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秦基伟访朝,金日成问想去哪里?秦基伟:想再看看上甘岭

平凡呱呱乐 2025-04-14 11:02:38

秦基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里的一位大名鼎鼎的将军,从土地革命那会儿起,他就铁了心跟着中国共产党,经历了无数次战斗,给国家挣了不少荣誉。到了1986年,秦基伟被朝鲜那边请去访问,朝鲜的头儿金日成对他特别热情。快访问完的时候,金日成就问将军最想去哪儿瞅瞅,秦基伟想都没想就说:“我得去上甘岭走一趟。”

为啥秦基伟对上甘岭那么耿耿于怀?上甘岭那场仗到底咋回事,能让林彪都称之为“血肉磨盘”?

【我国传奇上将——秦基伟将军】

秦基伟在中国近代史上,那可是响当当的一位将军,说他是正宗的“革命后代”一点也不为过。

他1914年11月在湖北黄安的七里区秦罗庄呱呱坠地。八岁那年,先是老爸走了,接着哥哥也离他而去。小小年纪的他,为了活下去,挖野菜、砍柴火卖、放牛,还到处打零工。这些经历,让他变得特别坚韧、勤快,性格也格外刚强。

这段不容易的日子使他深深同情工农群众,并且非常痛恨地主财阀对他们的欺压。

1927年,13岁的秦基伟被革命的浪潮所吸引,先加入了儿童团和少先队,后来还进了义勇队,亲身参与了黄麻起义,成了乡亲们眼里的“革命小英雄”。到了15岁,他又迈出了重要一步,加入了工农红军。16岁那年,他更是荣耀地成为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鄂豫皖苏区的反“围剿”打仗那会儿,他和兄弟们拼命打,结果受了重伤。伤得很厉害,领导们好几次想让他留在后面养伤,可他硬是不肯,非要跟着队伍一起走,说啥也不愿离开红军。他发誓,就算拼了命,也绝不后退。

1935年那会儿,西路军在河西走廊碰到了大麻烦,秦基伟在往外冲的时候被抓了。就算被关了起来,他还是挺沉着,一点没动摇。

押送路上,秦基伟瞅准敌人没留神的空档,机智地想办法并逃了出来,又回到了红军的队伍里。抗战全面打响后,他跑到山西太谷,拉起了一支打鬼子的游击队。为了快点给队伍配上武器,他从逃跑的国民党军队那里抢来了17把长枪和一些军装,紧接着就带着队伍去打日本鬼子去了。

一开始,游击队人数不多,就五百来号人,但在秦基伟的指挥下,没几个月功夫,队伍就壮大到了五千多人,很快成为了太行山抗日的中坚力量。秦基伟很有一套,他根据实际情况,活用毛主席的游击战方法,硬是把敌人对根据地的围攻给一一化解了。

在攻打铁路的突袭行动里,他带着队伍把铁路边好几十公里的鬼子设施都给拆了,把他们的补给线打得七零八落。这一仗,后来都成了大家传颂的经典战斗。

秦基伟喊出了“硬撑到底的干部”“死磕到底的战士”这样的口号,让大家学习红军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老百姓一起对抗敌人。他领头干,太行山这块根据地就在抗日战争里站稳了脚跟,变得特别重要,给全国打败日本鬼子出了大力气。

1948年的时候,解放战争正在一步步往前推进,郑州这个地方变成了中原战场上特别重要的一个位置。秦基伟接到命令,带着他的第九纵队去参加郑州的战斗。当发现敌军想在晚上偷偷溜走时,他立马下令部队包围上去,经过十个小时的激烈战斗,他们干掉了敌军1.1万人,成功地把郑州给拿下来了。

接着,秦基伟带着他的第九纵队又去打淮海战役了。在战场上实地查看后,秦基伟心里明白,要想啃下敌军这块“硬骨头”,就得想办法减少在敌人炮火下的奔跑时间。他琢磨出一个新招儿,叫“贴近作业”,让部队趁着黑夜挖战壕,一点一点往敌人阵地那边挪。

