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真的还能带来“年味”吗?
每到年关,吃年夜饭、看春节联欢晚会几乎成了中国人过年的标配。然而,过去几年,春晚的“年味”却在观众心中逐渐变淡。赵本山的小品、陈佩斯和朱时茂的经典桥段似乎成了遥远的记忆,关于春晚的话题,从期待变成了吐槽。从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烈讨论,变成了不少人眼中“熬夜的背景音”,春晚到底怎么了?
先别着急下结论,先从大家熟悉的几个名字说起吧。陈佩斯曾经是无数人心中的“春晚之王”,他的小品总能在欢乐中带点讽刺,直击人心。然而,这位小品天王却直言春晚的创作环境“戾气重”,觉得审查机制过于死板。
简单点说,他觉得春晚就是一场“老爷们”的秀场,创作者动不动就得小心翼翼地“伺候”各种“爷”,试问,这还有什么创作自由可言?听着,他自己都皱眉了,观众又能得到多大的快乐呢?
更早些年,郭德纲也曾“尝试”征服这个全国最大的舞台。然而,一次之后,他再也不愿回头。他公开表示,在春晚这样的平台上,创作空间被压缩得厉害,甚至有人用“不懂艺术”的外行口味来干预节目内容。结果是什么?一场被削减精髓的表演呈现在观众面前,连郭德纲自己都看得“闹心”,更别提电视机前的观众了。
赵本山的遭遇同样耐人寻味。作为春晚的“定海神针”之一,他的作品曾陪伴几代人度过除夕之夜。但即使是他,也不得不在2012年选择转投地方台春晚。
他的小品《中奖了》在地方台获得不俗反响,而他离开的原因却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审查。一个不自由的舞台,即便是小品大师,能玩得尽兴吗?
审查和创作之间的矛盾并非春晚独有,但它却成为春晚最头疼的问题。尤其在新老交替之际,传统的娱乐形式和审查机制似乎也未能与时俱进。过去的经典,成了不可复制的“黄金时代”,而新生代的尝试却一次次碰壁。这一点从沈腾和马丽的经历中也能看出一二。
2014年,他们在冯小刚担任春晚总导演时,用《扶不扶》一炮而红。然而,这部小品背后的投入和创作自由,反而是当时春晚的“稀有品”。观众记住了他们的“笑果”,也无奈发现,这样的节目却寥寥无几。这说明,如果给年轻演员和创作者更多机会,春晚的内容依然能“打动人心”。可惜,现实中少有这样的创作氛围和土壤。
与此同时,地方台春晚的成功给央视春晚敲响了警钟。比如辽宁春晚和北京卫视的春晚,近几年无论是口碑还是收视率,都在逐渐拉近甚至超越央视春晚。这些地方台凭什么能“杀出重围”?
答案显而易见:更接地气的内容、更放松的制作环境、高质低调的节目策划。观众爱看欢乐的、能解压的节目,而地方台的节目往往贴近生活,比那些被修剪过的“高端大气”节目更有共鸣。相比之下,主打“国民性”的央视春晚,反倒显得有点“不接地气”。
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春晚在过去40年中的文化地位。它无疑曾是中国家庭的情感纽带。然而,从哈文时代开始,春晚逐渐偏离了老百姓心中的“年味”方向。哈文在2012-2013年执导了两届春晚,其中引入了大量的明星阵容和流行音乐表演,但小品和相声的比例却悄然减少。
这一时期,开心与欢乐的重要性显得次要了,反倒看得人有种年夜饭少了大鱼大肉的错觉——灯光璀璨的包装掩盖不了节目的味同嚼蜡,观众的评价也直接反应在了下滑的收视率上。
不得不提的是,相声这一传统艺术形式也在春晚中遭遇了不小的尴尬。相声的本质是幽默,但近年来,不少相声节目却变得越来越说教。失去了幽默,取而代之的是一本正经的价值输出,这让观众的兴趣被大打折扣。一小部分人欣赏这些带有教育意义的内容,但却失去了相声那种“挠到你痒处”的精髓。如果让一个舞台不再追求观众的笑声,那它还配叫“喜剧”吗?
然而,今年春晚似乎终于“意识”到了自身的问题。2024年12月1日,导演组宣布首次公开向全社会征求节目意见。虽然这听上去很“接地气儿”,甚至成为一种改革的象征,但观众未免会有些狐疑——网上的意见真的会被采纳?还是噱头多于实际?其实,开放观众建议显然是朝着好方向迈了一步,这是一个信号,代表着春晚主办方有意改善多年惯性积累下来的疲态。但是,这样的尝试能否真正奏效,需要更大的诚意和勇气,或者说,需要一场“实打实”的变革。从一味迎合流量和审查,转向真正抓住观众的内心诉求。
观众想看什么?是能让人哈哈大笑的小品,是直击人心的主题,是一场站在普通百姓视角的文化盛宴,而非一场显得“高不可攀”的庆功会。
归根结底,春晚还行不行,不在于谁上台表演,而在于它能不能接回地气。高楼大厦盖得再好,也不能没有地基。春晚的“基石”始终是那些为百姓而设计的笑点和泪点。如果春晚能够放低身段,多听听观众的心声,打破一些陈规,或许它仍有机会成为家庭除夕夜的暖心回忆。哪怕只是一个“哈哈一笑”,那也是最难以忘怀的年夜时刻。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