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美国能42天打下伊拉克,20年却拿不下阿富汗?背后真相是什么

成倚贤 2024-12-06 14:10:41

本文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文|华启生

前 言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这场被历史铭记的“闪电战”,美军仅用42天就宣告主要军事行动结束。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阿富汗美军却深陷长达20年的泥潭,最终不得不仓皇撤离,留下一片狼藉。

为什么美军在伊拉克能速战速决,在阿富汗却陷入泥潭?这两场战争背后真相究竟如何?

石油与反恐

伊拉克战争的导火索官方说法是萨达姆政权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对世界和平构成威胁。

时任美国国务卿鲍威尔甚至在联合国安理会上拿出一瓶白色粉末作为证据,事后却被嘲讽为“洗衣粉”。

这一事件足以说明,美国入侵伊拉克的真实目的并非如此简单。

深究其背后动机不难发现,伊拉克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战略位置才是美国真正的目标,控制伊拉克就意味着控制了中东石油的命脉,进而巩固美元霸权,这对于当时正处于经济衰退期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小布什政府急需一场战争来刺激经济复苏,而伊拉克战争恰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战争的启动瞬间拉动了美国的军事工业和军火工业,也让布什总统背后的军工集团和商业集团赚得盆满钵满。

反观阿富汗战争其表面目标是打击基地组织,进行全球反恐,911事件后美国将矛头直指藏匿在阿富汗的基地组织,并迅速发动了战争,然而反恐只是战争的表象。

美国真正的目标远比这复杂,打击塔利班政权,控制阿富汗的战略位置,以及维护地区稳定,才是美国在阿富汗的长期战略考量。

对比两场战争的战略目标,可以看出,伊拉克战争更侧重于经济利益,而阿富汗战争则更注重地缘政治和安全利益,前者是一场以石油为中心的“资源争夺战”,后者则是一场以反恐为名的“地缘博弈”。

地缘环境的差异

伊拉克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的平原为美军的机械化部队提供了理想的作战环境,坦克、装甲车可以长驱直入,火力优势得以充分发挥,“速战速决”的战略目标,在伊拉克的地形优势下得以实现。

美军就像一把锋利的尖刀迅速刺穿了伊拉克的防御体系,在短短42天内就控制了伊拉克全境,2000多枚精确制导炸弹和500多枚战斧巡航导弹,如同外科手术般精准打击目标,使得伊拉克军队毫无招架之力。

阿富汗则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连绵起伏的山脉和高原,成为了塔利班的天然堡垒,复杂的地形限制了美军机械化部队的机动性,使其引以为傲的重型武器难以发挥作用。

塔利班利用地形优势采取游击战术与美军周旋,美军虽然拥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在阿富汗的山区却显得束手无策。

民心向背的差异

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长期高压统治,使得一部分伊拉克民众对美军的到来抱有期待,甚至将美军视为“解放者”。

美军进入巴格达时一些民众走上街头推倒了萨达姆的雕像,这在一定程度上为美军的推进提供了便利。

当然这并不代表所有伊拉克民众都支持美军,但这种“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景象,确实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而在阿富汗情况却截然不同。

塔利班政权虽然不得人心,但美军的长期军事存在以及随之而来的平民伤亡和社会动荡,却使得阿富汗民众对美军更加恐惧。

美军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并没有赢得民心,反而激起了更强烈的抵抗,塔利班利用这种民意基础,不断壮大自身力量,与美军展开长期对抗。

美军在阿富汗的20年花费了近8000亿美元,相当于约5万亿人民币,这还不包括人员伤亡的损失。

巨额的投入并没有换来预期的结果,反而让美军深陷泥潭,最终不得不选择撤军。这与伊拉克战争的快速胜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战争的复杂性与战略的局限性

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是两场截然不同的战争,却都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复杂性以及战略的局限性。美军在伊拉克的速胜,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有利的地形和部分民众的支持,但这并不代表美军的战略决策是完美的。

以“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借口的入侵,以及战后混乱的重建工作,都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短视和自私。

在阿富汗美军则陷入了长达20年的泥潭,复杂的地形、民众的敌意以及塔利班的顽强抵抗,都让美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尽管美国投入了巨额的军费和人力,但最终还是不得不选择撤军,这场战争也成为了美国全球战略中的一个败笔。

两场战争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单纯依靠军事实力并不能解决复杂的政治和社会问题。地缘环境、民心向背等因素,对战争的进程和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军事行动,都忽视了这些关键因素,最终导致了截然不同的结局。

伊拉克战争虽然取得了军事上的胜利,但却在政治和社会层面留下了诸多后遗症;而阿富汗战争则是一场彻头彻尾的战略失败,不仅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而损害了美国的国际形象和信誉。

战后重建的挑战

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的另一个重要区别在于战后重建,在伊拉克萨达姆政权被推翻后,美国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来管理这个国家。

权力真空的出现导致了社会秩序的崩溃,各种极端势力趁机崛起,伊拉克陷入了长期的动荡之中。

在阿富汗美国虽然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重建,但由于腐败、管理不力等原因,重建工作进展缓慢,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塔利班利用这种不满情绪,不断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最终重新夺取了政权。

战后重建的失败是导致伊拉克和阿富汗战争长期化和复杂化的重要原因,美国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经验教训,再次提醒我们,在处理国际事务时,必须要有长远的眼光和全面的考虑,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视长期的稳定和发展。

结语

这两场战争如同两面镜子,映照出美国霸权主义的真面目,伊拉克的速胜,是建立在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有利的地缘环境之上的;而阿富汗的失败,则暴露了美国战略的短视和对当地文化和民心的漠视。

这两场战争的经验教训,值得所有国家深刻反思,也为未来的国际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信源2021年8月16日,环球网:阿富汗战争20年,美国花费超两万亿美元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