这个新战术让部队的存活率大大提高,让他们可以快速和敌人交锋,最终顺利拿下小张庄,打造了一个“啃骨头”的经典战斗案例。不过,真正让秦基伟在历史上留名的,还是他在1952年打的上甘岭那一仗。

【上甘岭战役被林彪称为“血磨子”】

上甘岭这场仗,在抗美援朝里头太重要了,赢了这场,整个战局都跟着变了。而且,这场战斗也是咱们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最大的几场之一。说到指挥这场仗的大将,不得不提秦基伟将军,他就是主要负责的将领之一。

1952年10月14号,天还没亮,大概四点多吧,“联合国军”突然对五圣山南侧的上甘岭动手了,发起了超猛烈的炮轰。他们钱多得是,光战斗刚开始的那天,就往那两个加起来才3.7平方公里的小山头上,砸了30多万发炮弹,简直像用炮火洗澡一样。

在那个地方,454.4高地惨遭重创,被4万发炮弹狂轰滥炸;敌人还朝着五圣山那边进行了5轮阻断射击,每轮都猛攻半小时,那火力猛得跟每秒6颗炮弹往外飞似的。不光如此,敌人还派空军出手,扔下了差不多500颗炸弹。

上甘岭原本安安静静的,一下子就被炮火变成了火坑,炮弹一个接一个地在志愿军战士旁边炸开,好多人都躲闪不及。炮火太猛了,凌晨四点,天都被炸亮了,跟白天似的。秦基伟是15军的总头儿,他一听到那轰隆隆的爆炸声,心里头立马就明白了,凭他这么多年的打仗经验,这场恶仗是躲不过去了。

看到敌人猛烈地打过来,秦基伟心里明白,敌人这是打算跟咱们打持久战了,现在得赶紧应对,没工夫想别的了。

接着,他马上把全部指挥官叫到一起,快速安排了下面的计划:把大军调到五圣山南边,朝着上甘岭进发;指挥所也要往前挪一挪;然后,让两个团分别死守597.9高地和537.7高地这两个要地;另外,还留了一个师的兵力,在五圣山西边守着。

于是,上甘岭战斗的大幕正式拉开。

战场上,那两块山头争来抢去,45师作为主力部队之一,他们的军长崔建功,头一回丢掉位置时,急得团团转,立马向秦基伟求救。秦基伟稳稳当当地对他说:“别急,没了咱再抢回来!”

崔建功听了这番话后,心情渐渐平稳,他坚定地保证说:“要是真打,就算只剩一个连,连长我来当;只剩一个班,班长我也来干。”每当阵地被敌人占领,咱们的战士都是踩着牺牲战友的身躯,不顾一切地往上冲,勇往直前。

秦基伟两眼熬得血红,一直不停地发号施令,他采取的“穿肚”战术和灵活的“分批增援”办法,对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他还竭力想让士兵们的损失降到最低。等“喀秋莎”火箭炮对上甘岭进行猛烈轰炸后,秦基伟精心准备的大反攻也随之启动。这场仗一打就是43天,期间战斗时紧时松,激烈异常。

上甘岭一战,是咱志愿军兄弟拿命拼出来的,给新中国挣了大脸面。那场仗打得,比二战时候还要猛,武器先进,炮火连天,简直超乎想象。志愿军这么一赢,新中国的威名,还有咱军队的厉害,那可是响当当传遍了全世界。

战斗结束后,回头瞅瞅那俩山头,早就没了以前的样儿,成了一片啥也没有的平地。

所以,后来林彪把上甘岭叫做“血肉磨盘”。

上甘岭这块弹丸之地,却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对两边来说,这都是一场关乎脸面的较量。美国人把它说成是“为了虚荣心的疯狂赌博”,而我们则是为了守护自己的光荣和骨气。就像秦基伟对王近山讲的那样:“咱们国家里像15军这样的队伍数不胜数,但上甘岭这样的地方,只有一个!”

