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苏联第一次全集版插图,揭开隐秘的小说细节

文学私秘 2024-12-15 09:07:07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4年版全文插图

2023年,位于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举办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展览。

曾经,这个博物馆门可罗雀,但随着《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俄罗斯的悄然升温,博物馆又开始了人头攒动。

博物馆介绍,2004年是最后一版奥斯特洛夫斯基作品出版的时间,之后长达15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没有再版,一直到15年之后的2018年开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重新受到了出版商的青睐,两年内,出版了三个版本。

这预示着俄罗斯人在国有危难的紧急关头,重新想起了保尔及保尔身上的英雄意志。

莫斯科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统计,《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有33种版本的插图。

从1932年出版的第一版开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配有插图。第一版仅出版了第一部。

1932年第一版仅仅是第一部的内容

1934年,第二部出版。

同一年,也就是1934年,第一部、第二部合在一起出版,可以说是《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第一次全本面世,这一版又配置了与第一版不相同的插图。

1934年版分第一部、第二部,可称之为全本

这些珍贵的插图,其实记录着苏联文化的时尚与走向,铭刻着时代的感知与认知,可以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演变史,与苏联文化的发展与嬗变紧密相关。

笔者之前曾经介绍过苏联版《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业已达18位。

但笔者因为多是通过网络爬梳搜集资料,渐觉后继乏力,在越来越感到难以进行下去的时候,上海收藏家归琪先生慷慨相助,提供了他收藏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藏品中的插图图片,使得我们能够看到更多的在网络上几乎难以一窥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稀见插图。

上一次,笔者转发并介绍了苏联1932年第一版的插图,全部来自于归琪先生的赞助,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同样由归琪先生提供的1934年的全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

1934年第一部

1934年第二部

这版插图的画家是:米哈伊尔·叶菲莫维奇·戈尔什曼。

戈尔什曼

俄文名为:Михаил Ефимович Горшман。

他还有一个笔名:Мендл Хаимович Горшман,译成:门德尔·海莫维奇·戈尔什曼。这个笔名与他是犹太人身份有关。他的妻子也是犹太人。

戈尔什曼

戈尔什曼1902年生于明斯克,1972年在莫斯科去世,享年70岁。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1934年第一部、第二部合在一起的全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插图:

第一幅:餐厅盛况:

小说里对保尔的故乡有这样的交代:

——有六条铁路通到这个枢纽站。车站总是挤满了人,只有夜里,在两班火车的间隙,才能安静两三个钟头。这个车站上有几百列军车从各地开来,然后又开到各地去。有的从前线开来,有的开到前线去。从前线运来的是缺胳膊断腿的伤兵,送到前线去的是大批穿一色灰大衣的新兵。

保尔在食堂里辛辛苦苦地干了两年。——

这里在背景进行介绍的时候,实际上隐藏着一个重要的时间过渡期。小说里通过对环境的一段客观的描述,实现了时间的递进。

在1976年版本中,是“五条铁路”,后来黄树南的译本改成了“六条铁路”。

这幅画的前景中,可以看到开往一战前线士兵喧宾夺主,端着盘子的保尔反而被压到后边去,难以发觉,很难想象,这会是小说的插图。

第二幅:人人拿枪

游击队撤走后,把枪支发给了市民,小说里描写道:“今天城里非常热闹,不同往常。这一点他一下子就发现了。一路上,拿着步枪的人越来越多,有的一支,有的两支,还有拿三支的。保尔不明白是怎么回事,急忙往家走。”

小说里是通过保尔的视角看到游击队发枪之后、人人拿枪的奇景,插图中变成了一个纯粹客观的图景,把无关紧要的路人作为画面主体,同样有喧宾夺主之感。

第三幅:钓鱼共读

小说里的经典场景,保尔钓鱼,冬妮娅拿着书,与保尔初次结识。小说里描写她的打扮:“她穿着领子上有蓝条的白色水兵服和浅灰色短裙。一双带花边的短袜紧紧裹住晒黑了的匀称的小腿,脚上穿着棕色的便鞋。栗色的头发梳成一条粗大的辫子。”

可见她扎的是辫子,但插图里却是蓬松着头发,似乎并没有按照小说里的设计来造影啊。

第四幅:虐犹惨状

小说里在这一部分写道:

——他们(犹太人)两个把萨洛梅加从门口推开了。萨洛梅加赶紧从腰里拔出手枪,恶狠狠地用铁枪柄在佩萨赫白发苍苍的头上敲了一下。老人一声不响地倒下了。

屋里的丽娃仍在呼号。

匪徒们把疯了的托伊芭(犹太老妇人)拖到街上。凄厉的叫喊和求救的呼声立刻在街心回荡起来。——

插图表现了彼得留拉麾下凌辱犹太人家庭的悲惨一幕。

第五幅:保尔出手

保尔救人的场景,是小说里的一个著名的段落,但这一版插图,错过了最激烈的交锋阶段的戏剧性巅峰,表现的是救人之后的状况,对应于小说里的这一段描写:

“(敌人士兵)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还是那双强有力的手,把保尔从地上扶了起来。”

第六幅:土牢温暖

保尔关入土牢之后,遇到了一位不幸的女子,两个人同病相怜,几乎逾规越矩,幸亏保尔想到了冬妮娅止住了心猿意马。

这个女孩后来到一个奸商家里打工,当谢廖沙带着红军去搜索藏匿的财宝的时候,是这个女孩提供了情报,把奸商的财宝一网打尽。变相地,这个苦命的女子,也以自己的方式投身了时代的滚滚洪流。

这一段可对应小说里的下面描写:

——保尔没有睡,他一连几夜都翻来覆去睡不着。赫里斯季娜很同情他,唉,他太可怜了。……赫里斯季娜激动地低声讲起来——她尽情向身旁这个沉默寡言的难友倾吐自己的痛苦。他听着,什么话也没有说,只是把一只手放在赫里斯季娜的手上。——

第七幅:宣传遇冷

谢廖沙首次组织青年团宣传活动时,却遇到了台下的公子哥们、姐们的冷眼对待。小说里写道在台下“打扮得非常时髦的莉莎·苏哈里科和安娜·阿德莫夫斯卡娅。她们正旁若无人地同向她们献殷勤的男生交谈着。”

而在台上,当谢廖沙看到有一位青年要求入团时,他“高兴地笑了。他一下子冲到台中央。”此插图即表现了这一场景。

第八幅:军营读书

这可以说是最早呈现了保尔篝火前读书的经典场景,后来的同一主题的绘画,多少都是发源于此插图。

基布里克版本

小说里的相关描写如下:

——篝火的红色火舌抖动着,褐色的烟柱盘旋着升到空中。一群群蠓虫,躲开浓烟,慌慌忙忙地飞来飞去。战士们稍稍离开火堆,围成了一个半圆形。篝火在他们脸上抹上了一层紫铜色。

保尔把马鞍搬到火堆跟前,坐在上面,然后打开那本厚厚的小书,放在膝盖上。

当团长普济列夫斯基同志同政委一道骑马悄悄走近篝火时,他看见十一对眼睛正一动不动地盯着那个念书的人。——

第九幅:医院探访

保尔在基辅医院里治疗的时候,正在基辅学习的冬妮娅和好友特地到病房里去看望保尔。冬妮娅在各个版本的插图中露影的机会并不多,这一幅插图,还是表现了她对保尔的关切之情。

小说里对这一场景,是通过医院里的见习医生的日记来表现的:

——今天有人叫我到楼下的接待室去,那里有两个姑娘等着我。其中一个长得很漂亮。她们要看柯察金。她们的名字是冬妮亚·图曼诺娃和塔季亚娜·布拉诺夫斯卡娅。冬妮亚这个名字我知道,因为柯察金说胡话的时候多次提到过她。我允许她们进去看他。——

下面是第二部的插图。从第二部的1934年版的原文来看,与现在的版本,有较大的差距。第二部1934年版一开始表现了丽达的活动,有一段她的动作描写,而现在的第二部一开头就是丽达的日记,相比之下,把丽达在团省委的活动给略去了不少。

第十幅:丽达学习

这幅插图的内容,表现了丽达在团省委工作时参加活动的情况,但在现有的小说里已经没有相关的内容,被删去了。

这个版本中的这一段描写,不见现在的版本

我们可以从1934版本里的中文硬译的文字中看到,这一部分内容不见踪影了。

第十一幅:筑路相逢

保尔筑路时,朱赫来前来指导工作,师徒重逢,倍感亲切,小说描写的信息基本被移到插图中来了:

——保尔连铁锹也没有顾得放下,立刻向坡下跑去。他的两只眼睛在帽檐下热情地微笑着,朱赫来紧紧地握住他的手,握的时间比谁都长。——

第十二幅:归队遇困

保尔到团省委要求工作,现任领导一副官腔,支走了保尔,引起保尔过去的战友的不满,纷纷为保尔讨要说法。小说里对此有较多的笔墨描写:

——图夫塔的铅笔尖一下子折断了。他把铅笔摔到地上,但是还没有来得及回击保尔,就有几个人说说笑笑地涌进了房间。其中有奥库涅夫。大家见了面,又是惊又是喜,问长问短,简直没有个完。过了几分钟,又进来一群青年,其中有一个是奥莉加·尤列涅娃。她简直有点不知所措了,惊喜地握住保尔的手,久久不放。

后来的人又逼着保尔把他的情况从头到尾说了一遍。同志们出自内心的喜悦,真挚的友谊和同情,热烈的握手,亲切而有力的拍肩打背,使他一时忘记了图夫塔。

说到最后,保尔把他和图夫塔的谈话告诉了同志们。大家都气愤地嚷了起来。奥莉加狠狠地瞪了图夫塔一眼,到书记办公室去了。——

第十三幅:边境巡逻

苏波国境线上,保尔与营长骑马在边境线上巡逻。后边,可以看到界碑的标志,小说里描写:“这是一根削去了皮的粗大圆形柞木柱,深深埋在地里。柱顶上是一块铸着锤子和镰刀的铁牌。“

