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岁的姜文站在镜子前,对着自己扮鬼脸。母亲的竹条在身后呼呼作响,他却笑得更欢了。
这个1963年生于唐山的倔小子,把童年过成了一出独角戏。严厉的母亲是他最早的观众,军区大院是他最初的舞台。
一巴掌过后,姜文不哭不闹,反而学起了母亲的表情动作。这股子"戏精劲",成了他日后拍电影的底色。
谁能想到,军区大院里这个挨打专业户,后来成了让观众又爱又恨的"鬼才导演"。
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让子弹飞》,姜文用镜头诉说着内心的不安分。每个镜头里,都藏着那个不服输的倔小子。
中戏毕业后,姜文混得风生水起。但在深夜里,他总是对着镜子发呆,仿佛又回到了那个被母亲训斥的下午。
刘晓庆曾说:"姜文这人怪得很,明明那么有才,却总觉得自己不够格。"
拍《鬼子来了》时,姜文每天天还没亮就到片场。别人以为他是敬业,其实他是害怕做得不够好。
"我就是个戏子,"姜文常这么说,"但我要当最好的戏子。"这话里有狂气,更多的却是不安。
他把自己的故事藏在电影里。马邦德的嚣张,顾青的叛逆,都是那个被压抑的小男孩的出口。
每拿一个奖,姜文都要喝得烂醉。醉了的他会说:"我其实什么都不是,只是装得像那么回事。"
但他的"装",装出了中国电影史上独一无二的风格。那些荒诞的镜头,夸张的台词,都是他内心戏剧性的延伸。
朋友们都说,姜文这人就像他拍的电影,表面疯疯癫癫,骨子里却执拗得很。
拿着大把奖杯,他还在纠结自己是不是个合格的导演。这种近乎偏执的自我怀疑,成就了他的"怪才"之名。
如今的姜文依然在演着自己的戏。只是这次,他学会了和那个永远长不大的自己和解。
在他的新片筹备现场,姜文还是那个事必躬亲的"控制狂"。但眼神里,终于有了几分释然。
那个在军区大院里做着导演梦的小男孩,终于在银幕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或许,这就是姜文的人生态度:不疯魔,不成活。自卑与狂妄,本就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