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B·尼尔在《逆向思考的艺术》里写道:“逆向思考让我们考虑到所有的可能性,而不至于一条路走到黑。”
人这一生,谁都希望一直活得顺风顺水,但是逆境却难免会出现,尤其是人到中年的时候,生活压力很大,需要承担的责任很多。
因此,在遭遇逆境的时候,需要逆向思维。错的反面是对,低谷的反面是顶峰,失败的反面是成功。
思路顺了,事情就顺了,生活就如意了。
02
职场:工作不顺时,学会自我反思。
人到中年,工作是摆在第一位的事情。不管是上班,还是创业,都是为了赚钱,养家糊口。
但是,总有一些中年人,下岗失业,或者创业失败。大多数的人,喜欢抱怨,并且认为是“单位、客户”的错误。习惯以自己为中心,把别人当成配角。
作家程应峰写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青年去外地求职,投出了很多份求职信。
有一天,青年收到一份回信,意思是说,他的求职信太马虎了,有些句子都不通顺,对公司一点都不了解。回信的末端,还有一些鄙夷的话。
青年没有懊恼,而是认真修改了自己的求职信,并写下感激的话,再次向这家公司求职。结果,他如愿以偿。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都喜欢听虚伪的话,不愿意接受批评。如果有人故意挑刺,内心一定会愤怒,而不是从自己身上,把刺拔掉。
“人无完人”,职场上的勾心斗角,其实是对方抓住了你的弱点、痛处,以此来碾压你。如果你可以逆向思考,就会发现,应该感谢对方帮忙“查漏补缺”。
把别人的攻击,当成一种鞭策的力量,你才能工作顺利。
03
心情:实在想不通时,那就放下。
很喜欢这样一段话:“一件事,已经发生了,如果你喜欢它,就是享受;如果你不喜欢它,那就躲开点;如果你无法改变它,那就接受它。”
也就是说,你的心情好不好,不是外在的力量决定的,而是你自己的观念决定的。
有一个词语叫“飞蛾扑火”。在飞蛾奔赴火苗的那一刻,非常壮丽,但是也会伤害自己。做人,真的不要像飞蛾一样愚昧。
比方说,曾经很要好的朋友,在某一天,忽然不理会你了,联系方式也被拉黑了。你要是很伤心,说明你活得不通透。应该这样想:天下无不散的筵席;他放弃了你,那是他的损失。
人到中年,回到家,就是孩子哭了笑了,出门去,就是赚钱难,也没有人帮一把。哪能没有烦恼?但是你不要胡思乱想,放下了,就是真正过去了。
04
亲情:家人争吵不休时,主动降低自己。
在《警世通言》第二十一卷里,有一个叫赵京娘的女人,家住蒲州。在外出的时候,被土匪掳到了千里之外的太原。好心人赵大郎想尽办法,把赵京娘送回家,但是赵京娘的父母认为,他们一路奔波了很多天,除非结成了夫妻,否则就是毁掉了名声。
赵京娘的哥哥认为:“人都是自私的,如果不是贪图什么,赵大郎为什么要送回妹妹?”
家人之间互相猜忌,导致赵京娘颜面尽失,走了绝路。
有道是,三人成虎。一件莫须有的事情,只要被大家认可了,就是真事了。
家人相处,最忌讳的就是“怀疑、吵闹、纠缠”等。
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家庭的纷争,需要忍受,并且保持安静。不管多大的矛盾,只要过一阵子,就会慢慢消失了。你越在乎,越会引起是非。
在家庭里,每个人都习惯了把声音提高几个分贝,希望自己可以说服大家。当你有这样的想法的时候,就主动低头,把自己当成家庭里最卑微的人。
人太刚则易折,水至柔则无损。把自己最柔软的一面给家庭,彼此都不会蒙受损失。
05
教育:儿女不争气时,放慢速度。
作为父母,难免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想法。孩子年幼的时候,就被送到了辅导班,恨不得跳过童年,直接进入成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儿女的成绩好或者不好,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循序渐进地教育,才能改变。
比方说,你的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数学成绩不太好,你逼着他迅速提高,是很难的。要把小学的数学书找出来,慢慢讲,把基础知识学好了,才能真正提高。
儿女不争气,你要追根溯源,才能找到症结。曾经偷过的懒,后来都要补上来。
儿女很叛逆的时候,你不要强制抵触,居高临下,而是要和他们做朋友,花很长的时候,加强沟通,打开了话匣子,就好办了。
父母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儿女好,但更重要的是,顺其自然地去教育儿女,而不是拔苗助长。世上并没有太多的天才少年。
06
反着来,不是让你唱反调,而是告诉你,要多角度看问题,要在逆境之中,朝着相反的方向去做。
摆脱逆境,其实是从阴暗地带开始,寻找阳光的过程。
人到中年,生不容易,活不容易,但是我们还要继续活下去。逃避现实,不如改变现实;硬着头皮上,不如及时调整,学会下坡。
当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你改变方向,就会如意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