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了,一般村里都要给村民发放福利,一来彰显村领导对村民的关心爱护,二来能够把村民紧紧的团结在村主干周围,以利村里的各项工作开展。所以说村里发福利是衡量一个村支书,在村民心中有多么敬仰的一个重要标志。
我们镇里有这么紧挨的两个村子,用鸡犬之声相闻,人喊马嘶相听,可以说毫不夸张。所以说两个村子的风吹草动,人们立马知晓。
两个村子的村民对其它事不太上心,唯有对村里发放福利情有独钟。议论纷纷。

西南的村子,和西北的村子人口基本齐平,地理位置环境处在一个水平线上,面积西南的村子略比西北的村子大一些。
集体经济条件两个村子基本处于一个水平线上,无厂矿企业,无傍县域郊区优势,属于偏僻边远山区。
但是在对村民发放福利上,两个村子却是大相径庭,让人刮目相看。西南的村子,一年发放三次福利。端午节、中秋节、春节。
端午节发放福利为:棕叶、糯米、粉面、红枣、白糖、白面、大米、食用油。
中秋节:苹果、香蕉、白面、大米、食用油。
春节:白面、大米、食用油、猪肉、方便面。

在这里要给大家说明的是,其它村里即便发放福利也是象征性的发放一些。一般都是以户为单位发放。但是这个村子一年发放三次,均是以人为单位发放。家里有几口人,就发放几口人的份额。
西南的村子情况就截然不同,对村民发放福利是有一年没一年,全凭村支书的感觉,心血来潮时,大手一挥,今年给村民发福利,村民高兴的不得了,以为像西南村一样,一人一份,结果正式发放,一户一份,也只是有面无米油。村民高兴得有点像麻雀跳在谷糠里,空欢喜一场。
如果村支书心平血稳,不急不躁,那么任凭村民鼓于呼,我这里照样按兵不动,铁公鸡一毛不拔。那么发放福利就是公鸡下蛋,不可能的事了。

虽然给村民发放福利,不可能全部解决村民吃饭穿衣大事,但是多多少少总能起到安抚民心,树立领导威信之大事。
一个村领导要想在村民前有威信,有号召力,让村民贴心跟你走,说实话,除了本人的魄力,还要让村民得到一点实惠,因为普通老百姓和领导的想法就不在一个频道上。领导要的是威信,村民认可,村民要的是甜头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