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本应是欢欢喜喜、热热闹闹的,可对不少年轻人来说,过年却成了一种负担,尤其是已婚的夫妻,过年回谁家成了一道难题。不过,一种新的过年方式悄然走红,让不少家庭找到了新的平衡。
先说说回婆家过年的那些 “糟心事”
为什么很多女性结婚后不太乐意回婆家过年呢?因为烦心事太多了。
就拿我邻居小敏来讲,她刚刚放假,公婆就催她,问她什么时候带孩子回家过年?他们想孩子了。
可阿敏并不想回去,因为公婆嘴上说想孩子了,却一点实际行动都没有。她们一家三口每次回家过年,明明提前和公婆说了,让她们把屋里收拾收拾,可回到家发现,被子没晒,四件套都发霉了,屋里乱糟糟的。
小敏要是说他们几句,公婆还委屈起来了,说他们不是不想帮忙,是腰疼腿疼,没办法干活。
小敏每次回家,前三天都在大扫除,本来放假是休息的,结果累得腰酸背痛。除了做家务,生活习惯也不一样。
她平常习惯了晚上追追剧,熬到十一二点才睡,早上能多睡会儿就多睡会儿。可到了婆家,婆婆每天早上六点就起来了,还总敲她房门,念叨着 “过年可不能睡懒觉,一年的开头就得有个勤快样儿”。
小敏要是不起,婆婆一早上会来敲门好几次。
而且在婆家,小敏认识的人并不多,孩子有玩伴,老公去串门找朋友聊天,只要她坐在家里打发时间。
过年了,七大姑八大姨都凑一块来家里做客,阿敏得挨个笑脸相迎,说些场面话,还得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生怕哪句话说错了,被人在背后议论。
七大姑八大姨也是懂得阴阳的,不是催小敏生二胎,就是说小敏的婆婆年轻时过得有多苦,让小敏多心疼心疼婆婆。
除了这些,小敏还要做饭,尤其是家里来客了,婆婆说她做饭不好吃,小敏厨艺好,把活都推给小敏。
小敏忙得脚不沾地,又是洗菜、切菜,又是炒菜,忙得腰酸背痛。丈夫偶尔会来帮忙,但大部分活还是小敏一个人做。
公婆就在客厅优哉游哉地喝茶聊天,偶尔来厨房瞅一眼,也只是说句 “辛苦了”。等饭菜上桌,阿敏累得连吃饭的力气都快没了,心里满是委屈。
每次过年,小敏都会和丈夫吵架,小敏不想回婆家过年,她娘家有两个兄弟都成家了,父母的心也不在她身上,她回娘家也不被待见。
如果在自己的小家过年,小敏要是不回去,公婆可能就要搬过来住几天,到时候又是忙不完的活。
于是,夫妻俩从前年就决定,换个方式,旅行过年。
旅行过年,开启轻松新年
小敏夫妻俩都是上班族,平时难得有假期,所以一家人决定好好计划计划。第一年,他们租了一间民宿,白天去逛当地的菜市场,感受不同地域的生活气息,晚上吃完饭散散步,或者去夜市转一圈。
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大海,他们去的地方离海边很近,每天都能带孩子赶海。
对于阿敏的丈夫来说,旅行过年让他彻底摆脱了 “夹心饼干” 的困境,不用在为婆媳之间可能出现的小摩擦而提心吊胆。
对小敏而言,她不用回婆家面对做不完的家务,和应付不完的人情里短,也不用担心回娘家过年,会被父母嫌弃。换了新的地方,她的心情都不一样了。
而且,旅行过年还让他们的孩子收获满满。孩子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了解了不同地方的文化,更加开朗和自信。
去年,他们一家三口去了云南,阿敏感慨道:“这旅行过年,虽说和以前不一样,但也有别样的温馨。”
除了小敏一家,也有许多夫妻选择旅行过年。它让妻子不再委屈,丈夫不再为难,一家人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度过一个难忘的新年。
过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没有绝对的对错,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开开心心、团团圆圆。你有没有尝试过旅行过年呢?或者你对过年方式有什么好的想法呢,欢迎评论区和我一起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