欺人太甚,沃尔玛为抵消关税,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网友:不惯着

本康说趣事社会 2025-03-09 16:16:47

自特朗普二登宝座以来,已经前后对我国增加了两轮关税了,在2月1日的时候就有一轮,增加了10%的关税;而在不久前的3月4日也有一轮,在原来的基础上,又增加了10%的关税。

这种不断升级的对华关税贸易战,已经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中美贸易,很多从事中美跨境贸易的企业,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经营压力。

尤其是像沃尔玛这样,整体利润率不算高,以经营民生日常用品为主的企业。

彭博社最新消息,沃尔玛正在向一些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大幅降价,目的是为了抵消特朗普政府新加的关税。但很多供应商都拒绝了,他们说自己的利润已经够薄的了。

这种压榨供应商的做法让沃尔玛挺不讨好的。就拿去年12月15日的事说吧,墨西哥的反垄断机构因为沃尔玛墨西哥分公司在市场上搞垄断,对它进行了处罚。

其实,沃尔玛让供应商降价本来是商业上的常规操作,但问题是现在美国政府给中国商品加了关税,沃尔玛却想把这部分成本全部转嫁给国内的供应商,还逼着人家降价,这操作有点过分,给人感觉就像是合谋欺压一样!

沃尔玛这个全球超市巨头,之前在中国的供应商多达2万多家。后来为了效率和成本,他们精简了,现在还剩大概8500家。

不过,现在的情况是,沃尔玛又和超过1.5万家中国供应商合作,给它们全球的商店供货。

说到货源,沃尔玛卖的东西大把是“中国造”的。巅峰时期,它在中国一年采购的东西能花掉180亿美金。虽然现在每年从中国买的东西没那么多了,但也有90亿美元,差不多占到沃尔玛全球采购的70%。这意味着,中国制造对沃尔玛来说还是挺重要的。

沃尔玛一声令下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10%,对很多小供应商来说,简直是天塌下来的压力。想想看,这些供应商多数是中小型企业,利润已经微薄得可以,这突如其来的10%降价几乎就是让他们把已经不多的利润全吐出来,有的可能连本都保不住。

设想一下,一个账目已经算得精明的小企业,突然被迫要大幅度削减成本,这不仅是雪上加霜,简直是逼人绝路!更糟的是,为了勉强满足沃尔玛的这个要求,有的供应商可能会不得不牺牲产品质量,甚至用劣质材料来降低成本。这样一来,产品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都可能受到威胁,这种做法就像走钢丝,一不小心就是满盘皆输。

这场沃尔玛要求降价的折腾,不只是价格上的博弈,更关乎整个全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想想看,如果中国的供应商因为压力太大而被迫退出全球市场,全球消费品供应链将面临什么样的震荡?

这不仅是沃尔玛自己的事,其实是关系到全球数亿消费者的实际利益。现在,有些供应商已经开始寻找其他出路,比如把生产线搬到越南或其他东南亚国家。

但这样的转移并非长久之计,不仅因为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还有就是新的生产基地是否能保持原有的产品质量,这都是个未知数。

总的来说,这种转移就像是一场豪赌,把未来押在了充满不确定性的新局面上,风险非常大。

现在的企业真是越来越难混了,不管是做制造还是服务,赚钱越来越难。像我自己经常网购,看到的都是些超低价的东西,拼多多以前算便宜,现在抖音、淘宝、京东啥的也都是低价竞争,1块钱的充电线,1块钱的纸巾,5块钱的耳机,6.9块的T恤,这些价格我都搞不懂厂家怎么还能赚钱,那些工厂的工人工资又能有多少呢?

看数据说,中国对美出口的东西平均利润就3%到5%,现在沃尔玛非要压价10%,这直接就让很多企业喘不过气来。

中国的制造业现在得想想怎么应对这种局面了。

是继续靠调汇率来保持价格优势,还是趁机把产业升级上去?或者说,是不是该考虑把产能转移到风险更小的地方?这是个要命的问题。

沃尔玛强硬地让中国供应商吞下特朗普新加的关税成本,想让他们自个儿吃掉10%的降价,实际上就是让他们自己背这个黑锅。但现实是,基本上没哪个供应商答应这事儿。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还在那儿得瑟呢,说什么“加税对美国通胀无影响,中国供应商别无选择,只能默默降价承担”。这话说得,好像中国供应商没了美国市场就活不下去似的,可现实真的是这样吗?他们太小看人了。

这种不讲道理的要求自然遭到了中国供应商的强烈抵制,谈判桌上还没坐热乎呢,事情就已经陷入了僵局。

中国供应商的态度很明确:美国人自己搞的加税烂摊子,得自己收拾,我们不参与这场你们自导自演的加税大戏。

加了关税,最后是谁来掏这个钱呢?走到美国街头随便问问,许多人可能会说是厂家在掏钱。但实际情况是,这笔钱是进口商先垫付给美国政府的,最终由消费者来买单。

沃尔玛现在要求中国供应商降价来抵消关税带来的影响,简直就是让采购商和厂家来玩一场你死我活的博弈。中国的厂家面临的选择不多:要么直接不干沃尔玛的生意,要么自己硬扛这份额外的关税负担,不然就得考虑把生产线迁到东南亚去。

沃尔玛如果因为卖家不降价就想换供应商,那它真的能找到合适的替代供应商吗?南美洲肯定是没戏,要是那儿能找到合适的供应商,沃尔玛也不会大老远跨过整个太平洋来中国进货了。

那欧洲呢?成本太高,不划算。最后,它只能在大中华区里挑供应商,眼睛可能就盯在越南了。但实话说,越南的供应能力能跟中国比吗?够呛!

事实上,美国对中国的高关税实际上就是一场经济战。这种情况下,任何出口商品的降价行为都有点像是在资敌,因为这等于是让中国人来补贴美国消费者。这不仅会鼓励美国政府继续提高税率,还会让美国消费者对购买高价商品产生抵触,反而不去反对政府的无理加税。

因此,我建议在美国不降低关税之前,中国的出口企业不应该以低于加税前的价格出口商品。同时,还应该要求出口商至少按照去年当地通胀水平的比例为员工加薪,违反这一规定的将加征惩罚性出口关税。

只有让美国人真正感受到加税的痛苦,才能迫使他们改变当前的狂妄和霸道行为。

[免责声明]本文所涉及的时间、事件过程以及图片均来自网络,用以传播正能量,无任何低俗或不良引导。请读者不要一概而论,也不要陷入人身攻击等不必要的行为。对待这一事件,请保持理性,不要轻信主观臆断的恶意评论,互联网并非法外之地。如有关于本文真实性、事件版权或图片侵权等问题,欢迎及时联系作者,我们将积极予以处理。

0 阅读:0

本康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