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8位投降的太平军将领开心地坐到座位上准备享受宴席时,突然出现了一群杀手,接着那8位太平军将领瞬间尸首异处,场面不忍直视。
这是国贼李鸿章精心设下的鸿门宴,那他为何将这些残忍杀害,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
这大清朝虽然国祚持续的时间没那么长,但事是真多啊。自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他们不是在被侵略,就是在被侵略的路上,总之就是没有闲下来过。
第二次鸦片战争刚开始的时候,平民出身的洪秀全在金田起义了,他们势必要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然后自立为帝。
刚开始清政府并没有把这支起义军当回事,毕竟当时起义的多了去了,洪秀全他们的危险值还没有超过那两次鸦片战争呢。
清政府本以为地方部队就能将这支起义军消灭,岂料太平军逐渐壮大。
当洪秀全他们攻下南京城后,他们把这片地方改名为天京,并在此定都建立了太平天国,他们与清王朝正式开始了南北对峙状态。
据说太平天国最厉害的时候,已经占据了我国的半壁江山,这已经很了不起了。
为了能够早点灭掉清王朝,洪秀全豁出去了,他让林凤祥等将领率领数万太平军,速战速决打到北京城,然后擒杀咸丰皇帝。
林凤祥他们先是从河南绕进山西,准备从这里进京,但没成功。
接着他们退回河南,然后从河北攻进天津。
只要天津拿下了,那北京城就握在手中了。
但很可惜,林凤祥他们在快到天津城时遭到了重重阻碍损失惨重,再加上没有补给,所以他们只能回撤。
就是在撤退途中,北伐的太平军全军覆没,林凤祥等将领最后被凌迟处死。
这次北伐虽然没能成功,但着实把咸丰帝给吓坏了,要不然又要去避暑山庄逃难了。
这可不行,都被打到家门口来了,于是咸丰帝派曾国藩、李鸿章等人去剿灭太平军。临走前咸丰说道:“我们政府军快死光了,只能靠你们自己的兵了。”
就这样,曾国藩带着湘军出发了,李鸿章带着淮军出发了,一同前往的还有大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军。
要说付出和牺牲最大的,就是曾国藩他们的私人部队。要说大清政府军的作用,就是为了占便宜。
后来太平军将领李秀成也是很给力,他率领太平军直接摧毁了大清的江南和江北两座大营。
这里面全是大清的政府军,基本上都全军覆没了,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大清政府军这个累赘被消灭之后,曾国藩他们打的是越来越顺畅。
当然,除了这些,西方那群伪君子们也跟着来凑热闹了。
西方列强们以帮助大清解决内乱为由,他们成立了洋枪队来对付太平军。
有一说一,这洋枪队的战斗力真是太差了,跟大清的政府军基本上是一个级别的。
这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想着好好帮大清打败太平军,招来的那些士兵,都是地痞流氓级别的,这样抢起东西来,因为这样的人脸皮厚,所以更加占据优势。
要说曾国藩他们也是倒霉,走了一个累赘,居然还有一个,这最后能赢也是真不容易啊。
起初,曾国藩和李鸿章他们并没有占据上风,毕竟人家太平军那边也是有许多优秀将领的,比如太平军最后的两根顶梁柱,李秀成和陈玉成。
在这之前,还有一个翼王石达开,就是这个男人,曾多次打得曾国藩跳河自尽,那是真的厉害。
曾国藩都这么惨,更不用说李鸿章那边了。
不过太平军内部发生了天京事变后,太平军就逐渐处于下风了。李鸿章他们趁此开始了反击,这不,李鸿章带着洋枪队直接打到苏州城了。
这苏州城可是个好地方啊,里面的景色很美,而且粮食、钱财也很丰富。
驻守在这里的是李秀成手下的一员猛将,他叫谭绍光,对太平天国非常忠诚。
李鸿章他们经过打探得知,城中大概有2万太平军守着,粮食什么的很充足,起码够他们吃两年。
所以这样的话,就没有必要围攻他们了,就算围上10年估计也没用。
但李鸿章那个喜欢偷奸耍滑的人,能用兵不血刃的方法拿下天京城最好。就在这时,洋枪队的首领戈登过来建议道:“我想这次应该又是一场恶战吧。”
李鸿章听后默默点了点头,心想:“血不血战跟你们有什么关系,你们又不冲锋陷阵。”
然后戈登又说道:“还望将军能想出一个两全其美的法子,要是能不费一兵一卒拿下苏州城,那最好了。”
戈登这么一说,李鸿章瞬间灵光一现,他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是太平军的降将,李鸿章就想着看看他有什么法子。
降将得知李鸿章的想法后,他说自己虽然和主将谭绍光不熟,不过和那些副将们挺熟悉,其中还算有名声的一个人叫郜永宽。
降将还说,谭绍光想要劝降他几乎不可能,毕竟人家很忠诚,他们也玩不到一块去。倒是郜永宽他们,双方之所以能玩到一起,完全是因为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贪财。
所以判将的意思是,只要钱管够,那这些将领们就会反水。
只要这些将领们一投降,那士兵们也只好放下武器。
李鸿章听后点了点头,然后他问道:“那谭绍光怎么处理?”