站在地上的巡逻士兵的穿着,小说里写道:“这个魁梧的红军战士穿着灰色的军大衣,戴着绿色领章,脚上穿的是毡靴。大衣外面还披着一件又肥又大的宽领羊皮外套,脑袋包在呢子的盔形帽里,很暖和。手上戴的是羊皮手套。那羊皮外套很长,一直拖到脚跟,即使在严寒的暴风雪天也冻不透。”

第十四幅:要求入党

列宁逝世后,保尔的哥哥与工厂的工人们要求入党。

第十五幅:战友堕落:

保尔去见筑路时的老战友杜巴瓦,但大失所望,发现昔日的战友沉湎在声色之中,小说写道:

——这时隔壁的门打开了,睡眼矇眬的杜巴瓦走了出来,站在门口。他脸色灰暗,眼圈发青,身上散发着刺鼻的洋葱味,保尔那敏锐的嗅觉还闻到了他嘴里喷出来的隔夜的酒气。从半开的房门里,保尔看见床上躺着一个胖女人,确切些说,是看到这女人的肩膀和一条光着的肥腿。——

第十六幅:保尔下棋

在疗养院,保尔通过下棋遇到了后来帮助甚大的挚友,看看小说里的相关描写:

——不久,疗养院来了一位高个子老头,他虽然五十岁了,看上去却非常年轻。他邀保尔下一盘。保尔没有想到对方是强手,不慌不忙地开了一个后翼弃卒局。列杰尼奥夫不吃弃卒,以挺进中卒相应。保尔作为“冠军”,有义务同每个新来的棋手都下一盘。下棋的时候,总有很多人围着观看。走到第九步上,保尔就发现,列杰尼奥夫那些沉着挺进的小卒在向他步步进逼。保尔这才明白他遇到了劲敌,悔不该对这场比赛掉以轻心。——

第十七幅:家庭矛盾

这幅插图表现保尔与未来的岳父之间的冷战:

——保尔第二次到丘察姆家,使这一家的矛盾激化到了极点。

老头子听说他来了,暴跳如雷,在家里大闹了一场。领着母女三人进行反抗的,当然是保尔了。老头子没有想到,妻子和女儿会给他这样有力的反击。从保尔来到那天起,这一家人就分开过了,两边的人互相敌对,彼此仇视。——

第十八幅:口授小说

一个热心的邻居女孩,帮助保尔记录小说。小说里的描写如下:

——亚历山大有一个十八岁的妹妹,叫加莉亚,已经在工厂的工人学校毕业了。这是个朝气蓬勃的姑娘。保尔让母亲跟她商量,看她是不是愿意帮助他,做他的“秘书”。加莉亚非常高兴地答应了,满脸笑容,热情地走了过来。她听说保尔正在写一部小说,就说:“柯察金同志,我非常愿意帮助您。这跟给我爸爸写枯燥的住宅卫生条例完全不一样。”——

画家自画像

戈尔什曼的插图算不上出色,问题是画家对人物造型没有对应作者的原型,看起来千人一面,缺乏个性化的人物塑造,与后期的令人印象深刻的小说插图相比,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插图的独创性与辨识度上存在的不足。

但并不是画家没有塑造各类人物的功力,主要原因还是小说出版时间在即,创作时缺乏充裕的生活体验,所以给人的感觉是闭门造车,急就章完成,自然无法与小说的丰厚内涵相匹配。

戈尔什曼在三十年代就为巴别尔的《骑兵军》画过插图,我们来看一看这个作品:

画家还为《远离莫斯科的地方》绘制了插图,但并不是我们国内引进版里的那套插图,目前国内版的插图由波德拉斯卡娅创作,波德拉斯卡娅显然后来居上,她的这套插图面世之后,戈尔什曼那一版的插图很自然地就被淘汰了。

我们先看一下戈尔什曼版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插图:

戈尔什曼版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插图

波德拉斯卡娅版的插图画的很漂亮,很有立体感,人见有爱:

波德拉斯卡娅版的《远离莫斯科的地方》插图

我们再看看戈尔什曼的一些其它美术作品:

戈尔什曼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插图,一些成功的部分,还是在日后被其它的现实主义画作保留下来,并有所增益,因此这个版本也有着它重要的插图演进过程中的推进作用。今天我们来看看这一版插图,也能够见识一下日后版本里未曾留意的叙事角落,可以更好地看清小说里的那些被人忽视的隐秘部分。

戈尔什曼插图

在收藏家归琪先生的赞助下,这是我们介绍的第十九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小说插图。

0 阅读:0

文学私秘

简介:文学是人学,关注人类的所有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