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拂晓佳人不在,柳永仅仅数笔勾勒离情到极致,引出千古绝唱

资深人士说文史 2024-06-17 17:33:48

柳永是北宋词史上一个重要的词人,也是中国词的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人,而《雨霖铃》则是他一生所作词中的经典,同时也是婉约派诗词难以超越的丰碑。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诗人,词人,最开始总是绕不过功名二字,柳永也是如此,但亦如众多的词人一般,自身的淡雅容不下官场的喧嚣,他终是与功名无缘,就算在宋仁宗年间他也曾举式入榜,可也因为一句“忍把浮名,换做浅酌低唱。”宋仁宗便是大手一挥,对左右说道:“此人还求浮名做甚,且去浅酌低唱,作词去吧。”便是将他从金榜上除名。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仕途失意,情人离散,经历种种白衣卿相也有落寞之刻,而至苦之境易生臻至之词,《雨霖铃》便应运而生。

且看上阙,先写恋人依依不舍相别的画面,我们先看前三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白描的手法入题,以寒蝉发出凄切悲鸣这一普遍意象点明时节是深秋已末初冬将至,对长亭晚这四个字点明地点和时间,长亭是都市中间离城市较远的地方,是宋朝人用来送别行人故友的地方。

骤雨初歇点明片段,将无限的时间缩短至一瞬,所以他仅仅用三言十二字便勾勒出了一幅黄昏雨歇的萧杀秋景,而就在这种凄切的环境下一对恋人被迫的分手了,骤雨初歇不仅仅是雨更是这对恋人的缘分,雨停,灯灭,船行,缘尽。

下面他又写“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都门在宋词里特指京城,京城外的小店里,被迫分离的二人喝着离别的酒,二人依依不舍,但无奈酒已喝完,船家也催促着要离开,二人喝酒也喝不痛快。随后他又给了两位恋人一个离别特写“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两个人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有千言万语想对你说,但看着看着都化作了点点相思泪,手拉着手竟然一个字都讲不出来,感情已经到了极点,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念”字之前实写二人分别之景,一个“念”字领起下文转为虚写自然而流畅。他想着你这一走,便是要消失在千里烟波的江面之上,暮云尽洒在楚天的江面宽阔但更显悲凉,“楚天”点明地点在南方,千里烟波照应兰舟催发,是男主被迫与女友分手相别。

词人巧妙的用白描的手法,按照时间顺序,以特写的镜头,不借助一句语音,将分别之景刻画的生动形象,有着极其强烈的感染力。

下阕写离别后的场景,“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从刻画二人分别之景升华到所有有情人的分别中去,跳出了上阙固定的镜头。然后有了第二句,那能忍受这冷落的深秋,照应上阙寒蝉,进一步点明了深秋,而深秋自身就是萧杀于凄凉的,深秋时的分别更是令人伤感。

紧接着便是千古名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又是虚写,虚写自己痛饮后清醒过来,恍然四顾不知身在何处,回望天地只看到了杨柳抚岸,残月晓风。

就当大家都以为柳永要刻画二人分别之后的场景之时,他什么都没写,他就写了三种意象,岸边杨柳,江边晓风,天边残月,这是作者想象之中拂晓之景,用用他描绘刻画了一对恋人刚刚分别的离别之苦,而“酒醒”又照应了上阙的“都门帐饮无绪”浑然一体,酒醒之时故人不再,只剩下杨柳晓风和残月相伴,只剩下自己孑身一人。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从此刻开始“经年”二字写出时间流逝,一眼万年一去就是好多年,什么时候相逢何时相见,都是遥遥无期,既然相会无期那这杨柳岸,晓风残月的美景与良辰跟没有又有什么区别?之后遇到再美的景再好的景都没有心情去赏了,他曾沉醉功名,留恋在仕途的青云路上,到头来尽是镜花水月大梦成空,自己还是孑然一身,那这一路的美景岂不也是虚设?

前面寥寥数笔写了,热恋之人分别之景,分别后对来日的设想,将融情与景运用到了极致,以杨柳岸,晓风残月描绘出无尽的离别之苦,那么情到深处的柳永又该如何为整首词收尾呢?

最后两句“纵有千般风情,更与何人说?”

离别之后千般风情万般思绪,和谁去说呢?二人离别以前是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分别时是暮霭沉沉楚天阔,分别后是杨柳岸,晓风残月,那在一切都沉淀下来之后呢?只剩下了无法言说的往事与思念,只剩下了满肚的愁情别绪。

所以柳永的词把中华大地无数热恋情侣无奈分别时的情感描绘的淋漓尽致,而大部分的情感又是通过景物来传达的不管是是写还是虚写,景物意象都是柳永词中的重点,他用景物带来的情感勾勒自己想要诉说的感情,以情待人以景代情,但在最后结尾诗人宕开一笔直抒胸臆,像是一个忍受很久的人突然间的爆发一般有力,前文所积蓄的势在这一刻爆发开来,直接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感人肺腑。

柳永的《雨霖铃》是一个流传百年的经典之作,因为他感染了古今中外所有有着相同离别苦的人们,他们都是在经历了无奈的离别之后,满心的愁苦无处言说,满心的悲愤无处倾诉,忽然他们从一行行文字之中读到了自己的情感,仿佛有了另一个人懂他们,这是情感的共鸣,柳永将这种离别之情刻画的淋漓尽致,所以他才成为了千古名篇。

而一个好的作品必然要经历时间的沉淀才能历久弥香,而离别之情是十分难以刻画的,直白的去刻画显得毫无生气流落俗套,太过雕绘则显得矫揉造作强说愁苦,而柳永却用了非常巧妙的笔法,将这种情融进景物之中,让情感自然流露细腻而深刻,而这首词也得以流传千年,让后世之人每每览起,都能被那种淡淡的离情所感染。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