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陕西的衣冠冢黄帝陵和河南新郑的黄帝故里之争,那简直就是考古界的“奇葩大狂欢”,像极了在火锅店里为“涮羊肉该蘸芝麻酱还是辣椒面”争得面红耳赤!这都成考古界的“鸳鸯锅”啦,咱今儿就来好好拆解拆解这锅底。
新郑2006年建成的故里景区,那感觉就像开了十级美颜滤镜。不过人家也有底气,《史记》白纸黑字写着“黄帝居轩辕之丘”,好家伙,这直接拿着上古IP搞文旅开发,比西安大唐不夜城还早十年呢,这操作,妥妥的“逆袭小能手”。
还有那法医级的较真,连黄帝鞋码从42变无法考证68都能成陕西拥有黄帝假陵的证据,要不下次考古队都别带别的,就带卷皮尺得了,毕竟人家说了“脚大走四方”嘛!
再看看陕西人,非得“偷户口本”。陕西人把《史记》当剧本,从汉武帝到老蒋,两千年来硬是给桥山黄帝陵续了2000多集的历史连续剧,都能去拿历史连续剧编剧奖了。您要说这不是造假吗?可元代碑刻还在庙里杵着呢,这剧组经费得烧掉多少朝代的GDP啊,这投入,比拍好莱坞大片还舍得!而且明代县令兼职护陵官还领五品工资,比普通县令高出两品,放现在就相当于县委书记兼故宫院长,这编制的诱惑,谁看了不得心动?
这还不算完,甘肃派搬出翼龙化石当应援物,河北派举着涿鹿之战荧光棒,陕西派高举历代帝王应援灯牌(从汉武帝到孙中山),河南派挥舞《史记》、历朝历代关于“黄帝故里不在陕西的古文献连续记载”原著手幅,感觉都能组个“黄帝粉丝后援会”了。
最后温馨提醒一下,清明节祭祖时,陕豫两省代表可得带上洛阳铲和考古报告,在黄帝陵前当场battle。谁赢了谁就承包明年清明节贡品羊肉泡馍!反正黄帝他老人家早乘龙上天了,估计在天上看着你们争得比涿鹿之战还热闹,都要笑掉青铜鼎啦!
[点赞]
洛阳铲是河南人发明的,以后不许陕西人使用。[笑着哭]
到两地分别去看一眼,谁真谁假一目了然。
一帮吃饱饭闲得没球事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