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群和刘肃的故事,就像一部充满波折的老电影,让人看完后不禁心酸。
曾经的他们是一对互相鼓励、共同进步的夫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生活轨迹逐渐分道扬镳。
如今,离婚已经18年了,再看两人现在的处境,确实让人感慨万千。
牛群在舞台上总是风趣幽默、侃侃而谈,但在生活中,他却像一头“老黄牛”,倔强而固执。
他认为事业是生活的基础,没有事业的成功,生活就无法建成高楼大厦。
结婚后的30多年里,牛群和刘肃曾经相互扶持,彼此激励,那时候的他们就像琼瑶和平鑫涛一样,感情深厚。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段婚姻逐渐失衡,最终走向了尽头。
牛群比刘肃大8岁,两人初识时,刘肃还叫他“叔”。
70年代初,牛群入伍后不久,凭借自己的艺术天赋,调到了文艺兵的行列。
彼时的他不仅身材高大,而且精神抖擞,还会几段“天津快板”,很快成为了宣传队里的文艺骨干。
在一次团里的文艺汇演中,牛群凭借利索的嘴皮子获得了第一名,虽然他为此感到高兴,但也意识到自己肚子里的艺术“存货”不多了。
就在牛群小有名气后,他被安排从事相声创作。
深感自身匮乏的牛群找到了良师——刘肃的父亲刘学智。
刘学智是团里知名的曲艺编剧,牛群经常到他家里求学,这一来二去,便和正在上中学的刘肃熟络起来。
牛群是个老实人,虽然在相声创作上的天赋不高,但他虚心学习、真诚待人的态度,赢得了刘学智一家的喜爱。
刘肃更是愿意亲近这个小“叔叔”。
刘肃本身也是一位很有艺术天分的人,在父亲的影响下,她对相声等传统曲艺有着浓厚的兴趣,甚至在创作能力上比牛群还要高一些。
每当牛群在她们家学习时,刘肃总是在一旁安静地听父亲和牛群探讨专业,她更喜欢看牛群的即兴表演,因为每次都能被他逗得哈哈大笑。
日久生情,刘肃逐渐对这个大她8岁的男人产生了别样的情愫,而牛群也逐渐抑制不住对刘肃的喜爱。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两人互表心意。
那是在唐山大地震期间,牛群把自己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捐了出去,这种无私的表现让刘肃认定了他就是那个值得托付终身的男人。
尽管年龄上的差距让牛群犹豫过,但好在刘肃的父母都看准了牛群的人品,因此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
婚后,刘肃不仅是牛群生活上的贤内助,还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助手。
刘肃知道牛群非常重视事业,他把事业当成生活的基础,虽然她并不完全认同这种观点,但为了婚姻的稳定,她选择默认了。
牛群的事业逐渐迎来上升期,创作期间,他常常感到灵感匮乏,于是频频向刘肃求助。
彼时的刘肃已经在相声创作上获过奖,只是她性格内秀,不愿意在外抛头露面,甘愿成为牛群的幕后支持者。
刘肃不仅帮助牛群创作,还为他制定了严格的创作计划,每天要写几个小时,写完后要有多少字,质量不达标就要重写。
有时候,刘肃会觉得自己嫁了个“爹”,但为了家庭的和谐,她还是默默承受了下来。
她知道丈夫与同期的相声演员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她也在“鞭策”着牛群,帮助他提升幽默感。
她通常会让牛群回家后把路上遇到的事情绘声绘色地复述出来,长此以往,牛群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大提升。
这样的婚姻生活虽然对双方都有些压迫感,但他们依然觉得很有意思。
儿子牛童出生后,两人对儿子的培养也是如此,相互督促、共同进步。
换做寻常人,在这样的家庭里生活肯定会感觉不自在,但牛群和刘肃却形成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让他们的生活和事业得以平衡。
然而,牛群并不是一个懂得平衡的人。
作为一个天真的理想主义者,他总是不安分,这种“不稳定”最终打破了他们婚姻中的平衡。
90年代,牛群已经在春晚舞台上火遍大江南北,但他突然开始“折腾”了起来,先是玩起了摄影,几乎花光了家里的积蓄,却没有取得任何成就。
后来,他又搞起了足球队,刘肃依然默默地支持他,任他在外边“折腾”,但此时家里的经济已经捉襟见肘。
再后来,牛群以挂职的方式当上了蒙城县的副县长。
刘肃觉得这是牛群的一大理想,再次支持了他。
彼时的刘肃不仅要照顾家里老小,还要帮补牛县长的工作,因为那时牛群在工作期间还要往里倒贴钱。
对于刘肃来说,这也不算什么,她还能坚持下来,但当家里老人重病期间,牛群只回家待了3天就返回了工作岗位,这让刘肃觉得他有些“魔怔”了。
此时,两人婚姻里的平衡已经被打破,牛群的种种表现让刘肃感到他有些弃家庭于不顾。
刘肃突然觉得她在婚姻里孤木难支,尤其是当牛群为了自证清白“裸捐”时,这种吃力不讨好的“骚操作”还没和她商量,直接让刘肃崩溃了。
刘肃觉得牛群实在是太任性了,总是想一出是一出地折腾,兜兜转转这些年,不仅名利一无所获,还把家里人都折腾得一塌糊涂。
牛群从蒙城“落败而归”后,刘肃终于决定和他离婚。
活了大半辈子,她总是围绕在这个男人的身边,感觉自己被忽略了。
她也要为自己的理想活一次。
没有了爱“折腾”的丈夫,刘肃终于感受到了久违的“自由”。
现在她活得平静、优雅,不再为那些虚无缥缈的理想“买单”。
她基本不再出现在公众面前,做一个市井市民,过着轻松惬意的生活。
走到哪里都不会被摄像机抓拍,就连大数据都不知道她在哪里。
反观牛群,她现在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
如今的牛群,也年过七十,就算有再多理想,也无法阻止力不从心的窘境。
慢慢回归生活的他,在夕阳西下的某个傍晚,一定还会时常想起刘肃,那个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人。
倪萍曾说过:“在尘世中找不到你这样的妻子,你的丈夫会如何铭记你的付出?”
可真正铭记的,又有多少呢?
牛群和刘肃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婚姻中的不平衡是如何一步步摧毁一段美好的感情。
牛群的“折腾”和刘肃的默默付出,最终导致了两人分道扬镳。
如今,刘肃选择了属于自己的生活,而牛群则在岁月的流逝中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但在婚姻中,找到平衡才是最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