降将听后迟疑了,他说先想办法和郜永宽他们取得联系,如果他们同意反水,那再商量怎么解决谭绍光也不迟。
李鸿章听后点了点头,然后降将就去办了。
经过不懈努力,降将终于联系到了郜永宽。
郜永宽等人一看李鸿章居然给他们开出了这么高的工资,那贪婪的眼瞬间就变成了绿色。
李鸿章承诺不仅不会杀他们和追究之前的责任,而且还会许以高官厚禄,这条件着实诱人啊。
郜永宽他们虽然很开心,但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解决谭绍光这个障碍?
大家毕竟都是老战友,最开始指定是不愿意刀兵相对。判将的意思是劝劝谭绍光能不能改变一下思想,毕竟他们投降了,大家都能得到保全。
就这样,郜永宽他们就去劝谭绍光了。
有一说一,这个谭绍光是真男人,不论郜永宽他们如何诱惑,谭绍光丝毫不为所动。他当年参加起义就是为了打倒清王朝,现在却让他投降敌人,他一点也办不到,这个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
既然他不同意,那就只能杀了。因为不杀的话,郜永宽他们的投降事宜就无法进行,那还怎么一起带领士兵们投降?
于是郜永宽他们将谭绍光无情杀害,接着就是进行隆重的投降仪式了。
为表达敬意,他们还带上了谭绍光的首级一起。
通过判将,李鸿章得知了这件事。为表达自己的敬意,他特地设宴准备款待郜永宽等八位将领。
表面上是款待,其实是李鸿章精心布下的杀局。等郜永宽他们进去后,李鸿章默默走了出去,接着便是杀手们的动手声。
几声惨叫过后,瞬间安静了下来,那8位太平军将领全部被杀无一幸免,真是太残忍了。
既然这8位将领都说要诚心归降了,那李鸿章为何还要杀掉他们?
在李鸿章看来,这群人能出卖和自己一起出生入死多年的好兄弟,那他们有什么还做不出来?
清政府是他们的敌人,只要伺候稍微不周到,那他们迟早还是会造反的。与其这样,那不如提前将他们扼杀在摇篮之中,以绝后患。
将领们如此,士兵们同样也是如此。
两万多士兵,谁敢保证每个人都诚心归降?
当然没人敢这么保证,所以两万多太平军全部被杀害。一时间,苏州城被清军变为了人间地狱。
清军在城中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李鸿章他们为的就是多搜刮一点钱财,以补充经常欠缺的军费。
这便是当时轰动一时的“苏州杀降事件”,大肆残害无辜老百姓的,不是太平军那样的起义军,而是所谓的正义之军,真是太讽刺了。
此次事件过后,戈登很是生气,他觉得李鸿章出尔反尔,不信守诺言。
其实戈登不是为李鸿章杀降生气,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捡到便宜。
杀降整个过程戈登他们不知道,所以拿下苏州城的首功没有了,而且他们没进去,所以抢夺里面珍贵物品的机会也没有了。
一下子失去了这么多好东西,人家当然生气了。
李鸿章见状也是很无奈,他让人给戈登送去了一点钱,才平定戈登的怒火。
这李鸿章和曾国藩就是一个德行,在杀降这件事上从来不含糊,而且每次都会连累许多无辜平民。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大清的命数注定长不了。连自己国家的人民他们都如此对待,他们又有何面目存活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