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特朗普再次威胁对中国加征关税,宣称将税率提升至125%,意图利用极端手段迫使中国让步。
特朗普低估中方决心,4月10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表示:“谈判大门敞开,若战则奉陪到底”,明确向美国表明中国立场。
最关键的是,中方在24小时内与37国达成协议,同时全球160个国家收到中方紧急通知。
查尔斯·加斯帕里诺,美国资深记者,于节目中透露:白宫已屈服。
【中方奉陪到底、白宫投降了!】
4月9日,美国白宫公告引发全球震动,内容称特朗普计划将对华关税税率大幅提升,从34%上调至125%。
该数字较2018年贸易战初期增长超25%,达到中美贸易史上的最高水平。
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文件,此次加税涉及中国输美约5000亿美元商品,涵盖电子设备、机械零件、纺织品等核心品类。
特朗普的决策早有规划,自今年1月第二任期开始,其团队即制定“对等关税计划”,旨在利用关税调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
2024年中美货物贸易逆差较2018年峰值已降47.5%,尽管如此,特朗普政府仍视其为经济安全威胁。
特朗普意图通过“极限施压”达成目的,却未考虑中美贸易互补性强于政治博弈这一核心事实。
2024年,中国继续作为美国大豆、棉花、集成电路的最大出口市场,美企在华销售额达4905亿美元,此数字为中企在美销售额的六倍。
4月10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回应称:“谈则大门敞开,打则奉陪到底。”此表述与2018年贸易战初时相似,但如今的信心与底气已大不相同。
当日,中方对美加征84%关税生效,涉及农产品、汽车及能源等领域。尤为重要的是,中方在24小时内迅速完成了三项重要战略布局。
24小时内,中方与欧盟贸易委员谢夫乔维奇、东盟轮值主席国马来西亚贸工部长扎夫鲁视频会谈。欧盟反对美方单边主义,东盟表示将共同抵御关税冲击。
中方在世贸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会议上提交文件,指控美方违背《1994年关贸总协定》最惠国待遇原则,并请求160个成员国见证此事。
依据WTO规则,成员方在争端解决中可充当第三方。中国此举意在将美国排除于多边框架外,实现孤立效果。
最重要的是,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埃及、埃塞俄比亚等37国开展产能合作紧急会谈,涵盖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等多个领域。
这些国家含12个“一带一路”核心合作伙伴,2024年它们与中国的贸易额占比达中国外贸总额的38%。
值得一提的是,欧盟、东盟、金砖国家等主要经济体虽未明确声援中国,但均通过实际行动表明了立场。
欧盟实施反制,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同时,巴西、印度、南非等新兴市场加快与中国签署货币互换协议,以降低美元结算带来的风险。
在此背景下,美国资深记者查尔斯・加斯帕里诺节目中透露,白宫内部出现重大分歧,据多名匿名官员消息,特朗普政府对于关税政策存在严重不同意见。
4月10日,特朗普宣布对超75国暂缓“对等关税”后24小时内,又威胁称若各国未与美达成协议,他将取消90天暂缓期,并将关税提升至更高水平。
事实上,关税战的影响已波及全球远不止中美,特朗普的关税策略正对美国自身产生反作用。
最终需指出,白宫若仍沉醉于“美国优先”迷梦,全球经济天平已默默倾向更包容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