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新能源大规模并网与智能电网的建设,电池储能系统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井得到了大量应用 不论是在发电侧、电网侧,或是在负荷侧,电池储能系统都能够发挥双向功率控制和能量调控的作用,使得电力的生产者、调度者和消费者均能基于各自的安全考 和经济利益,从中汲取最大化价值,从而增强了电力管理的灵活性 特别是现代通信技术 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进一步赋予了电池储能系统数 化、智能化的特征,使之能够在多样化的商业模式和市场体系下,促进新能源消纳 电力辅助服务 需求侧响应与综合智慧能源的融合发展当前,各国按照各自的能源结构转型方向和战略目标,推动了大 的电池储能系统工程示范或商业化项目 预计 2020 2022 年,全球电池储能系统新增投运规划将超过 16GW ;我国也将在“十四五”期间逐步完成电池储能系统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的转变 因此,面对电池储能系统容量不断扩大 应用场景日益增多的趋势,系统集成商的专业水平与技术能力都亟待进一步提升;而电池储能系统集成技术关系到系统内部各设备的优化运行 协调控制与联动保护 安全与寿命保障,并最终实现电池储能系统在多种应用领域的安全 高效、一体化运行,已经成为电池储能技术发展中的研究热点与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