又多出来几千人,要供养着实费力。当时老百姓的觉悟都很高,但老百姓穷啊,思来想去,杨成武决定还是按聂荣臻说的法子,看看能不能找地主老财们挤挤油水。

一共收复了7座县城,可以每个县进行单独动员。但大家以前也没有打过交道,为了表示友好并且吸引大家主动前来,杨成武就决定在涞源县城摆个宴席,开一个士绅座谈会,招待这些土豪老财们。

在此之前,已经组建了数百人的宣传队,下到各县各镇,去宣传抗战救国的思想,以及让人们了解八路军,同时,还成立了抗日救国会,多渠道进行宣传和吸收爱国志士。

八路军打了胜仗,宣传又到位,请帖发下去,到了这一天,士绅大户,一共来了几十个。

地主老财

虽然是战乱年代,但地主老财们,各个的穿着还是比较体面。只唯独有一人,穿着一身破旧棉袄,补丁摞补丁,在冬日的瑟瑟寒风中,他就像刚遭了什么灾一样。

杨成武看着,不由有点怀疑:难道是请帖送错了?又不放心,悄悄找人打听,没想到竟是这县里最有名的大地主王莆,还开着皮货庄。

大地主穿成这样,什么意思?难道是哭穷拒绝募捐?杨成武的心里有点担心,宴席之间,特地端着酒杯来打探虚实。

“王老板,您今天这身打扮,可真是独树一帜,让人看了眼前一亮。”

看到杨成武过来,王莆也忙端了酒杯站起来,挠了挠乱草窝一样的后脑勺,笑着说:“我就喜欢这样穿哩-----”

这个王莆,家财万贯,却吝啬之名远扬,他若是完全不配合,恐怕其他人看了,也会有样学样。杨成武与他聊了一会儿,但心里还是直打鼓,因为这黄莆真是吝啬到家了,连话他都舍不得多说几个字,一时也拿不准他的态度。

杨成武

因为是战乱时期,八路军又不富裕,因此这次宴席,也不过是两荤两素的四菜一汤。便是这样的宴席,也算是很不错了,很快便被吃完了。接下来,坐着喝茶,杨成武就给大家讲起抗日救国的重要性,以及八路军的抗日政策。然后,号召大家为国贡献,有钱的出钱,有粮的出粮------

众人提起八路军,那是交口称赞,说到出钱出粮,却一个个不敢吭声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干瞪眼。开口说不拿,不支持抗战也不对,说拿?又心疼又不知道出多少合适。

就在大家干瞪眼的时候,一直话很少的王莆,却突然站了起来。

他环视一周,然后深吸一口气,好像做了一个艰难且重大的决定。然后他说:“虽然我是个生意人,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能上阵杀敌,我也应该捐点银钱,以支持抗战大计。我决定,捐这么多-----”

说着,他伸出了自己的5根手指。

慷慨解囊的地主老财

这是多少?500?5000?王莆吝啬是出了名的,他该不会出50吧?

大堂内,鸦雀无声,人人都屏住一口气,等待王莆宣布结果。

王莆环视一圈,然后缓缓说道:“我捐5万大洋!”

一句话出口,将众人惊得目瞪口呆!

要知道,在当时,一块大洋能轻松搞定几百号人的一顿早餐,蒋介石给我军的军饷,一共也不过三五十万。这5万大洋,够一个师花销一个月了,放在今天,一块大洋有差不多三五百元的购买力,这就相当于一两千万人民币了。

随便捐一下2000万,王莆这么有钱吗?

王莆,原来也是穷苦人出身。清末义和团运动,改变了他的命运,因为他的父亲在机缘巧合下,竟然救了一个传教士,这个外国人,给了他家不少银元。王莆因为家里穷,没上过学,但他却吃苦耐劳,还很会做生意,这笔本钱,在他的手里,不断的积累翻倍,让他成为了这涞源县里的首富。

王莆有多少钱大家不清楚,但5万大洋,于他来说,也绝对是壮士断腕的牺牲,绝不是小数。平常那么吝啬,饭不舍得吃饱衣服破破烂烂,他真的如此大方?

面对大家震惊又有几分质疑的表情,王莆解释说:“读书人有一句话说得好,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即便是再富有,鬼子若打过来,连命都没有了!有钱也是白搭。所以,我们一定要支持抗日啊!”

抗战募捐

王莆的慷慨捐赠,让底下议论纷纷,有人说他根本就是吃错了药,也有人说没想到他勤俭节约竟如此有大局观念。

看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明显是还在犹豫,王莆又继续说道:“今天你不舍得拿钱支持抗日,明天鬼子来了,钱也是被他们抢走。与其便宜鬼子,为什么不捐给部队,他们还能保护我们。沦陷区有多惨,你们没听说吗?国难当头,大家一定要清醒啊!”

抗战募捐

王莆的话,说得大家面红耳赤只觉羞愧,王成武见状,赶紧带头鼓掌。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大家开始纷纷走出来捐赠,一千两千三百五百,每个人都出了自己的一点心意。

因为王莆的带头作用,这次涞源县的募捐非常成功,消息,很快也传播开来,也让其他县的士绅地主,受到了感染。几十公里外的灵丘县,有一个大地主孟凡堂,他在听说此事以后,一下子就捐出了100多担粮食,还捐出了已经存放70多年的,一大缸老陈醋。

王莆的捐赠,也远不止5万大洋,杨成武后来在回忆录中还写道:“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王莆是我的金库,每次见他,总感觉他口袋里除了银子,还能掏出一支师-----”

抗战募捐

1937年8月,八路军刚改编成立时,不过才区区四万多人。到1940年,百团大战能出动105个团共40万兵力,到抗战结束时,更是达到了百万之众。

八路军的壮大,在于他们英勇善战,在根据地轰轰烈烈大生产,但老百姓的募捐,仍是重要的收入,尤其是在前期。

在最艰难的岁月里,许多普通的老百姓,也都尽其所能为抗战添砖加瓦,今日的盛世中国,有他们的一份贡献。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