【1986年秦基伟访朝】

抗美援朝打完后,秦基伟的军人路还在继续,他一直给国家的安保使劲儿。回到国内,他先是在云南军区挑大梁,后来又去了昆明军区、成都军区,最后还在北京军区担了大任。

在云南军区当副司令那会儿,秦基伟对边防工作特别上心。因为蒋介石那边还有些残余势力在捣乱,他就想着得把边境看紧了。他带着部队去围剿土匪,还搞了些防御工事。另外,他还派了民族工作小组去和当地的少数民族打交道,确保边疆的安稳。

1953年,秦基伟接掌了昆明军区的司令员一职。在这个新岗位上,他仍然致力于加强国防根基,亲自指挥部队修建了一大堆边防道路和桥梁,还负责铺设了通讯线路。

这些做法大大提升了边境地区的防护水平,同时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不少好处。秦基伟不光指挥作战有一套,还特别体恤老百姓的生活。

秦基伟因为立下大功,所以在1955年得到了中将军衔的荣誉。

1986年,正好是打完抗美援朝仗33年后,朝鲜那时候不但把战后家园建好了,国家实力也变得更强了。就在这一年,朝鲜的头儿金日成请中国去他们那儿进行正式访问。秦基伟,他是当年抗美援朝大战里的一位重要指挥官,也被请去参加了这次访问。

八月份,有架飞机慢慢在朝鲜的平壤机场落了地,秦基伟迈着步子,心情挺重地走了下来。他一瞧眼前这景象,简直惊呆了,真没想到才过了三十来年,这块地方竟变得这么新。想想以前啊,这儿到处都是战火,烟雾弥漫,整个乱糟糟的。

心里头还是一阵阵惊讶,好多年前打仗的那些画面,不停地在他脑袋里转。按访问的日程,金日成领着中国代表团,把朝鲜的基础设施、军队还有工业基地都参观了个遍。访问的事儿眼看就要结束了,可这时候的秦基伟,看起来好像有啥重重心事似的。

金日成瞅见这位大名鼎鼎将军的神情,便开口问:“这趟访问眼看就要收尾了,将军还有啥地儿想去瞅瞅不?”秦基伟立马回应:“我还想去上甘岭的战场再走一趟。”

金日成当场就爽快地答应了他的要求。因为秦基伟上了年纪,金日成就决定专门安排一架飞机,从上甘岭上空飞过,好让秦基伟从空中看看这个他以前拼死战斗过的地方。

第二天一早,秦基伟搭乘上了直飞上甘岭的飞机。飞机慢慢掠过上甘岭上空时,他望着窗外,感觉这里既陌生又好像在哪儿见过,心里不由得琢磨起来。再次回到上甘岭,秦基伟亲眼看到了和平背后的战火纷飞和荣耀掩盖下的阴影,那些很少有人知道的不易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

在上甘岭,有太多让人敬佩的英雄人物。那里不仅是一座历史的里程碑,还是新中国坚强不屈的象征,展现了他们对党和国家的深厚感情,永远都是中国人民心中的自豪。

1988年,秦基伟将军得到了上将军衔的荣誉,同时还被选为了国防部长。在这个非常重要的职位上,他持续为咱们国家的国防事业添砖加瓦。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和亚洲、非洲、欧洲等地的军事交流变得更加紧密,他还大大促进了中国和俄罗斯在军事技术上的合作进程。

另外,秦基伟对国防教育特别上心,他亲自动手参与制定了《国防公民责任指南》,还出力推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法》的更新。

1997年2月2号那天,秦基伟将军在北京安详离世,他的一生画上了句号,享年83岁。他这一走,全国上下都沉浸在悲伤之中。

他这一辈子,打过好多硬仗,经历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不少大事件。从黄麻起义那会儿起,一直到抗美援朝,哪儿都有他的身影。在太行山上守过防线,也在上甘岭战役里运筹帷幄,他的人生啊,就是战斗和奉献的代名词。

秦基伟将军打仗厉害得很,心里跟铁打的一样硬,守护国家尊严,从不低头。他边境修路,加固国防,心里还时刻装着老百姓,真是有将军的风范。时间过去了好久,他的名字还是响当当的,是国防建设上的一颗明星。现在回想起他做的那些事儿,真是让人佩服,秦将军的精神,会永远留在我们心里。

0 阅读:13

平凡呱呱乐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