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永徽年间,高宗李治以薛丁山和樊梨花为左右大元帅东征西讨,终于平定各方蛮夷,将大唐版图扩展到最大,两辽王薛丁山和威宁侯樊梨花也由此建立了旷世功勋。

高宗李治和天后媚娘
李治在薛丁山、樊梨花的护卫下班师回朝,此时的大唐朝堂也渐渐步入武氏的势力,当皇帝李治上朝之时,其也强行稳坐龙床,自称“天后陛下”,形成“二圣临朝”。
这作为皇后的武媚娘不但让满朝文武称自己为“天后陛下”,还在朝堂之上公然否决皇帝李治的抉择,甚至大肆封赏武氏子侄为国公,致使心腹杀死维护皇权的大臣。
作为九五之尊的皇帝李治,如此容忍武媚娘涉入朝政,真的是他软弱无能吗?这就要从深层次解剖一下。

唐高宗李治
首先来分析一下高宗在位之时的大臣,开国福寿鲁王程咬金、两辽王薛丁山、威宁侯樊梨花、英王徐敬业、江淮侯徐敬侑、护国公秦英、越国公罗章、定国公马登……
这些人大多是瓦岗派大将的后人,尤以两辽王薛丁山和威宁侯樊梨花马首是瞻,他们建立旷世功勋,将大唐版图扩展到最大,且在军中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威信与号召力。
俗话说的好,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当江山统一、天下太平之时,作为帝王的李治开始考虑君王的威望,害怕朝中王公贵族权利太大而危及到自己的皇位与李氏江山。

大唐皇帝高宗李治
但是,作为太宗之子,大唐的皇帝,不方便亲自出面来对付这些大唐的功臣和曾经与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但为了大唐的江山又不得不瓦解和削弱这些藩王公爵的势力。
而在朝堂之上,高宗李治与皇后并称“二圣”,号称“天后陛下”的武媚娘参与朝政,甚至反驳皇帝李治的抉择,实则是为了打压那些功勋卓著的王公大臣和文武百官。
武媚娘涉足朝政,看似是在挑战皇权,削弱皇帝的威严,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她是在捍卫皇帝的君权神圣,她是不想让那些功高盖主的将帅和肱股之臣威胁到皇帝李治。

武媚娘
两辽王薛丁山三子,通城虎薛刚踢死皇子只是一个契机,但武媚娘正需要这个借口来打压薛家,但不巧皇帝李治因此驾崩,这些是武媚娘没想到的,他可不想失去丈夫。
李治驾崩后不久,武媚娘直接将两辽王府满门抄斩,护国公秦英和越国公罗章也拥护薛家也被灭门抄家,徐茂公的两个孙子,英王徐敬业和江淮侯徐敬侑同样满门抄斩。
所以说,李治容忍皇后媚娘涉足朝政,并非是他的软弱无能,相反乃是高瞻远瞩,他明白自己不方便出面去敲打那些并肩作战的战友,而是让与之毫无情义的媚娘去做。

女皇武则天
只是,让李治和媚娘没想到的是,薛刚竟然那么能闹腾,直接踢死皇子、惊崩圣驾,让事态一发不可收拾,好在几大家族留有后辈,也在可控范围内拥护皇子反周复唐。
【原创首发,已开通全网维权,禁止抄袭搬用,否则追究到底,知识产权不容侵犯,祁楼梦瑶专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