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汇编第四十三部分(封泥考略01)

京师书文字 2025-01-04 02:25:52

封泥又叫做“泥封”,它不是印章,而是古代用印的遗迹──盖有古代印章的干燥坚硬的泥团──保留下来的珍贵实物。由于原印是阴文,钤在泥上便成了阳文,其边为泥面,所以形成四周不等的宽边。

此《封泥考略》由清代金石学家吴式芬、陈介祺合辑。全书共十卷,共收封泥八百四十九方,其中除极少几方为战国时期外,绝大部分乃秦汉时期遗存。所收各封泥大体上以内容分类编排,先列官印,后列私印及闲章,每种都有原大拓片,并附考释。此为清光绪三十年海丰吴氏潍县陈氏石印刊本。

封泥是一种官印的印迹,为古代缄封简牍钤有印章以防私拆的信验物,其主要流行于秦汉时期。王国维《简牍检署考》云:“古人以泥封书,虽散见于载籍,然至后世其制久废,几不知有此事实。……封泥之出土,不过百年内之事,当时或以为印范。及吴式芬之《封泥考略》出,始定为封泥。”(介绍参考)

此书是最早的封泥资料专书,所论内容涉及官制、地理等方面,开创了以封泥文字证史、补史的先河,对研究古代官制有重要价值。

0 阅读:1

京师书文字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