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年,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超过美国

安安小小姐姐 2025-03-08 21:21:40

大力银发经济,看起来是缓解老龄化的尝试之一,其能够取得的效果,或许只有时间才能给出答案。

不管是民间还是官方,大多认可的观点是:老龄化并不可怕,老年人中,很大一部分有充足的积蓄。考虑到劳动力年龄段人口比重的变化,哪怕深度老龄化,在当下的中国,也并不是一件值得特别关注的大事。但是,如果老龄化同时叠加其他的因素,比如少子化、比如人均收入水平仍远低于发达国家,比如消费占GDP的比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等,比如养老保险制度的多轨制等,其影响就不同了。于一部分人是幸运的(所谓朝气蓬勃的老年人是也),于另外一部分则是灾难性的(农村就业人口中,60岁以上所占比重很高,所谓从出生到死亡,工作不停息)。作者认为,银发经济只是一个产业,并不是解决老龄化的根本,毕竟一个正常的社会,老龄化和老人的待遇,取决于当下劳动力人口的比例与待遇。当然,老龄化还有其他负面的影响,比如在与主要经济体的竞争中,老龄化程度更高的经济体,会处于不利的一方。这种现象的典型,你可以在网络上找到一张图片:美国航天人与中国航天人的对比,便是这种影响力的结果之一。据作者对《世界人口展望》数据的分析显示,在过去半个世纪,我国老龄化的速度(60岁以上人口所占比重),要远快于其他主要的竞争对手。

1972年,我国大约6%的人口在60岁以上,与印度、尼日利亚并不多大区别,远低于美国的14%。到2024年,印度60岁以上人口的比重为11%,我国则上升到20%,只比同期的美国少3个百分点。按照比较乐观的预测,到203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26.4%,略高于同期美国的26%,又远高于同期印度的12.6%和尼日利亚的5.1%。有网友问,尼日利亚何德何能,能与我国放在一起对比?答案是:尼日利亚未来几年的出生人口数量,很可能会超过我国。图表中,我们列举了我国重要人口政策的执行时间,老龄化的提速,看起来与人口政策的执行是同时发生的。美国老龄化,在2000年以后也有明显的提速,这与二战后婴儿潮出生人口达到60岁有很大关系。综合来看,我国老龄化的提速,是婴儿潮和人口政策叠加影响的结果,其产生的影响力,要明显大于美国单一因素的影响。

0 阅读:24

安安小小姐姐

简介:用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各类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