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句话总是提醒着人们要及时行孝,
可当我们深入到现实生活中,却发现事情远没有这般简单纯粹。
如果到了六十岁,本应是含饴弄孙、享受退休时光的年纪,
却还要面对八九十岁高龄父母的赡养问题,此时内心若泛起不想照顾的念头,背后实则反映出三个残酷的家庭真相。
正所谓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每一本经里,都藏着无数的心酸与无奈。
01、身体与经济的双重重压,让孝顺有心无力
罗曼・罗兰曾说:“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可对于六十岁还在为赡养八九十岁父母而挣扎的人来说,生活的真相往往太过沉重,热爱变得举步维艰。

当一个人到了六十岁,身体机能不可避免地衰退,各种慢性疾病也可能接踵而至。
本就需要调养身体,却还要面对父母更严重的健康问题。
八九十岁的老人,身体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一场感冒都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正所谓 “麻绳专挑细处断,厄运专找苦命人”,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堪一击,却还要承担起照顾父母的重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看到过这样一句话:“医院的走廊比教堂聆听了更多真诚的祈祷。”
在医院的病房里,我们常常能看到六十岁的儿女疲惫地守在八九十岁父母的病床前。
他们眼中布满血丝,身体因长期劳累而佝偻。
自己的身体也在发出警报,可面对病床上的父母,他们又怎能退缩?

有一位六旬老人老张(化名),自己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走路都时常疼痛难忍。
但他的父亲因脑梗瘫痪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老张每天要为父亲翻身、擦身、喂饭,每一个动作都伴随着自己腰部的剧痛。
时间一长,老张的身体也逐渐垮掉,可他依然咬牙坚持。
这样的场景,在现实中并不少见。经济上的压力同样如大山般沉重。
并非所有六十岁的人都有稳定的退休金,而八九十岁的父母往往也没有收入来源。
医疗费用、生活开销,每一项都需要钱。为了给父母治病,很多人不得不四处借钱,生活陷入困境。
所以,当身体和经济都亮起红灯时,不想照顾父母的念头并非是不孝,而是被生活逼到绝境后的无奈。
02、兄弟姐妹不和睦,赡养责任分配不均
正所谓 “家和万事兴”,可在现实的家庭中,因赡养父母引发的矛盾却屡见不鲜,让原本应该温暖的亲情变得冰冷。
当父母年轻时,身体尚好,还能为儿女们提供帮助,比如带带孩子、料理一下家务。
此时,儿女们往往争着把父母接到身边,看似孝顺,实则各有算盘。

可一旦父母年老体衰,失去了劳动能力,甚至成为生活的负担时,情况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一部分儿女开始逃避责任,能躲就躲,能推就推。
就拿老李(化名)一家来说,老李有三个兄弟姐妹。
父母年轻时,大家都争着让父母去自己家,因为父母可以帮忙照顾生意、照顾孩子。
可当父亲因中风偏瘫后,情况急转直下。大哥借口工作忙,常年在外地,很少过问父亲的情况;
妹妹听了丈夫的话,觉得自己是嫁出去的女儿,没有赡养的义务;
二哥则是经济条件较差,总是以没钱为由,对父亲不管不顾。
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老李一个人身上。
老李既要照顾父亲的生活起居,又要承担大部分的医疗费用。
看着其他兄弟姐妹逍遥自在,自己却被折磨得心力交瘁,心中的委屈和不满与日俱增。
终于有一天,老李忍不住对兄弟姐妹大发雷霆,可即便如此,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期承担赡养责任的人,心理上的不平衡会越来越严重。
他们会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其他兄弟姐妹太过于自私。
这种不平衡感最终会导致他们对赡养父母产生抵触情绪,不想再独自承受这一切。
这并非是他们的错,而是家庭关系失衡下的必然结果。
03、父母的偏心与难缠,让儿女寒心
网上曾有一位网友无奈地说:“我一直以为父母的爱是公平的,可现实却一次次让我失望,到最后,我真的累了,不想再管了。”
在家庭中,父母的偏心是一道难以愈合的伤口,会伴随儿女一生。

有些父母,在对待子女时,总是厚此薄彼,将更多的关爱和资源给予某一个孩子,而忽视了其他孩子的感受。
当儿女们长大成人,到了赡养父母的年纪,这种偏心带来的影响就会凸显出来。
正所谓 “一碗水端平”,可在很多家庭中,这碗水从来就没有平过。
有一位叫王强(化名)的人,从小就被父母忽视。家里有好吃的、好穿的,总是先紧着弟弟。
父母还经常对他说,弟弟还小,要让着他。
长大后,王强凭借自己的努力在城里买了房、安了家。
而弟弟却因为被父母过度宠溺,一事无成。
父母年老后,却要求王强承担全部的赡养责任,还把家里的房产都留给了弟弟。
王强心中满是委屈和不甘,他想起自己这么多年来的遭遇,对父母的偏心感到寒心。
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父母年老后脾气变得十分古怪,经常对他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
一会儿要他买这买那,一会儿又对他的生活指指点点。王强既要照顾自己的家庭,又要应对父母的种种刁难,感到疲惫不堪。
在这种情况下,他对照顾父母产生了强烈的抵触情绪。
父母的行为让他觉得自己的付出没有得到尊重和认可,反而被当作理所当然。
所以,当父母的偏心和难缠达到一定程度时,儿女们心中的爱会逐渐被消磨殆尽,不想照顾父母的想法也就油然而生。
结语记住,家庭关系是复杂的,赡养父母的问题更是牵扯到诸多方面。
当六十岁的我们面对八九十岁的父母却心生退意时,不要急于自责,也不要一味地指责他人。
我们需要冷静地审视家庭中的问题,努力去解决。
但同时,我们也不禁要问,在这样复杂的家庭养老环境下,如何才能找到一种平衡,既能让老人安享晚年,又能让儿女们不被压垮呢?
这或许是每一个家庭都需要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们共同面对的社会难题,你又有怎样的见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