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万物皆可定制的时代,全屋定制行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各种工厂,让消费者体验着堪比"高考"的烦恼……
一位客户曾跟我吐槽:
现在找全屋定制工厂比找对象还难!打开抖音搜出几百家,点评网站刷到眼抽筋,报价单看得像天书,就是不知道怎么选择……生怕选错被坑。
"这种"选择恐惧症"的根源,正是藏在行业繁荣表象下的三大终极拷问:
工厂数量太多如何筛选?
实力高低如何辨别?
价格差异如何破解?
今天聊聊——如何挑选全屋定制工厂!一、大海捞针式的工厂筛选。
当你在社交平台输入"某某城市全屋定制工厂",跳出的结果多到数不过来……
数量多不代表质量优,我相信没有人有耐心、有时间一家家去了解,面对多又杂的信息,我们需要的不是广撒网,而是建立科学的筛选机制!
建议首先采用"淘汰法":
怎么淘汰?
1、有很多所谓的工厂其实是小作坊。(从日常视频里就能看出来)
全屋定制行业准入门槛很低,找几个工人,几台二手机器,租个厂房就能开干,这类作坊式工厂往往藏在城乡结合部的铁皮房里,宣传册上的"实景案例"其实是盗图或者PS的杰作……老板自己接单,拆单,送货安装,不是不能选,关键得看老板个人品德,以及你对设计、品质、细节的要求。
除非就盯着低价,否则不建议选这种。
2、各路影帝,低价引流。
那些在某音天天直播"亏本大甩卖"的戏精,实际都是一些“低价引流”的戏码~
单价低得违反物理定律,不是准备跑路就是在偷工减料!
别以为自己是幸运儿,也别太高估商业的良心,没有利润,就不会有服务,没有足够的利润,就不会有高品质周到的服务!
﹉
二、实力见证通过初步的淘汰,进入你眼里了工厂,基本算是有一定的实力、以及规模,我们在此基础上再进行细分。
比如有的商家,有一定规模的工厂,但是没有展厅;
有的商家既有工厂,还有展厅;
有的工厂才成立一两年,有的做了十几年甚至更久……
一般来说:
我们买东西,往往都会青睐规模更大、成立时间更久的商家,不一定都对,但这至少能一定程度代表商家的实力和口碑。(也见过一些产品做的一塌糊涂但依然活的好好的店)
有工厂、有展厅、经营时间越久的,根据经验来看,往往更值得选。
虽然单价可能高点,一般家庭柜子体量3-50平,即使一平贵200,也才多大几千、万把块钱的事。
但这种差价跟大品牌的“品牌溢价”不是一个概念,品牌溢价的部分主要花在打广告、做形象包装上,这种顶多算是品质服务费,因为你能享受到不一样的产品服务。
﹉
三、从"表面功夫"到"内功修为"看工厂实力不能停留在"看脸"阶段,就像不能通过包装盒判断月饼好坏,产品、服务才是终极核心!
1、流程得专业。
有网友吐槽,自己去某自称"高端定制"的工厂看到工人封边条居然是用熨斗烫的,这波操作堪称"家居界的手工耿"。
从车间运作就能看出来团队的基本素质和职业素养,甚至从包装都能看出差异,我们是这样:
有的是这样:
2. 设计:别被效果图迷惑。
优质工厂的设计师会专人上门量房,CAD图纸精确,细节周全,加上效果图配套,全方位展现你家的设计效果;
而草台班子只会用卷尺随便量两下,效果图全靠素材网站七拼八凑,最后安装时出现各种惨剧……
3、老客户见证。
可以要求考察厂家近几年真实案例,特别是和自家风格、户型接近的案例,这种才是实力的"硬通货"。
4.、材质体检。别被"零甲醛"的营销话术带偏,直接要看板材的检测报告——E0级是底线,ENF级才算优等生,最好可以追溯板材来源!
……
三、 价格解码面对从499到两三千元/㎡的报价区间,消费者常常陷入"价格迷雾",其实价格差异就像汽车市场,既有五菱宏光也有保时捷,关键要看清配置表。
材料成本:
基础版:普通板+普通五金
进阶版:品牌板+品牌铰链
旗舰版:进口品牌板+进口五金
除了价格,我们更应该关注板材的真假,说实话,人造板假货真的太多了,越大牌假货越多。
服务清单:
青铜级:量尺-生产-安装三板斧
钻石级:收纳系统规划设计—软装搭配
王者级:装修全流程配套咨询+高品质产品落地+终生维护。
因此,当你不再一味纠结低价,就得从服务体系里面去看出差异所在,找自己预算范围内,相对比较满意的2-3家,然后对比以上细节,做最后决定。
选择全屋定制工厂的本质,是在寻找值得托付的"空间合伙人"——因此,可以说:
透明流程是信任的基石,技术实力是品质的保障,合理溢价是对专业价值的尊重!
而优秀的工厂,一定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长期主义者。
以上,是为建议,
希望对你有帮助!
我是厂长,专注整木定制|实木家具
作者:厂长。家居从业者。
整木定制、实木家具、家居好物
家居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